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3年2月初,全国主要城市均已对外公布了过去2022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自此2023年全国城市GDP百强城市的名单也正式出炉。相较于2021年的全国城市百强,2022年福建省不仅有新的城市入围且入围的所有城市排名均有所提升,广东省不仅有一座城市跌出百强同时还有多个城市排名出现下滑,另外江西、陕西、内蒙古等省份的多个城市均表现不俗,城市具体情况表现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6城高歌猛进

福建6城高歌猛进

2022年全国城市百强榜单中表现最为亮眼的当属福建省。过去一年福建省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109.85亿元,虽然全国排名第8位没有发生改变,但是与第7位的湖北省GDP差额由2021年的1202亿元缩小至2022年的625亿元,2023年不排除两省经济排名发生更替的可能性。

具体到城市表现方面,全省头部的两个万亿城市福州和泉州全国经济排名均上升2位,其中福州GDP增速位列万亿城市第二位,泉州正式进入全国经济城市20强;其他三座2021年就已进入百强的城市中,厦门市经济排名上升3个位次,漳州更是上升5个位次跨入50强,宁德同样上升5个位次;最值得可贺的是龙岩市首次跨入全国GDP百强城市队列,上升3个位次暂列全国第98位。

省域经济逼近湖北,6座城市经济排名均大幅上升,1座城市新晋百强,2023年福建的经济发展更加值得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多城排名下跌

广东多城排名下跌

作为全国经济的老大哥,广东省2022年共实现129118.5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虽然依旧位居全国首位,但是身后的江苏省已经将两省经济差额由2021年的8005亿元缩小至2022年的6243亿元,且在实际增速和名义增量方面均领先于广东省。

省域经济的失速也充分体现在广东省下属的城市之中。首先重庆正式超越广州成为全国经济第四城,其他入围百强城市的东莞、珠海、中山排名均出现下滑,而佛山、惠州、茂名和江门的排名不仅原地踏步且被后来者无限逼近;而汕头市则在2022年正式跌出了全国城市百强榜单,广东省入围全国百强的城市也由11个下降至10个,过去几年来全国百强城市名单每年都有新晋和跌出的城市,但我国经济强省的表现要么是稳中求进、要么是新增百强名单,有城市跌出榜单还尚属首次,且发生在经济“一哥”身上难免让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陕西多省表现不俗

江西、陕西多省表现不俗

2022年共计有两座城市新进全国城市百强名单,其中一座是前文中的福建龙岩,另一座则是来自江西的上饶。江西省2022年经济表现十分出色,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74.7亿元,实际增速达到了4.7%,与福建省并列全国第一位。2022年江西共计有5座城市入围全国GDP百强城市,分别为南昌、赣州、九江、宜春和上饶,且五座城市的经济排名相较2021年均取得了上升。本来江西如此优异的经济表现大概率会赶超2021年以微弱优势领先的陕西省,然而2022年陕西省的经济表现也非常出色。

2022年陕西省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772.68亿元,实际增速达到4.3%。入围全国百强的城市没有发生变化——西安和榆林,但是两座城市的经济表现均格外突出。其中西安市经济排名上升至全国第22位,实际增速4.4%,与福州并列万亿城市第二位;另一座入围的城市榆林经济表现更为出色,名义增速达到20.39%,位列全国第一位,名义增量达到1108.47亿元,全国排名第8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与陕西在2022年的齐头并进,也让两座城市的GDP名次争夺进入了白热化,答案我们还是在2023年底揭晓吧。

过去一年福建龙岩和江西上饶新晋全国GDP百强城市,广西柳州和广东汕头暂时跌出全国百强,除了上述省份以外,内蒙古经济表现不俗,鄂尔多斯、包头和呼和浩特全国经济排名均有所提升;然而东北经济依旧未见起色且继续下探,其中哈尔滨市更是首次跌出了全国经济排名50强,另一座东北省会城市长春的经济排名也下跌了7个位次,受疫情影响,GDP出现了名义负增长;辽宁省会沈阳也被厦门超过跌至第32位。2022年整个北方省会城市中仅有西安和呼和浩特经济排名出现上升,其余均大幅下滑,南北经济差异持续加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