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他完美诠释了人民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优秀品德;退休后,他仍然发挥自己的价值,在帮助他人、参与公益、无私传播红色精神方面,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就是白洋湾街道金色里程社区的居民沈祖荣,金色里程社区党总支下属第二支部支委委员,也是新一期的“姑苏好人”。

沈祖荣老先生退休于2002年。年轻时,沈祖荣老先生在上海当过操舵兵,退伍后成为了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教。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沈老师始终勤勤恳恳于教学事业,是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好向导,同事们心中的好前辈、好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休后,沈老先生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一直是金色里程社区“红色传承行动支部”的文化传播工作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人民教师的一份子,他始终没有忘记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使命和责任,一直没有放下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对于下一代的关爱之情,主动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红色精神的责任与使命。

沈老先生主动组织和参加了许多社区活动,带领许多社区的老党员向青少年传播红色知识,讲述红色故事,宣传红色精神,尽心尽力参与到培养下一代的工作中。在一次活动上,他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述苏州解放过程中的事儿。“军人们扛着粮食等物资,一晚上,先头部队到了河的南边,然后因为江南地区小河多,路小,田埂窄,小麦长得高,需要对当地非常熟悉的身强力壮的青年来作为向导......”沈老师一边讲述,一边用手进行比划,孩子们和家长都听得津津有味。有一位家长表示:“这个讲述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读资料,而是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收获很大。”此外,在代际握手活动、同心红茶铺活动、端午节给小朋友讲故事活动等社区教育宣讲活动里,都能找到他的身影。在这些活动中,他给孩子们讲述他的党员经历,讲述他父亲的红军革命经历,讲述中国的革命历史。通过故事的讲述,他让孩子们在岁月静好的今天,依然学会忆苦思甜,感恩先辈不易的付出,更加努力学习,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除了革命故事以外,作为一名老教师,他还经常在活动中教授孩子们写书法、做拓印,增加孩子们的文化素养,让孩子们不忘传统文化。

沈老先生同时也是街道老年大学的老师。他利用自己所学,发挥余热,积极筹备、精心准备了历史文化故事,并用毛笔写在宣纸上,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义务讲解红色文化和书法,坚持了多年,累计教授近3000人次。沈老师还继续带动学员一起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便民服务、安全巡查、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大扫除中都有他们的身影,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银发红马甲”。今年春节,社区为感谢辖区老党员退休不褪色的精神以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辛勤付出,计划给每位老党员送上手写对联和福字,沈老先生一听说这个消息,当即拍拍胸脯说:“包在我身上!”随后带着在老年大学教出的徒弟周根兴老师一起,师徒二人携手,写出了满屋的对联,送出了满满的祝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沈祖荣几十年如一日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坚持,主要源于他的家庭,他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参与了送情报的工作,为战争的胜利出生入死,而这份红色基因在沈祖荣的身上得到了传承。沈祖荣老先生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一件件平凡的小事编织起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一本本耀眼的红色证书便是他过往人生的最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