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爆发。虽然战争在朝鲜国土上进行,但是却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战争一爆发,毛主席就未雨绸缪,提出在东北组建边防军,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威胁。

随着朝鲜战事的不断发展,毛主席的战略也在不断调整。1950年8月,朝鲜人民军向南的攻势逐渐减弱,战场上呈现僵持局面。毛主席敏锐的察觉到,战局很有可能发生逆转,中国出兵势在必行。

然而,对于出兵朝鲜一事,很多人都不赞成,其中就包括林彪,即使毛主席几次亲自劝说,也未能改变林彪心意。

那么,毛主席对此是什么反应呢?对于林彪,毛主席又做了什么样的评价呢?

林彪

一、毛主席提出组建东北边防军,林彪积极配合

我们都知道,在建国初期,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巨大的工业价值。因此,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考虑到东北的特殊的战略地位,建议专门成立一支东北边防军,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威胁,这一提议得到了中央其他领导人的赞同。

1950年7月7日下午,周恩来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召开了保卫国防问题会议,主题就是讨论组建东北边防军的问题。

林彪作为四野的军事主官,解放战争时期长年在东北战斗,可以说,他对东北这块黑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东北的战略地位更是了然于胸。因此,在会上林彪做了发言,他积极拥护毛主席和中央的决定,支持组建东北边防军。

四野是从东北走出来的部队,组建东北边防军,非四野莫属。在这一点上,林彪表示,组建东北边防军四野义不容辞,要多少人出多少人,要多少装备出多少装备。

最后,经过会议讨论,决定在四野十三兵团基础上组建东北边防军。满编的东北边防军除了原十三兵团下辖的38军、39军、40军外,还补充了42军,以及炮兵第一师、第二师和第八师,另外还有一个高射炮团和一个工兵团,总兵力25万余人。

在这四个军中,38军、39军、40军是四野战斗力最强悍的三支部队,号称是四野三虎,军长分别是梁兴初、吴信泉、温玉成,都是赫赫有名的猛将。

相比起来,42军要稍弱一些,是由原东北野战军5纵改编而来,在四野部队中属于资历较浅、排名靠后、战绩一般的部队。

四野南下时,42军没有随四野打过长江,而是留在河南剿匪。建国后,42军奉命调往东北黑龙江从事生产,本来是准备转成农垦部队,但是考虑到战况紧急,就把42军也划入了东北边防军序列。

事实证明,即使是即将转业的解放军部队,到了朝鲜战场也能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作为第一批入朝的部队,42军一到朝鲜就遇到了美国陆战1师、陆战7师和韩军首都师、韩3师组成的联合部队,这几支部队都是美韩的精锐部队。在武器、人数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42军军长吴瑞林指挥部队,在黄草岭阻击敌人13天,杀伤美韩联军三千多人,打出了42军的威风。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从阵容上来,东北边防军可谓是精兵猛将云集,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中央对朝鲜战局的重视。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谁来担任主帅?

林彪提议粟裕为主帅,到东北地区带兵。这一提议得到了其他人的赞成。同时,会议还决定任命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这几个人都是战功赫赫的名将。

遗憾的是,长年的战争生涯摧残了粟裕的身体。粟裕当时正在青岛休养,得知中央的任命后,他心里十分着急,便托罗瑞卿给毛主席带去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

毛主席收到信后,回信说道:

“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休养地点,如青岛合适则在青岛;如青岛不甚合适,可来北京,望酌定之。”

而肖劲光和萧华两人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去东北上任。如此一来,原本中央定的三人都不能到任,最后经毛主席批准,暂且由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担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兼政委。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东北边防军的组建问题上,还是主帅人选问题上,林彪都是积极支持,建言献策的。那为何后面在出兵朝鲜一事,却又坚持反对呢?

粟裕

二、毛主席几次劝说,林彪仍然反对出兵朝鲜

自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发展,每天早上一起床,他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朝鲜战况和东北边防军进展的相关文件。

在毛主席和中央的领导安排下,东北边防军组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人员、武器装备、后勤物资都逐一落实到位,但是由于主帅没有定下来,东北边防军的领导班子一直没有成立。

8月,朝鲜战场局势发生了变化,人民军的攻势逐渐放缓,战场上出现了僵持局面。毛主席判断,战况即有可能发生逆转,出兵朝鲜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而且迫切的问题。

与此同时,毛主席和周恩来也开始物色入朝作战的统帅人选,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林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林彪是四野司令员,而首批入朝作战的部队大多数来自四野,由他指挥比较顺当。

第二,解放军到朝鲜作战,肯定要和朝鲜人民军和苏联顾问打交道。林彪曾经在苏联养伤多年,和不少苏联高级军官关系很好。此外,四野部队中原先有很多朝鲜人,朝鲜独立后这些人回国参与组建了朝鲜人民军,比如朝鲜人民军中的马相喆少将、方虎山少将、李芳南少将以及崔仁少将等,这些人也算是林彪的老部下了。

第三,朝鲜气候寒冷,而且入朝后是冬天,温度更低,指挥员必须要有在寒冷地区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如此反复斟酌,入朝作战的统帅非林彪莫属。

其实,考虑林彪作为入朝统帅除了上述几个原因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毛主席和周恩来对林彪的军事才能都非常认可。

相比于十大元帅中的其他几人,林彪的资历并不算老,甚至可以说有点“年轻”。

刚到井冈山时,林彪只是一个连长,和粟裕一个级别。但是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林彪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到1932年,短短几年时间里,林彪就由一个红军基层军官升为红一军团军团长,成为红军一颗耀眼将星,与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一起分别被誉为“红军之鹰”和“红军之狮”,而此时的林彪只有25岁。

抗日战争初期,林彪因为被误伤,子弹打中了脊椎,被迫去苏联养病,也因此错过了抗日战争,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不过,从苏联伤好回国后,林彪参加了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解放军三大战役中,林彪就指挥了其中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两个,在南下渡江战役中,林彪又指挥了西线部队过江。因此,当时军队中对林彪有“三大战役有其二,渡江战役有其半”的说法。可以说,在几场决定国共命运的战役中,几乎都能看到林彪的身影。

林彪打仗精于算计,战前往往会将敌我双方实力反复衡量,直到有很大的把握时才会出手。这点与粟裕不同,粟裕打仗善于以少胜多,出其不意,按林彪的话说就是打“神仙仗”。

然而,这对林彪来说既是优点也是缺点,缺点在于往往只从双方实力出发进行考虑,而忽略了整体的大局观。锦州战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时,东北野战军已经在战场上占据主动,道路交通都被我军切断,国民党军只能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几个大城市中。毛主席从全局考虑,命令林彪攻打锦州,切断关内外的联系,使东北国民党军不能南下支援关内,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

但是林彪从敌我双方力量考虑,认为打锦州难度太大,一旦失败很有可能陷入前后夹击的不利局势,因此对攻打锦州持消极态度。最后在毛主席的反复劝说,甚至是措辞严厉的批评下,林彪才下定了攻打锦州的决心。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定是对的,在东北野战军的强大攻势下,仅仅过了三十多个小时锦州就被攻克。锦州战役的胜利对辽沈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影响,而辽沈战役的胜利又极大加快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从这一点看,毛主席无疑看的更远。

锦州战役

话说回来,毛主席将林彪定为入朝作战的第一人选后,便有意识的让林彪多接触一些东北边防军出国作战的准备情况,朝鲜战况的简报也都让人抄送一份给他。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被拦腰截断,陷入被动局面,美军长驱直入,加速向朝鲜北方推进。毛主席认识到出兵朝鲜的迫切性,一方面指示东北边防军加快准备入朝作战步伐,另一方面不得不最后确定主帅人选。

考虑到林彪的身体情况,毛主席并没有直接下令让林彪率军入朝作战,而是先征求林彪意见,两人就出兵朝鲜一事进行了长谈。

谈话中,林彪十分坦率的向毛主席表达了他的意见,不赞成出兵朝鲜。

林彪是从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来考虑的,他认为,国内战争刚刚结束,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而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武器装备非常先进。以火炮为例,美军一个军就有各类火炮一千五百门,而我军一个军只有三十几门火炮,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在海军和空军方面,我军和美军的差距更是天壤之别。因此,如果冒然和美国开战,恐怕会引火烧身,得不偿失。

林彪的意见是,我军可以继续加强东北边防军的力量,一方面保卫中国边境,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朝鲜人民军的战略支持力量。此外,朝鲜人民军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可以转入游击战与美军继续作战。

应该说,林彪的想法代表了当时很多人的想法,毕竟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力量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很多人都看不到赢的希望。

毛主席并没有责怪林彪,但是他不能接受林彪的意见,毛主席是从更高的维度去思考朝鲜战争的。

如果美军控制朝鲜全境,那么中国和美国之间就丧失了缓冲地带,我国东北将直接受到长期的战争威胁,这将会拖垮东北以至全国的经济民生发展。而且美帝奉行霸权主义,一味退让,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正因如此,毛主席才力排众议,决心出兵朝鲜,正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此后,毛主席又多次找林彪谈话,向他分析了当下的局势。谈的主要是我们为什么要出兵,不出兵将来会有什么结果,出兵有哪些有利条件,对美帝国主义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等,目的是做林彪的工作,争取林彪支持派兵入朝作战。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林彪同样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同意派兵赴朝,两人意见终究没能达成统一。

美军仁川登陆

三、毛主席一语道破林彪软肋:缺乏长远的战争眼光

既然说服不了林彪,毛主席只能重新物色新的人选,这个人就是彭德怀。

从10月2日起,中央一连几天召开会议,都是商讨入朝事宜,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等人都参加了会议。彭德怀当时还在西北,5号才赶到北京开会。

会上,毛主席让大家畅所欲言,摆一摆入朝作战的困难。林彪做了发言,他坚持他的看法,不宜派兵入朝。曾任周恩来军事秘书的雷英夫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记述到:

“他(林彪)在军委常委居仁堂会议上说,为了拯救一个几百万人的朝鲜,而打烂一个5亿人口的中国有点划不来。我军打蒋介石国民党的军队是有把握的,但能否打得过美军很难说。它有庞大的陆海空军,有原子弹,还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把它逼急了,它打两颗原子弹或者用飞机对我大规模狂轰滥炸,也够我们受的。因此,他不赞成出兵,最好不出兵。如一定要出,那就采取‘出而不战’的方针,屯兵于朝鲜北部,看一看形势的发展,能不打就不打,这是上策。”

但是毛主席否定了林彪的意见,他从国际环境和中国今后长远战略这个大视角阐述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毛主席的意见得到了政治局许多成员的赞同,其中就包括彭德怀。

彭德怀在会上当场表态:

“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听完彭德怀的发言,毛主席站起来坚定地说:

“彭老总说得好!我们出兵参战的困难确实很多,但是,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国人民不能眼看着美国侵略者对其肆行践踏而置之不理;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我们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就这样,出兵朝鲜的事情就定下来了。

彭德怀

林彪虽然持保留态度,但是他也在会上表示服从会议决定,并说自己会告诉四野中准备入朝的部队,让他们坚决拥护中央抗美援朝的决定。

为什么林彪会这么执著的反对出兵朝鲜呢?期间周恩来就此事和毛主席有过讨论,毛主席一言道破了林彪的软肋-缺乏长远的战争眼光。

短短九个字,揭示出林彪一直反对出兵朝鲜的深层次原因。

事实确实如此。我军成立之初就一直处于弱小一方,所面对的敌人,哪个不是比我军强数倍乃至十数倍,如果只是比武器大炮谁多,那我军永远没有战胜对手的可能。但是事实相反,面对强敌,我军不仅敢于应战,而且越打越强,最后打出了一个新中国,这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在战略层面上藐视对手的大无畏精神。

试问,如果林彪的眼光放长远点,不对美军的飞机大炮有畏惧之心,而是先从精神层面战胜对手,还会如此固执的反对出兵吗?

不过,虽然在挂帅出兵一事上,毛主席遭到了林彪的拒绝,但是毛主席并没有因此责怪林彪,日后对他依然委以重任,伟人胸径可见一斑。

历史最后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是对的。中国出兵朝鲜,不仅将美军赶回了“三八线”,更重要的,打出了中国军队在世界上赫赫威名,为新中国争取到了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环境,因此说朝鲜战争是“立国之战”毫不为过。

如今,距离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70多年,中国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弱小的中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外部危机仍然存在。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牢记毛主席的话,发扬毛主席精神,没有什么对手是不可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