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克里姆林宫。
74岁的斯大林,终于见到了他久闻的中国将军彭德怀。此次,彭德怀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身份访苏。这是斯大林再三邀请的。
彭德怀
得知彭德怀要来,苏联摆出了“超强阵容”。诸多被写进二战战史的苏联将帅,都出现在欢迎宴上。在克里姆林宫的水晶吊灯下,他们衣服上的勋章显得格外闪耀。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穿着一件黄呢子解放军军服的彭德怀。节俭的彭德怀,甚至不愿意换上外交部给他准备的新衣服。
斯大林端着酒杯,主动走到这位中国将军面前,久久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表示:“我要跟你好好谈谈……”
谈话进行了好一会儿。期间,斯大林露出他一生中少有的笑容,说道:
“将军说话,总是爽快的。”
这是斯大林首次见到彭德怀的情形。后来,一位苏联军官表示:现场的人都意识到,斯大林对中国有这样一位将军,多少是有些羡慕的。
斯大林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搞清楚斯大林的羡慕有多深。但有一点:看过中国抗美援朝的他,如果见到当下俄乌战争上俄罗斯的表现,肯定会相当郁闷。毕竟,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俄军如今的处境都不太好。
近期,俄方传出这样几个信息:
第一个信息,俄教育部部长谢尔盖确认:教育部门将采纳民众的建议,把《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俄罗斯性格》等关于卫国战争的名篇,增补到中学教材中去。
同时,他还强调:“这些作品建构了好几代人的社会历史认知,我们会把这项工作持续下去。”
与这个信息相对应的,是近期俄罗斯很多民众建议政府:请把伏尔加格勒市的城市名改回“斯大林格勒” 。
这样的信息,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它们也从侧面说明:俄民众对于本国军队在前线的表现,并不是特别满意,他们希望能通过以上改变,给自己的国家和军队注入一些精神力量。
第二个信息,是本月初普京在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时的讲话,他表示:“保护好俄罗斯并为其发展创造条件,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听到这个话,笔者内心是五味杂陈。我听出了普京的坚定和决心,但同时也听出了他的无奈。狼子野心的北约咄咄逼人、美帝挥舞大棒,俄罗斯已经到了需要被好好保护的地步,俄罗斯已经到了需要努力创造条件才能得以发展的地步。
普京
以上两个信息,结合早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普京“下台论”、俄罗斯“妥协论”等,多少让人有些伤怀。难道,此时此刻反抗美帝霸权的俄军就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我看未必!
事实上,如果今天的普京及俄方高级将领们,能认真看懂当年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两大决断,或许一切就还不晚。
本期,笔者就跟大家细讲此事,希望通过更多历史细节的还原,让大家对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有更深的理解,以看清俄军当前的困局。(注,还是那句话,笔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认为抗美援朝的战争性质与当下的俄乌战争有任何相似之处,仅分析战略及战术层面的问题。)
彭德怀值得俄军借鉴的决断之一: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但绝不盲目妥协。
不知为何,近些年来,不管是谈到军事还是谈到政治,人们对于“团结”二字似乎都有一些误解。
总有人觉得:所谓团结,就是狭隘的“你不戳我的痛处,我不说你的缺点,大家一团和气就是最好的”。这样想或许在日常生活里说得过去,但一旦用于战争中,那注定就是一个悲剧。
毕竟,战争从来就不是请客吃饭,来不得一丝虚的。
在这场俄乌战争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现象:
1、普京的数次换帅。
就在1月中旬,俄军总指挥又由“末日将军”苏罗维金变成了格拉西莫夫同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其实每一次阵前换帅都是前一位多少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俄罗斯方方面面对此,都没有任何解释。以致不少国家的军事专家都在讨论:难道打得不好,他们都不开任何形式的检讨会的吗?
2、数次欲言又止的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仗打了近一年,期间卡德罗夫好几次都表达自己的不满,但随后又马上重新“闭嘴”了。很显然,这是有人和他进行了沟通。
卡德罗夫
由此,我们能得到一个结论:在维持表面的一团和气这件事上,俄罗斯走得很远。
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又是什么呢?在红利曼及哈尔科夫的撤退中,我们看到了俄军的狼狈以及高级将领身上缺失的担当。
我们再看看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彭德怀,他对于“团结”二字,有着更深的理解:
对外,彭德怀团结了朝鲜人民军,做到了与朝鲜领袖金日成的肝胆相照。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起身前往朝鲜境内,而此时金日成却不知在哪里。为了早日见到对方,彭德怀冒险仅带两名警卫、一个军事秘书就亲自去寻。
我们可以想象,当热切地期盼救兵的金日成,在桧木洞的一个草房里见到彭德怀时,他内心的感动。可以说,中朝人民的友谊,在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就已经牢牢地奠定了,这是共生死的情谊。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彭德怀在此后的决策中,就事事都只顾表面的和气。
面对金日成想让彭德怀把志愿军的指挥权交给朝鲜方面时,彭老总本着对两军负责的态度,说“不”;面对攻占汉城后,金日成希望志愿军追击,彭德怀在看出美军诱敌之计后,说“不”。
彭德怀和金日成
最后的事实,无一不证明彭德怀的坚持是对的;最后的事实,也让金日成更加佩服这位中国将军。此后,金日成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彭德怀同志是对的。
对内,彭德怀有能力团结手下的诸多将领,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有开骂的时候。
咱们都知道,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时,带的基本上都是林总当年的部下。在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里,有演到过这一幕:首次跟麾下这些将领见面时,是洪学智等人一一介绍,而彭德怀往往只知他们的名字,人和名字对不上。
说实话,像梁兴初、吴瑞林、温成玉、韩先楚、洪学智、邓华等这一批名将,哪一个在战场不是雷厉风行,哪一个不是个性十足?这种“李云龙”式的将领们,你想通过说些漂亮话就让他们真心服你,可能吗?
彭德怀,让他们都服了。怎么做到的?梁兴初将军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刚入朝时,梁兴初带的38军因为对敌情判断失误,没完成彭德怀安排的作战任务,导致被围歼的南朝鲜军队顺利撤出了熙川。事后,彭德怀没给这位四野名将任何面子,直接给他安了一个“鼠将”的称谓,还警告他:“你这是延误军机,按律当斩!”
提起此事,现在很多军史专家们往往只谈到梁兴初当时的压力,却没多少人能注意到:当着这么多四野名将,彭德怀说这样的话时所承受的压力。
而彭老总令人钦佩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因为一场战斗就真的对梁兴初绝望。要不然,就不会有第二次战役中,38军的一战成名;亦不会有,志愿军战史中的“万岁军”。
这个“万岁军”之称,是彭德怀在嘉奖令上亲自加上去的。
梁兴初
若干年后,彭德怀到海南军区视察,已是军区司令员的梁兴初听说老首长要来,仍跟部下们谈起此事。他的言语中,对老首长满满的感激和佩服。
所以,什么是真正的内外都团结、什么是真正的“将帅和”?读到这里,大家心里有答案吗?
总有人认为:彭德怀能让四野名将们服气,是因为他虽然表面上脾气火爆,事实上情商很高。在我看来,彭老总做的只是尊重事实、用一片赤诚去对待所有人。
而真诚,恰恰是一个人最能感染人、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不是吗?
对普京及俄军将领来说,“虚与委蛇”那一套用在外交上也就罢了,在军事上,还是多一些赏罚分明、多一些尊重事实吧!
彭德怀值得俄军借鉴的决断之二是:对敌人绝不抱幻想。
俄军的敌人是谁?
不是乌克兰,不是泽连斯基,而是美帝霸权。
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所以我们希望战争能早点结束,希望两国人民都能走出战火。但事到如今,我们都明白:是否停战已不由俄乌两国决定,它取决于美帝。只有当美帝意识到这场战争已经捞不到好处时,它才有可能不继续“拱火”。
因此,不管梅德韦杰夫是如何在社交媒体上代表俄罗斯表达求和的态度,都无法真正地结束战争。而事实上,这种“变相”的示弱,对俄军是有不小危害的:
梅德韦杰夫
1、它会让俄军前线处于一种“战与和”的矛盾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指挥机关该安排长期作战计划,还是只顾短期目标呢?普通战士也将失去破釜沉舟的勇气。
2、这无疑会让北约诸国找到可乘之机。德国愿意给豹2,美军愿意给M1,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本质上,都是从俄军开始在外交上示弱后。
这一点,俄军真的该学学彭德怀是怎么做的。
1952年的那次访苏中,彭德怀曾和斯大林讨论过抗美援朝的停战问题。当时,斯大林问彭德怀:“依你看,板门店谈判近期能谈出个结果吗?”
彭德怀几乎没有思考,就摇了摇头,他说:“美国人想在谈判桌上捞到战场上捞不到的好处,我们不会答应!所以谈判不会那么容易……”
对敌人抱幻想,是兵家大忌,彭德怀深知这一点。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结束前,彭德怀和毛主席就已经在准备第六次战役了。而且,从作战计划来看,这次战役规模很大,也已经得到了中央军委的批准。彭德怀的想法是,这一次要把美国人打痛。
毛主席和彭德怀
当时,美军对此也已经有了觉察,其情报部门指出:“敌人大批炮兵预备队已开到前线,正准备发动新的攻势。”这一情况,引起了美国方方面面的担忧,也让“联合国军”中的那些美国“小弟”们慌得很。此后,这些国家的代表给了正在谈判的美军极大的压力。
最终,重兵备战第6次战役虽然备而未发,却客观上达到了极好的效果:一方面,它使得敌军在谈判桌上不敢放肆,我军谈判人员在谈判桌上底气十足;另一方面,使得敌军不敢轻易发动全面进攻。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此意。
以上两点,如果普京政府能想通,或许一切都还不晚。
尾声:
俄乌战争打了近一年。在这一年里,随着战局的变化,世界有了很大的变化:
1、中国对和平的呼吁,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及地区的理解。终有一天,所有人都将理解中国的立场。
2、美帝霸权正在加快衰弱,其与欧洲诸国的矛盾已经摆到了台面上。终有一天,所有人都将看清霸权主义的真面目。
拜登、泽连斯基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两个客观存在的“残酷”事实:
1、普京政府在反抗美帝霸权这条路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可以说目前正深陷困境中;
2、霸权受到挑战的美帝政客们,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不喜欢的那些国家,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亦包括中国,以及现在正深受其害的土耳其、巴西等国。
中国人向来渴望和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对霸权主义低头。这一点,抗美援朝时期是如此,现在亦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