本文首发于同名微信公众号,简车言,欢迎关注。

2022年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28%,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2.0》的2025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工信部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工业学会分别在2016年和2020年发布过两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分别简称为《路线图1.0》和《路线图2.0》。新能源渗透率在2018-2020年缓慢增长,在2021年和2022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超额提前完成《路线图2.0》中2025年20%的渗透率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到各级别渗透率,小车方面,A00级渗透率已经基本达到了100%,燃油车目前在该级别毫无竞争力。

C&D级别新能源渗透率为第二高,将近50%。纵观过去三年,C&D级一直处于渗透率的第二位。由于高级新能源车可以搭载更多最新的智能化产品,在驾乘体验方面能够做到最好,因此成为了不少富裕消费者的选择。

关于两版《路线图》这里再多说一点。《路线图1.0》中曾经提出了两个指标,分别为小型化指标和混合动力指标。具体为:1、A级及以下车辆(指总市场,不是单指新能源市场)占比2020年超过55%,2025年超过60%,2030年70%左右;2、混合动力2020年占比达到8%、2025年提升至20%、2030年提升至25%。

这两个指标在2020年都没有完成,以至于《路线图2.0》中甚至完全放弃了A级及以下车辆占比这个指标。

按照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A级及以下车辆占比达到了70%,是达到指标了的。但是,《路线图2.0》中却明确说了该指标没有完成,所以猜测《路线图》中对于该指标的定义不仅仅考虑到级别,也考虑到了价格,一些价格稍贵的A级车,没有被统计到路线图的指标当中。

2022年10月份中汽协开始公布汽车销量的价格细分占比,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数据当中有所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没有公布2020年的数据,因此用2021年的数据作为参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是批发销量数据,是车企口径的销售数据,因此也包含了出口数据,与乘联会的国内零售销量数据有所差异。

根据该数据,我认为统计15万以下A级及以下车型的销量占比,应该是比较接近《路线图》中对于A级及以下车型的定义。2021年该部分对应的比例是56%,这个数据是超过了55%的目标的。

但是,我们需要考虑A00级车型在2021年的大爆发。如果扣除掉A00级车型增量的影响,2021年该比例大约为54.6%。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即使2020年该比例没有达到55%,但应该差的不会特别大,合理预估应该在略小于50%的区间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国内对于中大型车的偏好仍然是主流,叠加补贴下新能源车型更加便宜的影响,从乘联会的数据来看,A级及以下的占比在持续下降,规划该指标确实意义不大,所以被从《路线图2.0》中剔除也合理。

本文首发于同名微信公众号,简车言,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