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买力有多狠,分分钟将LV买断货!这两天,LV将于2023年2月18日价格上涨的消息充斥在互联网的各个信息平台中。这个消息被爆出后,很多人本以为经历了3年的疫情,生产和生活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必定会让人们的消费观念有所改变,从而导致LV的这波“操作”不会再像以往的策略一样有效,中国消费者不会再用冲动的消费感而过激消费,极有可能会导致相关产品销量下滑,为此次的涨价行为后悔。但是,谁能想到,再大的“困难”也抵挡不了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热爱,这次涨价反倒激起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在某商场,甚至出现了像当年购买新款苹果手机一样的状况,人们为了能买到自己心仪的货品款式,居然在LV店门前排起了长龙,最长需要排队一个小时才能进店选购商品,但就算已经耗费了如此多宝贵的时间,也不一定能购买成功。因为奢侈品本就不是量产的,买不到也很正常。另外,就相关报道可以发现,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出现了此现象,就连很多二线城市也出现了排队抢购的状况。

LV作为奢侈品,享誉全球的品牌价值本就让人趋之若鹜,而且在线下店内,服务极其到位,根据相关规定,店内一定要保证一对一的服务,所以店内因为导购员不足造成了排队就顺理成章了。原本之前稀稀疏疏的客流突然一下变成了类似于集市一般的热闹,确实让导购员们“抓狂”,一天下来,基本就没有休息的时间。原本琳琅满目的货架,突然也已经贴上了各种“无货”的标签。

这次LV涨价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呢?经过咨询,中国各LV店内导购人员并没得到相关涨价公告。大多都是代购通过互联网释放的“莫须有”的信息。店内的导购也是经历了疯狂购物潮和小道消息后才知道自家商品要涨价,但是他们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很多网友对于这样的现象表示了厌恶,说奢侈品就是智商税,没有中国人的疯狂“扶持”,他们早就跌价了。虽然网上这么说,但线下却不然,就算网络上再怎么讽刺,也阻挡不了日渐富有的中国老百姓们对奢侈品的渴望。可能有人觉得不应该吧?但是数据不会造假,就LV的母公司LVMH集团给出的最新财报来看,其2022年大卖5840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1年来说,增长了23%,这样的增长量,中国作为亚洲主力市场,为其贡献不小,占比达到了30%以上。

通过要客研究院公布的《2022中国高净值消费者洞察报告》中可以看到,中国高净值消费人群的门槛以千万元净资产为基准,中国已经拥有超过470万这样的消费人群,其中更有一批超高净值消费者,这批人大约已经超过15万人。而这类人群的主要消费领域为境外旅游、豪宅、子女留学及奢侈品购买。尤其是奢侈品消费这一块,千分之三的消费人群贡献了80%的购买力。价高、独特、稀缺是这类人群的主要标签。而且随着中国这两年的大力发展,高净值人群从一线城市逐渐延伸至二三线城市,而奢侈品消费也随之流动。这也是中国奢侈品消费不断激增的原因。虽然看似是中国老百姓不断富有的表现,但是这样的表现多多少少有些病态。

这次爆出来的涨价,从而导致疯狂抢购的事件,虽然有一部分责任归咎于海外代购,但这也难说不是品牌方的一次炒作,因为奢侈品的每次涨价都是对品牌的强势曝光,不像其他消费品,涨价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暗箱操作。涨价造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奢侈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奢侈”感。也正是这样的“奢侈”感,让人越发的拥有身份感。从而使得产品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大大提升。最终让其拥有了独特且超高的业绩表现。

靠着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LVMH总裁贝尔纳·阿尔诺财富逆势飙升。在当下互联网发展迅速、科技不断进步的当下,以奢侈品成功晋升为世界新首富。为了表示对中国市场的“感谢”,在2023年年初的业绩发布会上,贝尔纳·阿尔诺对中国市场大为赞赏,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也得力于咨询公司对中国市场未来的预测,接下来几年,中国消费者将为全球奢侈品市场带来至少40%的销售额。中国将持续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消费品市场。中国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必然引起全球各奢饰品品牌的青睐。

这两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导致LV在国外的销量和利润持续下滑,但是在亚太和中国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却在不断提升。也就是说中国是其衣食父母,本应该为此更好的讨好中国广大消费者,但是他们却为什么要涨价呢?其实这是国外奢侈品的固定操作,一般情况下,每年低端奢侈品会涨3-4%左右,高端奢侈品会涨15-18%左右,其目的说的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但基本上每次涨价都会高于通胀水平。

从2022年来看,其实LV已经涨过两次价了,分别是去年的2月份和10月份。不仅仅是去年,就这几年来看,每年的2月份涨价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定。不仅仅是LV,还有Chanel、爱马仕、巴黎世家、GUCCI、德尔沃、迪奥等奢侈品牌也会每年轮番涨价。甚至像Chanel这样的品牌,一年三涨都是平平常常的做法。而且,这样的涨价惯例涉及到的品牌会越来越多,尤其是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而出现的销售下滑,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来补救。说白了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还得是由老百姓埋单。但是,大众消费者就算明知山有虎还就偏向虎山行了。这种虚荣的消费观念,这几年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