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2中国气候公报》,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23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态势。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当前气候变暖正在加速演进,气候系统更加不稳定,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建议我国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沿海地区加强台风防御工作;北方地区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西部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风险高。

最新的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表明,未来中国不同地区年平均气温都表现为增加趋势,增幅总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大,北方地区增温幅度大于南方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新疆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增温较为明显。中国区域未来降水的变化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增加,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未来中国极端高温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在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均呈增多趋势,且排放情景越高,增速越快,强度越强,风险越大。如我国中东部地区,到2035年前后,类似于2013年夏季的极端高温事件可能会变为两年一遇的事件;到21世纪末,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风险则将是目前的几十倍。

未来中国极端降水增加的幅度大于平均降水,且变率增强,降水更趋于极端化。未来连续5天最大降水量在全国范围内呈一致增加的趋势,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北东部及黄淮流域,增加幅度均超过10%;另一方面,最大连续干日在30°N以南增加,30°N以北则减少,最大减少在西北东部,达到15%。未来中国平均极端降水重现期将从目前50年一遇变为20年一遇,极端干旱的重现期则将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32年一遇。

未来复合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风险也将持续增加。中国西北部地区的高温干旱复合型极端事件将增加,“小概率高影响”事件将会更易出现,从而增加防范极端气候风险的挑战。

总之,在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所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环境条件也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所有的天气系统也在发生变化。纵使看起来它们仍像过去一样演变,但实际上它们的特征和行为已经不同于过去。过去历史的记录为旧常态,现代记录为新常态,未来气候的新常态意味着现在发生的破纪录的极端事件随着气候的变暖会变成经常发生的事件,这是我们所有人必须面临的新问题。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