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数据引人注目:1月21日至27日,15.69万人次在崇礼滑雪过年;一个场景让人欣慰:春节前后,全市的滑雪场、滑冰馆、冰雪乐园熙来攘往,数以万计的市民上冰上雪,畅玩作乐。
放大冬奥效应,赋能高质量发展。
乘冬奥东风,过去一年,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冬奥场馆赛后利用为突破,以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为牵引,以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为支撑,深入谋划做好冬奥后半篇文章,加快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一张展示冬奥城市形象、扩大文旅业态消费、促进产业规模壮大的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借势冬奥效应
书写精彩冰雪“故事”
U型场地等5条冬奥“同款”赛道向公众开放;打造全新的滑雪公园,为滑雪爱好者增添“娱雪”乐趣……充分利用冬奥场馆、器材、人才遗产,后奥运时期,我市全面提升冰雪旅游产品和服务,书写了精彩的冰雪“故事”。
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冬奥场馆成为冬奥会给我市留下的最为宝贵的冬奥遗产。为加快推动冬奥竞赛场馆高效、可持续利用,创造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我市坚持以赛聚商、以商养馆、以商带产,深入对接国际冬季组织、国家体育总局及省内外各类资源,加速推动各类要素更快更好地向我市集聚,全力拓展文化、旅游、休闲功能,培育“赛、会、展、演、典”等新业态,让冬奥场馆持续发光发热,专业价值不断体现,加快打造国际冰雪运动和体育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崇礼冬奥场馆设施越来越“火”——一年来,在冬奥场馆及周边区域已承接举办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31项,争取到16支国家队、21支省级队到场馆驻训,并与11个省市签订利用冬奥场馆设施进行训练比赛协议,通过构建“专业赛事+原创赛事”的精品赛事体系,实现了冬奥竞赛场馆后续利用的有序推进。
大众参与冰雪运动激情“燃”起来——充分挖掘培育群众喜爱、适合大众参与的冰雪运动项目,持续举办“大好河山·激情张家口冰雪季”“崇礼国际滑雪节”“张家口城市联赛”等大众冰雪赛事活动,2022年共开展各类赛事活动895场(次)。常态化开展“万人上冰雪”“冰雪大篷车”等系列活动,覆盖全市19个县(区)209个乡镇、1039个村、646所学校及100余家机关、企业、公园、场站等,开展活动近万场次。率先在全省中小学校全面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普及青少年冰雪运动,逐渐形成了“教学+实践+赛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全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覆盖率100%、冰雪运动普及率100%。北京冬奥会这一冰雪运动盛宴,点燃了群众逐冰上雪热情,促进了我市冰雪运动普及推广。
文体旅游“热”起来——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印发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张家口)建设规划》,融合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实施太子城冰雪小镇、库伦淖尔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139个,推出冬奥冰雪游、草原生态游、红色研学游等6大主题20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泥河湾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加速发展成为京张“热带”区域,到张家口休闲度假成为新时尚。
用好冬奥效应
冰雪产业蓬勃兴起
借助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掀起的冰雪热潮,我市冰雪装备制造业也蓬勃发展。
距离崇礼冬奥场馆群80多公里的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内热火朝天,工人们在加紧生产冰雪装备。
“刚刚发走一批货。”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重八车间内,车间班长董申林正在清点产品。他的身后,几台高达2.6米的黄色造雪机整齐地排成一行,“这是我们的明星产品。北京冬奥会雪上赛场和场馆用的就是它。”
冰雪运动持续发展带动了冰雪产业。几年来,我市建设了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宣化冰雪产业园,形成了以冰雪装备研发、设计、制造、检测、流通、仓储为一体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全市冰雪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已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120项、落地93项、投产54项。其中,天冰、MND索道、M3滑雪板、清投智能滑雪机等13个企业已投产,从滑雪服、滑雪板、滑雪鞋、滑冰鞋、滑冰服等个人轻装备到造雪机、压雪车、浇冰车、索道等重型装备,正实现着“本地制造”。
2022年,我市依托两个冰雪产业园精准开展冰雪产业链招商、产品配套招商,全年组织招商推介活动20余场,签约思安奇冰雪运动装备制造等冰雪产业项目11项,实现产值17.6亿元。
“在北京冬奥会带动下,我们生产的固定造雪机旋转支架2022年销售了300余台,同比增长了一倍多。”宣化宏达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长生说。
放大冬奥效应
厚植绿色底色赋能高质量发展
绿色是北京冬奥会的美丽底色,在绿色办奥基础上,我市将“首都两区”建设作为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向纵深推进。接续实施“蓝天、碧水、增绿、净土”四大行动,全市P M2.5平均浓度降至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位首次挺进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十。持续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生态补水4.12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9平方公里。扎实推进大规模造林绿化和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新增营造林108.8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0.7万亩。
与生态环境之变相向而行的,是发展理念之变、产业结构之变。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项目为王”,培强壮大新兴产业。我市做优数据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园区,建成秦淮数据等16个数据中心,累计投入运营服务器124万台,其中2022年新增24万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一体化推进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建成投运国内首台最大单机容量陆上风力发电机组,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300万千瓦,全部装机达到2647万千瓦,占全域电力总装机的81.7%,稳居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加快建设储能基地,谋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23个、总装机容量2655万千瓦,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加速布局氢能产业,已初步建成包括制氢、储运、加氢站及燃料电池、氢能整车制造业在内的氢能全产业链,“氢能张家口”成为城市发展新名片。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鼎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张家口场景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变成美好现实。(记者 张凤燕 通讯员 董建永 张铎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