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是我党存亡的重要时刻,蒋介石计划了四次“围剿”计划都被我党一一化解,心有不甘的老蒋立即制定了第五次“围剿”计划,也就是著名的“铁桶合围”。此次,蒋介石调集了150多万军队和200多架飞机以及200多门大炮,并且亲自坐镇,为的就是亲眼看着红军被一举歼灭。

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实施方案以中央苏区瑞金为最终目标,各部队按计划好的时间、地域实施攻击,并且在距离瑞金150公里的位置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四周也构建起30道铁丝网和火力封锁线,务必将红军一举围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防止红军部队会突围,他还计划配备1000辆军用卡车,用于快速运送部队实施机动截击,并且计划在1个月的时间内将中央苏区的红军彻底消灭。

蒋介石在“庐山会议”针对红军,制定“铁桶合围”计划

除此之外,他为了隐蔽作战的意图,要求12个师的先头部队在包围圈尚未完成之前,尽全力在中央苏区四周抢占地盘,和红军保持缠斗从而误导他们的判断,以这招混淆视听达成“铁桶作战”的突然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这个时候的红军还不知道老蒋已经开始行动了,国民党这次将围剿的消息封得死死地,为的就是做好必胜的把握,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自以为滴水不漏的计划很快就被潜伏的“地下党”送到了中央苏区,“铁桶合围”计划已经全部被共产党掌握。

而潜伏在此次会议中的地下党员就是“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机缘巧合之下他认识了周恩来、项与年、李克农等人,曾经多次提出想加入共产党。但是,因为我党需要有人潜伏在国民党内部,于是便劝说他继续留在党外工作。

这不,还是党组织有先见之明,蒋介石在“庐山会议”上确定了第五次围剿计划,此次会议参与者就有莫雄在内,莫雄知道蒋介石的计划后非常担心红军的处境,于是在会议结束之后就带着“铁桶围合”的详细计划下了山。最终,将“铁桶合围”计划交给了项与年、卢志英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看完之后非常的震惊,没想到老蒋为了对付红军居然谋划了这么可怕的计划,这是要彻底置他们于死地啊!大家都觉得此次事件耽误不得,地下党员项与年当即就接过这份重要情报,对莫雄说道:“莫大哥,谢谢你,红军不会忘记你的贡献的!

项与年拿到情报后深感事关重大,于是立即与秘密党员刘亚佛、卢志英等人进行商量。这份情报究竟该由谁送最合适,大家都认为,这份情报实在是太重要了,绝对不能有任何一点的闪失,最终决定由会说客家话的项与年亲自送情报。因为中央苏区附近都是客家人,会讲客家话,方便路上作掩护,才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

就这样,项与年经过重重困难、长途跋涉之后,终于将这份绝密的情报送到了周恩来的手中,“三人团”(李德为军事指挥、博古为政治决策、周恩来负责督促执行军事计划)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决定开启红军长征,进行战略性的大转移。正是因为,这次红军长征才得以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存活下来,而这些都离不开项年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为了将这份情报成功地送到中央苏区,项与年在路上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时刻,为了躲过敌人的检查他亲手敲碎了自己的4颗门牙,人到中央苏区的时候全然是一个乞丐的模样,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红军那个生死攸关的重要时刻!

先来介绍一下本文的主人公项与年,1894年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中共有六个孩子,项与年排第四。家中的孩子一多,各个方面就会过得有些难过,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是个大问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项与年的父母只能是忍痛将小项与年过继给他的堂叔抚养,此举是因为项与年父母想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

一开始的时候项与年在堂叔家生活得挺好的,可是自从婶婶生下一个男孩子后什么都变了。项与年经常被冷眼相待,毕竟不是他们亲生,因此他在堂叔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他甚至连上学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项与年没有机会进入学堂学习知识,但是他聪明能干又刻苦学习,慢慢地他自己就掌握了一些知识文化,甚至在后来还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水平。

1918年,项与年离开家乡独自前往南京,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来看望在法院工作的兄弟,在那段时间通过和兄弟的接触,他慢慢了解到了革命思想。看着如今的乱世,他的心中突然燃起了一腔对革命的热血,后来项与年积极地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活动。

就这样,项与年开始走上了一条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道路。不过,在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他的思想开始改变,他对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感到很失望,国民党在蒋介石的领导下愈发变得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项与年慢慢认识到了我党的革命精神,随后被我党的先进思想所深深吸引。于是1925年的时候,项与年加入了我党,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随后他就接受了组织安排远赴印度尼西亚地区的工作。

其任务主要是潜伏在印尼华侨中,带领着进步人士开展革命活动,同时帮助我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一待就是好几年,项与年的思想也随之进步,在革命事业上作出了许多的贡献。

1927这年,国内的形势一片混乱,我党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党派的具体情况,特地成立了中共中央情报机关。此时在海外的项与年,工作上也遭到了实质性的破坏,因此被遣送回了上海,后来他利用自己海外华侨的身份,开始转到地下为我党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与年甚至因为海外华侨的身份,在华侨委员会中拿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因为工作出众的原因,他在这期间认识了许多国民政府的官员,后经过党组织的决定,项与年被安排到了中共特科三科,从此开始了地下党员的工作。

当时,为了更好地区分工作,中央特科分为了四个科,其中有三个科都是行动科,而项与年正好在这其中,期间他沉着冷静,粉碎了敌人一个又一个阴谋。毫不夸张地说当时上海的情报工作大部分都是由他完成的,因此他多次被中共地下负责人表扬。

直到1934年初,项与年因为工作的原因离开了上海,通过各种关系终于进入了江西省德安地区的第四保安司令部,化名“梁明德”担任莫雄的秘书。同年9月底,蒋介石秘密召开了“庐山会议”,此次会议主要针对如何将红军部队一网打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上,老蒋采用德国军事顾问“赛克特”的意见,与会议上的参与者一同制定了“铁桶围合”计划。可是,这个时候红军对此还一无所知,万幸的是莫雄是此次会议的参与者,才让这件事情有了转机。

原来,蒋介石的这次会议是国民党的高级会议,以莫雄的职务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是老蒋看见他的“成绩”之后,破格邀请他参加此次会议。会议上的莫雄虽然谈笑自若,事实上身后已经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无法想象自己如果没有来参加会议会让红军处于怎样的处境。

因此,莫雄在会议结束后就匆匆带着计划下山,这就有了前文找到项与年的那一幕,项与年他们都认为此事事关重大,必须立即将情报送到中央苏区,否则后果会不堪设想。项与年凭借着多年的革命经验,当即就将会议中的要点,用特制的药水抄写到四本字典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项与年等人又在地图上找到了一条最快到达苏区的路线,现在就差决定由谁去送情报了。最终,项与年主动接下了这次任务,主要是因为他是闽西人,老家刚刚好靠近瑞金。不仅对那里的地形熟悉,还会说一些客家话,这样在面临敌人检查的时候还有利于自己隐藏的身份。

翻山越岭扮乞丐送情报——项与年

第二天,天刚刚亮的时候项与年就出发了,他知道此次的情报事关红军的存亡,自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中央苏区。他扮成一名教书先生带着字典出发,但是因为字典的体积有点大,项与年担心会引起敌人的怀疑。

于是,他当即就联系了当地的地下党员,要求他们将情报想办法编写在纸上,写完之后他将它们藏在鞋底,之后继续前行。这一路上年要经历十几个城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通常都是晚上赶路白天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到了晚上的时候,借着微弱的月光他会选择岖不平的小路,就这样用最快的速度往前赶。在这样的路上经常被绊倒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为了抓紧到达瑞金一切都是值得的。并且,项与年一路上不跟人接触、不去饭店吃饭,大多都是靠着山林中的野菜和野果子充饥。

当项与年到达赣南地区的时候却犯了难,他发现国民党的封锁非常的严密,即使是那种很偏僻的地方也有人盘查。只要有青年接近就会被带走审问,因此他只能躲在山里想办法,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耽误太多时间,自己慢一分我党就多一分危险。

他开始思考起来,山上到处都是铁丝网,还有暗堡,如果按照自己目前的形象一定会被抓走审问。很快他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点子,既然我这个形象不行那就换一个,换一个让敌人看了不会怀疑的身份,比如说:乞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啊,如果是乞丐的话,说不定可以蒙混过关,说干就干,项与年立即将身上的衣服弄得破破烂烂,随后又捡起一顶破帽子戴在头上。做完这些他觉得还有所欠缺,于是项与年又将自己的头发弄得乱七八糟,刚刚还会斯文的教书先生,不一会的功夫就变成了衣衫褴褛的乞丐。

做完这些后,项与年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在思考的时候他突然踩到了一块石头,当即他的心里就有了想法。只见他双手握紧石头,猛地就往自己的嘴巴磕去,瞬间他的嘴巴都是血,项与年自己也感受到了一股血腥味。

一颗牙掉了,可是项与年还是觉得不满意,乞丐只掉一颗牙有点不像。于是,第二颗、第三颗,直到敲碎第四颗牙的时候,他才满意地停下了。此时,你已经看不出他原本的样貌了,因为他的脸已经肿得很大,就是呼吸一下都会感到揪心的疼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他又找了一些散发着恶臭的淤泥抹在衣服上,经过他的这一番“改造”倒是像真的乞丐一样。这时,项与年因为牙疼的原因走不稳,只能拄着木棍前行,还没等他走到关卡,项与年身上的味道就让哨兵皱起了眉头。

虽然,哨兵非常的不情愿,但还是按照流程问项年:“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去哪里做什么?”项与年对于哨兵的盘问倒是想回答,可是因为嘴是肿的口齿不清,哨兵渐渐地有些不耐烦了,特别是项与年身上那股难闻的味道,气的哨兵大骂:“快滚!快滚!快滚!这里没有你的事了。

项与年听后立即点头哈腰地说道:“谢谢长官!谢谢长官!”随后,项与年不管经过哪个关卡都会被哨兵嫌弃,最后也懒得盘问了直接让他赶紧走,生怕项与年会接近他的身边。就这样,项与年很快就走到了最后一个关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项与年因为嘴上的伤口碰到了淤泥发炎了,再加上因为这些天过度的劳累,使他发起了高烧,这种程度他依旧柱着树棍艰难的前行,脚步越来越沉重,眼皮也越来越沉重,几次他都要撑不住了。

但是,每当他有些撑不住的时候,项与年就会在心中告诉自己:第五次围剿的情报还在自己的手里,这关乎着红军的生死存亡,自己一定要撑住。他就是靠着这一信念艰难的走着,终于在项与年实在撑不住的时候,他看见了一名红军战士。

1934年10月27日,项与年经过六天的爬山涉水,终于到达了中央苏区——瑞金,走到这里他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对面走来一位红军战士,项与年拍了拍他的肩膀有气无力地说道:“我要见周恩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可把这名战士整不会了,闻着他身上的味道战士立即就退后了几步,心想:“这是哪里来的‘乞丐’?为什么会点名道姓要见周恩来?”左思右想后,战士还是将这名“乞丐”带到了红军干部那里,毕竟自己只是一个战士做不了主。

红军干部看到这名“乞丐”,得知他要见周恩来后,和战士一样有些疑惑。于是他询问道:“你是干什么的?你这么着急见周恩来副主席做什么呢?”项与年见他们怀疑自己,说道:“我是一名地下党,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周恩来说……

项与年此时已经虚弱到不行了,因此还没有多说什么就晕过去了,红军干部立即就将他带回了驻地,送到了师部那里。项与年醒来之后师部的首长问他:“这位同志,你叫什么名字?”项与年艰难地说道:“我叫项与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部的领导听后,立即向中央军委作战值班室打电话进行汇报,他向值班室的参谋说道:“有一位叫做项与年的同志要找周副主席汇报工作。”在师部首长挂断电话没多久,值班室就打来了电话:“立即带着项与年过来,周副主席等着要见他。

接到电话后师里意识到这可能是位人物,于是立马命令属下牵来了两匹马,将项与年送到了中央军委驻地。当周恩来看到“乞丐”模样的项与年后,大吃一惊地追问到:“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此时,项与年已经没有力气回答他的问题了,他用手扒着门槛这才稳住了身形,之后项与年又从鞋子里拿出情报,交给了周恩来。还不等周恩来说些什么,项与年因为身体太虚弱又晕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命令战士带项与年去休息后,就将这份情报打开,看完之后才知道蒋介石已经这么迫不及待了,竟然针对红军制定了“铁桶合围”计划。如果,这份情报没有及时送到这里的话,不出六个月的时间国民党大军就一定会将瑞金团团围住,到那时……

看完围剿的整个计划之后,周恩来不禁觉得后背发凉,于是他立即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了军委,希望军委能够有应对之策。就这样,经过研究三天后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启了万里长征,项年此举保住了我方十万红军。

此时的蒋介石还觉得自己的计划万无一失,认为红军就算插了翅膀也难飞。不过,令他想不到的是中央红军在项与年同志的帮助下,早已经悄悄地进行转移,逃离包围圈了。后来,毛主席在和周总理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总会说:“项与年的功劳是巨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中央苏区红军主力部队突围转移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南京,蒋介石在得知后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当即就调集部队对其进行围追堵截。这次计划制定得如此严密,红军是怎么知道的呢?生性多疑的老蒋马上就开始怀疑会议中的参与者有共党的人。

不过,蒋介石直到最后都没有查清究竟是谁向共产党提供了情报,中央特科为了粉碎老蒋的图谋,便将有勇有谋、足智多谋的项与年从长征的途中紧急调回了上海工作,这次他的任务 也非常的重要,他需要带领两名爆破队员赴江西南浔铁路炸毁桥梁和南昌飞机场及油库,这样就可以破坏敌人的后勤运输线,并且能一定程度上的打乱敌人的“围剿”作战部署。

因此,项与年才从刚刚赶回上海就接受了指令,他只是第一天的时候急匆匆地回家探望了一眼久别的家人,到了第二天项与年就和两位战士登上轮船前往南京。但是,他们这次还是低估了敌人的防备,项与年一行人刚刚到达南京的时候就被国民党密探逮捕了,之后又将他们押往江西南昌进行秘密审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好,那个时候项与年随身带有国民党的各种证件,在审讯过程中他一直否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只称自己是被别人骗过来的。和敌人巧妙地周旋过后,项与年终于取得了敌人的信任,在一天夜里他趁着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逃离了看管所。

逃出来后,他又找到了当地的地下共产党,继续执行组织交代的任务。那段时间项与年常常会乔装成商人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在各地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再次被国民党密探逮捕。

完成任务之后,项与年从汉口回到了上海,虽然党组织授予了他“反特斗争胜利奖”,但是因为他的身份已经暴露了,所以党组织指示他在家中待着,没有重要的事情不得外出,更不能露面,并且要和所有人员断绝一切交往,期间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党组织派他到香港继续做情报工作,因此年改名为梁明德。紧接着,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西不久后,项与年又急匆匆地赶到西安,和李克农等人继续做着地下工作。

他们此次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东北军与西北军的统战,自从“西安事变”之后项与年就被派到了“延安党校”学习,直到1940年项与年才从“延安党校”毕业,毕业之后他被调到了陕西关中军区工作。之后,在抗战胜利后项年跟随部队进入东北,在东北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项与年的一生都秉着“指哪打哪”的原则,常年与敌人作斗争,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