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2023年的央视春晚,我几乎看了全程,看歌舞笑过,看小品也笑过,又随着孩子将鲜花盛开、白兔蹦跳的片头看了十来遍,再瞧瞧满场未戴口罩的观众,到底还是松了口气:“疫情,差不多要结束了。”

从头到尾,兔年春晚没有一个节目提到疫情,也没有一位主持人说起“疫情”,就像疫情从来没有出现过。其实,大家都知道疫情没有结束,但这并不能阻挡人们下定决心要走出漫长、忧心、挣扎的三年。

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江水滚滚,湖光潋滟。身边的大自然遵循其规律而变化更迭,无悲无喜,无忧无虑。是否有一朵樱花会注意到路上飞驰而过的救护车?是否有一只鸟会倾听楼宇间悲痛的呼喊?我伤心过,可我依然会扑入游泳池的碧波,在温柔的抚慰里轻轻荡漾。我担忧过,可我还是会奔赴一场热烈的郁金香聚会,拍下花团锦簇、笑语晏晏。

所有的伤痛都藏在笑脸下,就像所有的无奈藏在了emo里,也像打工人说了一百遍“不加班”、“要辞职”,第二天还是会准点上班。想想那些坚持天天通勤的人们,想想自己拥有的宁静时光,想想待我开拓的未来,我便一次次振作起来,将戴口罩的烦闷、查核酸的厌倦与带娃的烦恼暂时抛到脑后,享受四季风光,以及面包、蛋糕与其他甜点的美味,而后写下一点文字,记录琐碎与成长。

近期看了《悠长假期》,我又觉得也许这三年是一次悠长假期,让我们在飞奔之后歇一歇,想一想,自己漏掉了什么,错过了什么,有哪些不足、缺点。

不得不说,这次疫情让人们更团结,也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在断舍离与囤积之间如何取舍?在紧张与松弛之间又如何选择?在外卖泛滥的时代,该如何对待一日三餐?在日日网课的时候,该怎样陪伴孩子,让他开心快乐?以及,在这看似闲散的悠长假期里,我该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疫情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同样值得注意。从上至下,政策的传达、任务的交接、措施的实行……由于涉及多个环节,因此只要一两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比如曾引发争议的“垃圾车送肉”,封城期间大部分车辆禁行可以理解,然而是否只能用垃圾车送肉呢?如果非得用垃圾车送肉,是否能在垃圾车上放置干净的隔离塑料布呢?没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只有完成任务的想法,最终便是浪费这批肉,引来了骂战。又比如上海在封控期间,一个月抢种了蔬菜8万多亩,但实际上并非菜少,而是流通阻滞。而要解决流通问题,就好比在春晚小品《坑》中沈主任所说的,要解决那个“坑”,得跑“七八个部门”,“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尸位素餐固然令人厌恶,发国难财更是令人痛恨。但好在,大部分人在这三年被保护得很好,虽然生活受到了影响,但是生命还在,还能看到每天的日升日落。当我看到防控放开后的感染状况,心里既惊讶毒株毒力之强、传染之快,又有一丝尘埃落定,感叹终于扛过了最艰难的时候。

在刚刚过去的寒冬里,有许多人匆匆与家人告别,但有更多人慢慢恢复过来,重新走上街头,成为烟火气的一部分,笑着,哭着,欢呼着,与过去说再见。

想来我也不是那么喜欢看《悠长假期》,可能已经过了恋爱的年龄,很难怦然心动,就像我现在不会回顾曾经追着看的《流星花园》一样,但我还是挺赞成剧中的经典台词:“人生不需要总是全力冲刺,总是会有不顺利或是疲倦的时候,在这时我会把它当作是上天赐给我的假期,顺其自然,然后一切都会好转。”

期待已久的春雨也终于淅淅沥沥地飘洒而下,润泽山川江湖,融入自然万物,带来了些许凛冽的春寒。我依然身着过冬的装备,却感觉舒适多了。“小太阳”烘着,砂糖橘吃着,晚上还有一大盘燃情鸡翅。敲下文字,犹如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