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游客刘女士于1月28日在湖北咸宁药姑山古瑶村景区游玩时,不慎将手机掉入700米深的峡谷溪水中。由于手机上有很多重要资料,她尝试求助景区,景区工作人员调来了抽水机和发电机,经过8个小时的努力,手机终被找回。针对此事,有网友质疑,游客是否有特殊身份?景区抽水数小时捞手机是否值得?

对此,刘女士回应称,自己只是普通游客,也未通过特殊渠道联系景区。对于景区的帮助感到很意外,也很感动。该景区负责人表示,景区打捞人员的队伍水平都很过硬,抽水机和发电机也是景区常备设备,打捞手机没有产生多少费用。并表示,景区平日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游客服务一直做得比较好,至于值与不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让游客满意就值得。”

然而这番回应,并未平息网友的质疑。在大多数人看来,景区的举动,太不符合日常经验了。照理说,手机是游客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应该自负其责,景区没有帮助打捞的义务——就连游客自己也没有抱这样的期待。就算景区善心大爆发,也应该算一算其中的经济账。抽水8小时,让工作人员搭上一天的时间,冒着一定的风险在峡谷中寻找,只为找一部打捞起来很可能用不了的手机,还不用任何报酬,怎么想都不划算。这也难怪网友质疑游客身份特殊,除了这一理由,大家很难想象,还有什么理由,能让景区如此兴师动众、不计成本地为一个普通人找回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起初有这样的质疑很正常,但既然游客声明没有特殊身份,或多或少可证明景区捞手机是单纯的服务,只不过这一服务超出了围观者的预期,一时让人难以消化。若此时还坚称说里面有内幕,那就有点站不住脚了。反常并不代表背后一定有猫腻,也不是所有的景区对游客的求助无动于衷,有个网友说得好,景区本就应该有游客至上的意识,只是因为平日里热情主动的服务比较稀缺,所以才被人质疑。

在网友想象的故事里,景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大动干戈,不惜人力物力的投入。但从景区的回应中可以看到,捞手机这一举措是经过理性评估的。相比游客丢失手机遭受的损失,打捞产生的费用不多,难度也不大。而且该景区位于湖北咸宁,去年刚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相信平日游客人数相比那些知名景区应该不算太多,丢手机的案例比较少,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安全风险上,捞手机都在景区承受的范围内。既然景区愿意不辞辛苦,也不用付出多少代价,又能为游客找回失物,还成就一桩美谈,旁人又有什么好争议的呢?

更不用说,景区这一举措,虽然引发争议,但也着实令它火了一把。不论它是有意为之,一开始就打定以出人意料的服务来吸引眼球,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人都因此事知道咸宁有个药姑山古瑶村,进而想去一览其美景。其所产生的宣传效果,是景区自己拍多少短视频,发多少新闻稿、参加多少旅游推介会,都难以企及的。此前,为了吸引网友关注,同样是在湖北,随州文旅局长不惜扮丑出境,用辣眼睛的油腻剑客形象,成功出圈,让随州获得前所未有的热度。谁能说“抽水8小时为游客捞手机”不是一个好的广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相比文旅局长扮丑出圈带来的短暂热度,该景区通过此事打造的“游客至上”的招牌,更能形成持久的美誉度。相信景区也明白,如果做好事只是精心策划的故事,只是挖空心思营销,不能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和渗透在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即便获得一时的关注,若以后的表现与游客的预期不合,也很容易被流量反噬。可以说,这次的出名,既为景区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和名气,也对它后续的服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果景区真的如其所述,一直以来重视游客的体验,力求提供精益求精的服务,那么它不会感到有多大的压力。

说到底,捞手机引发这么大的质疑,还是因为人们平时在景区很难享受到这样宾至如归的服务,以至于对景区的过分热情感到别扭。但熟知景区运营的人会知道,“让游客满意就是值得”不是空话套话,而是景区的无形资本。如果说旅游景区是一种产品,景区建筑、山水、文化遗产固然重要,但游客到此一游的感受和体验,更重要。只有提供给游客难忘的体验和珍贵的回忆,才能带动二次消费,促进口碑营销,也才能保持住景区的生命力。

正所谓买的不如卖得精,在算账方面,景区从来不含糊,网友就不要瞎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