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同这个人或许大家都比较陌生。他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身份扑朔迷离的人(1950年前,朱大同其人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个捉摸不透的人物,是烈士?汉奸?还是投机者?众说纷纭,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他曾经委身于敌,是个名副其实的“白眼狼”,但后来又在解放军战场上多次帮助我方化险为夷。朱大同为什么要做出相互矛盾的事情?大家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行刑那一天也是如此。

1949年,上海终于迎来了解放,朱大同也在这天被执行枪决,行刑前有人按例向群众列举了朱大同的“罪状”,大家听完之后无一不愤怒的,都希望赶紧行刑,让朱大同快点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谩骂声一波接着一波。

但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人摸不着头脑,朱大同听到大家都在骂自己,不但没有任何反驳,反而还有种不知所谓的感觉,他就好似一个局外人一样,用游戏人间的眼神,颇为淡定地看着台下那破口大骂的芸芸众生,仿佛台下的“观众”不是在骂他,而是在骂一个与他毫无相关的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没有丝毫的恐惧,反而是露出了一抹让人无法理解的笑容。这笑容背后到底是什么?坦然面对?放荡不羁?还是嘲讽世人?

一、行刑前的微笑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坦然?身为一个人人喊打的人物,内心究竟有多强大才可以无视一切做到坦然对待呢?他的从容和洒脱,根本就无法让人把他和即将行刑的犯人联想到一起。朱大同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很体面的感觉,最后在他行刑前他留下了一抹“神秘的微笑,成为了当时的一大谜团!

直到1950年的时候,这抹微笑背后的故事才被揭秘出来,而这背后的故事充满了辛酸,同时还有几分对他的愧疚,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当年那不为人知的“背后”。

1907年,朱大同出生在安徽省萧县的一个小村庄里,朱大同的家中并不算富裕,但勉勉强强还是能够过的。家境的原因让朱大同有读书上学的机会,因此朱大同吸收了不少的文化知识。不过后来因为各种因素,朱大同中学没有读完就辍学了。

二、加入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大同早早地就去外面打工了,因此在学习上并没有多大的造诣。不过,你一定想不到的是,朱大同离开学校之后在当地的一所小学找到了一份教员的工作。因为当时这所小学缺人的缘故,朱大同不仅是一名教员他还担任了训育主任的职位。

朱大同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生活管理等事项,简单的来说就是现在的“教导主任”。就按当时那种情况而言,朱大同还是一个人人都羡慕的文化人,不仅上过学,受过教育,还当过老师,这妥妥的就是一个积极分子。

当然了,朱大同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1928年的时候,正在担任小学老师的朱大同接触到了共产党文化,他不仅学到先进的思想,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身份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至此之后一心只有革命事业,而他“精彩且曲折”的人生也正式开始。

三、表现优异进步飞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朱大同的身份比较特殊,在现在这所小学没待多久就被调到了另一所学校,新的学校朱大同适应之后,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地下工作,他在当地的小学组建了一个地下工作小组。主要的作用是用于同志们的信息传输,工作部署、工作安排等事宜。

之前有说过朱大同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因此他进步得非常的快,面对很多的事情都有着独特、正确的见解以及解决办法。他的成长组织也看在眼里,所以不到三年的时间朱大同就已经升职成了徐州的特委巡视员了。

朱大同的进步之快令人惊讶不已,他是怎么做到如此迅速,并这么成功的呢?大家都知道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朱大同如今能够拥有现在的成就,在他的背后一定是发生过许多不为人知的曲折故事,好奇吗?好奇的话就耐心地往下看!

四、指挥改革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朱大同上任不久之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领导能力,在其位谋其职。1932年,安徽省萧县掀起了土地改革,由朱大同参与并指挥这场运动,可是因为朱大同没有这一方面的经验,同时也没有将准备工作做全面,因此也导致了这次改革的失败。

不仅如此,朱大同还引来了敌人对他的关注,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和躲避敌人对他的追杀,他只能逃往江苏连云港避避风头,大丈夫能屈能伸,一时的离开就是为了成就更强大的自己,朱大同心里这么想着。

时间稍纵即逝,近两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朱大同的消息传来,大家都不知道他现在身处何方,是活是死。这个问题大家并没有关注太久,因为当时全国各地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根本就没有功夫关注别人如何了。

五、选择了别的“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两年多了无音讯的人居然回来了,但这次回来朱大同是带着“新身份”回来了。一个曾经心怀爱国情怀的人士,竟然选择了别的“阵营”,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但也有很多的人都在质疑这个消息的真假,毕竟只是过了短短两年而已,性情大变也不太可能。

可是朱大同接下来做的事情却让大家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朱大同只花了两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徐州特务的视察员。而且,在这期间朱大同多次和他人设计并抓捕共产党员,捣毁众多情报站,让许多的共产党员惨遭毒手。因此曾经的战友都对他寒了心,大家不愿意接触他。

朱大同设计的共产党员不是别人,而是中共苏鲁豫皖区域的特委书记郭子化,他的这一举动让曾经相信朱大同的同志不得不相信,朱大同真的变了,他已经不是和我们在统一战线的朱大同了。

六、破坏党组织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就头脑灵活的朱大同,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在官场上更加如鱼得水,在朱大同成为中统特务不久后,很快就凭借着一颗灵活的脑子和一张巧舌如簧的嘴登上了高位。能够短时间升职这么快的可以说是“天赋异禀”了。

前面已经和大家介绍过了朱大同的老家萧县,因此朱大同在成为特务之后,又在萧县进行着秘密行动,他伺机潜伏在自己的老家,秘密发展了很多的中统特务组织,同时还培养了不少的反共人员,甚至还经常会散布一些反共的不当言论,他的这些改变怎能让人不寒心呢?

不仅如此,朱大同还发表了《中国国民党萧县县党部代理书记长朱大同为恢复党务活动告全县同志书》、《萧县县长朱大同告全县同胞书》等文告,四处造谣污蔑共产党,并且制造反共摩擦,弄得大家人心惶惶,都到了这个时候很难相信朱大同不是中统的人。

七、在国民党地盘混的如鱼得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大同这一系列的操作,将反动思想带到了民间,而当时共产党好不容易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朱大同破坏了,给我党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而朱大同却与我党恰恰相反。

他因为破坏了我党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因此在中统受益,1940年的时候朱大同摇身一变成为了国民党萧县县长兼萧县县党部代理书记长,这上升的速度让很多人都目瞪口呆,朱大同在国民党那混的如鱼得水,好不快活,他在中统的地位也越来越巩固。

但貌似朱大同的好运已经用完了,于1941年的时候,新四军四军东撤,那时的萧东办事处还不是很稳定,朱大同这个时候却想趁机将新四军四师的兵力据为己有,曾多次对新四军进行进攻,可是任朱大同怎么算都没有算到自己也会有被捕的一天。

八、主动向日军服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6月,朱大同被日军逮捕,朱大同知道日军的手段,他害怕极了,于是朱大同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并少受点罪,主动向日军服软不说,还登报声明自己会和日军一起合作剿共,果然大家一知道这个消息都十分的鄙视朱大同的懦弱,街坊市井全是对他的谩骂声。

1943年,朱大同成为了国民党宿县县长兼清乡第二大队长,简直是应了那句话“风光无限好”,在这期间朱大同曾多次参与剿共的行动,手上已经沾满同胞鲜血的朱大同终于激怒了群众,他们无法看着恶行累累的朱大同继续逍遥法外。

可是群众做的这些朱大同表面上并不在意,事实上在他的心里他一直很纠结,到底在纠结一些什么呢?在解放前夕朱大同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让大家都处于“断网”的状态,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九、参加孙文主义革命同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的朱大同突然加入了“孙文主义革命同盟”,并且还担任了江苏省支盟的委员,这咋一瞬间你就变成了正义凛然的“好人”了呢?还有更加精彩的呢,朱大同此后主动做起了失势国民军官的思想工作,策动国民党地方武装起义,积极迎接解放军渡江。

朱大同此时的所作所为一下子得罪了两方人,其一是人民群众,他们觉得朱大同又是和前两次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假装“弃暗投明”;其二是国民党政府,他们觉得朱大同的作为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脸,有种被耍了的感觉。

因此,在上海迎来解放的时候,也是朱大同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解放前夕,国民党无法忍受被朱大同戏弄,气急败坏地给朱大同安了一个罪名将他捉了起来,并且很快就决定处于朱大同死刑。

十、惹怒国民党,判处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刑前,朱大同没有为自己辩解过一句,他只是在笑。笑?为什么要笑呢?那种笑容不像是一个将死之人会流露出来的,那种笑容给人的感觉更像是走向“新生”!朱大同直到最后,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带着那一抹微笑,体面的离开。

插入一个题外话,喜欢看党史的朋友们喜欢追抗日剧吗?电视剧《潜伏》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看过,剧中的人物徐则成是一名地下工作者,时时刻刻都要提防着敌人对自己的盘查,不仅要继续地下工作,还要确保自己的身份不被暴露。

光是做到这些还不够,甚至在面对曾经的同志和群众的误会时,你不能为自己辩解,因为你一辩解就等于身份暴露了。因此随时随地背黑锅,被群众谩骂依然是一位地下工作者应该承受的压力。而前文一直提到的朱大同,就是这部剧的原型人物

十一、上级安排的潜伏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来朱大同是一个破坏革命事业的人,可这只是表面上,事实上朱大同是革命事业成功最重要的支持者。是不是感觉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点自相矛盾,可是矛盾的同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冲突。

1934年朱大同接到了来自上级的任务,他既开心又纠结,因为这个任务是“想尽办法潜伏进入国民党内部获取情报以及反间谍工作”。朱大同开心是因为党组织相信他,因此才会交给他这么重要的任务,可是这也意味着自己将进入他人阵营,自己一定会被误解可是不能解释。

朱大同纠结了一会之后,就接受了这个任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自己做得这些都是为了党的事业更好地发展,懂得人自然懂。此后,我们看到朱大同做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敌人的信任不得已的举动,他的内心其实也是很煎熬的,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十二、迷惑敌人的眼睛,真正的“伪装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因为朱大同协助国民党逮捕了共产党员郭子化引起了公愤,市井坊间都是针对他的谩骂。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当年的郭子化不仅没有受到酷刑,而且朱大同还悄悄将他放了,就等于是一场用来迷惑敌人的戏。

值得一提的是朱大同的这出戏很成功,国民党对这位“朋友”的表现非常的满意,他的伪装不仅将国民党骗过去了,就连许多的共产党员都一度坚信他已经“变”了。到了1941年,朱大同是第31集团军副司令,鲁苏边区游击总指挥王仲廉的特派员。

朱大同的麾下有官兵2000余人、战马19匹、步枪1078支、轻机枪12挺、驳壳枪12支等装备,与日军交战了44次,击毙日伪军574人,俘获伪军136人,为党组织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年,朱大同传出了向日军服软的消息,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几个学生。

十三、我的名声可以毁,但党的事业不能停滞不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行踪暴露朱大同和警卫被日军困在了一个地窖里,关键的是这个地窖里还有几个学生当时已经有人受伤了,朱大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主动站出来,日军将朱大同带走之后对他软硬兼施,最后看朱大同还无动于衷还想对他用刑逼迫投降。

此时的朱大同心中早已经有了主意,于是便假意向日军投降,可是性格多疑的日军却不相信朱大同,所以就将朱大同软禁了一段时间,似乎需要证实朱大同究竟是不是真的投降。最终,朱大同逃出日军的软禁还是因为自己的警卫前来营救了。

虽然,后面的时候他登报声明表示自己会和日军合作一起反共,但他一直都是那个“地下工作者”,从来都没有变过,为了能够或许日军的情报,他只能故技重施获得日军的信任,深入敌营,为了党的事业朱大同不惜毁掉自己的名声,被大家误解。

十四、做回正义使者,时间不长也足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朱大同从接受这个地下工作的时候,他就非常清楚地知道,要想混进敌人的内部,就要担当敌人的“心腹”。要想更好地获得敌人对自己的信任,就要将自己对组织的忠心牢记心里,自己要装出一副冷漠无情、狠心的样子,才能让敌人当下警惕,真正的相信自己。

可是自己成为“伪装者”之后,已经变成了大家眼中的“白眼狼”了,不管做什么得到的只有谩骂,忍受着本不属于自己的唾骂、恨意、愤怒。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朱大同才松了一口气,因为自己终于可以不用做“伪装者”了,终于可以做回自己正义使者的模样了。

于是,朱大同开始积极的对失势的国军军官进行策反,同时还带领一些地方人民进行武装起义,积极的迎接解放军渡江。可是,朱大同还是低估了人心人言可畏,他的这番举动让国民党非常的愤怒,并且已经记恨上朱大同了。

十五、朱大同被追封为烈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气急败坏的国民党给他安了一个当时大家都希望的罪名给他,并处于他死刑。就这样,在胜利的曙光来临之际,朱大同被当作“毒刺”押送前往刑场。那时的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而是对着下面的人露出了微笑,现在想想当时他应该已经视死如归了吧。

因为朱大同的这一举动,他行刑前的笑容被一名美国记者拍了下来,这才引起了大家对朱大同身份的怀疑,才让朱大同背后的故事得以重见天日。在朱大同死后的第二年,上海便将他追封为烈士,但由于当时的种种因素未能正式公布。

朱大同在牺牲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被塑造成是“吃里扒外”反派角色,当时出现了两个极端,一部分人非常的尊敬他,另一部分则非常的痛恨他,坊间一直都有“两种声音”的存在,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根本就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

十六、再次追封烈士,并澄清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此时朱大同已经逝世32年了,民政部继1950年首次认定朱大同为烈士后,再次认定朱大同为烈士。大家已经知道事实的真相了,在上海地方志的办公室里,有一本英明册,里面记录了许多的英雄人物,其中就有朱大同的名字,朱大同的介绍里写的是“中共地下工作者”。

1999年,朱大同逝世50年后,在一本《深切的缅怀——纪念朱大同烈士殉难50周年》的图书中,再次以不同的角度和多方的证人证言,证实了朱大同是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当时众多的政府部门领导也都为朱大同提供了证明材料,现在大家知道了朱大同他从头到尾都是清清白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情一出,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轰动,在他们脸上都露出了惭愧的情绪,毕竟朱大同这个人都不知道被自己唾骂了多少次了,没想到他居然是一名伟大的地下工作者。那么,在朱大同行刑前的那抹微笑也有了相应的解释。

他之所以会在临死之前露出微笑,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就要解脱了,作为一名地下工作者他每天都像在尖刀上行走,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虽然一直被大家误解,但死的时候是体面的,朱大同在笑国民党反动派幼稚的行为,也笑共产党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