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地域文脉”

项目位于重庆观音桥电测村地块SITE(I11-3/04)东北角,场地的巨大高差是面临的一个最直观的现状,重庆作为一座山城,山地是最重要的特征和载体。

设计师从一开始就摒弃传统的削峰填谷的处理方式,以山体作为营造元素,采用“顺势营造”的设计理念,通过与山地共融的方式来探索空间和体验的新可能。

“顺势营造”——山地带来的空间多样性

诺伯舒兹提出“场所是出发点也是我们探讨结构的目标,一开始场所是以一种既有的且透过自发性经验的整体性显现,最后经过对空间及特性的观点分析之后便像是一个结构世界。”这里涉及到人为场所与自然场所的关系,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让建筑与自然对话,试图营造空间为自然景观的一种延伸。

以场地30米的高差作为设计出发点,将入口门厅、展厅、会客厅多个功能根据功能属性,沿山势依序布置,最大限度减少土方调整,同时功能之间的空间依序展开,收放有致,带来空间的多样。

设计师选择以一种空间姿态融入于自然场地的方式,实现室内空间与自然山体无边界的交融,让会客厅成为一个内部居民日常性的公共空间,营造颇具参与感的氛围。

但是在建筑形态上设计师选择了一种极具冲突的表达,光洁现代的蜂窝铝板与粗犷原始的塑石形成视觉上的冲突,台地之上空降方舟,崖壁之间嵌入传送门。

概念:粗犷自然中的冲突对比

在初始的多轮构思中,设计师尝试了不同的形体概念,但它们与场地的关系都很难达到满意状态。

当设计师将视线再次放回到山体空间本身时,一组“嵌入山体中的组合空间”缓慢出现,与粗犷的原始崖壁产生视觉的冲突对比,无形中又暗含着永恒感。设计师选择回归自然的同时,制造冲突感,在黑褐色的崖壁场地上置入一组生长的“未来空间”,线性流畅形体与粗犷肌理的对比,创造出了建筑自有的未来感,使其犹如天外来物,任其经岁月风化仍光洁崭新。

空间:“见山-入山-瞰山”独有空间穿行体验

见山: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体验感和场景感,多维度塑造使用者进入建筑的路径,经由竹林、水景和片墙,在自然与人工地景的渐次过渡中,缓慢靠近棱角分明的“传送塔”。 体块堆叠下的崖壁流瀑空间互相交错,体量之间的尺度收放对比,形成了置身于峡谷中的空间体验。

入山:“嵌入”的策略实现了建筑功能的化整为零,30M通高的“传送塔”为了消解室内巨大高度,置入20层的“重楼”造型,由此成为内部空间的核心,纯净又肃穆,与此同时,观者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空间与尺度,内外间的光影叠加渗透。

瞰山:承载展厅及会客厅功能的独立“方舟”在距城市约30M高度的台地之上。而在空间内部,经由内部的垂直电梯顺势而上,再经由内部移步换景的展厅空间,观者可以体验“山中穿行”的游走感,最终走向明亮开放的全景端部空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材料与建造:材料的适配性表达及建造

处理建筑与场地环境的关系时,设计师把建筑与周边城市的相对关系置于思考首位,设计师最终选择以现代材料的工业化运用,实现空间完备性与体验差异感的表达。

最终,入口空间及会客厅以钢结构体系为主体结构,外立面则采用蜂窝铝板幕墙体系,形成了如“天外来物”般的流畅切削形体与光洁未来感的肌理

蜂窝铝板幕墙

在进行多种现代材料的构造方案比选后,设计师最终选用蜂窝铝板幕墙体系。主要源于其面层肌理自然,色差可控;可多维度曲面加工的单板板幅,根据造型进行切割放样,便于进行肌理排布设计;其次可做多种角度的阴/阳角处理,实现整体造型流畅顺滑的形态,同时开放式幕墙设计,尽可能保证效果的实现还原度。

肌理的塑造

在幕墙表皮方案中,设计师将幕墙拼缝转化为设计元素,表面有构成感的拼缝共同形成整体肌理,使立面富有变化。

顺接建筑流畅造型的肌理,在阳光之下呈现光洁统一的形态,强化了 “未来传送塔+方舟”的科技现代感。

总结

浮空会客厅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同时汲取基地的山体、崖壁、梯坎连廊,对空间进行充分融合,构成一个与山地崖壁自然结合、对等、融合的形象。她宛如艺术品一般的存在,具有昭示性的同时,又极具这个城市的特质——山城骨子里与山地空间的因势利导和饱含热爱

现状场地的台地给予设计师的初印象,是粗犷、野性,但是又沉静而永恒的,我们希望建筑的介入,并未扰动原有的场域秩序和气质,但又能给予其新的生机活力。原始而粗犷的台地形式,让人联想起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千万年变迁,“未来感”的建筑态介入也将在时间的更迭中表达着它的多重身份,是创造者、纪录者。

设计师相信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建筑来指导,建成后的城市会客厅,与观音桥片区、人群、城市文化一同延展,共同生长。建筑空间的设计完成于此,而设计的价值于此起步。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平面图

△平面图

△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结构示意图

△建筑构造细节

△建筑构造细节

对于亮眼建筑、惊艳设计,我们总是保持学习的态度并给予真诚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