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下,随着市场需求的升级以及企业云上应用的普及,云与各行各业正走向深度融合新阶段。云原生,作为业务快速变化催生的技术体系,发展势头迅猛,不仅成功拓展到千行百业,还成为企业构建信息化平台、搭建应用架构的首选。如何实现云原生,助力企业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

云原生是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它是一个组合词,“云”表示应用程序位于云中,而不是传统的数据中心;“原生”,表示应用程序设计于云的环境中,充分利用和发挥了云平台的弹性和分布式优势。因此,云原生指产品设计、定义、架构,乃至整个思维模式完全“云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原生四要素

云原生四要素

微服务、容器化、DevOps、持续交付是云原生的四大要素,强调以自动化的方式提升开发和运维效率。

  • 微服务

微服务是开发软件的一种架构和组织方法。其追求软件开发中的“低耦合、高内聚”,好处是按function拆分后,服务解耦,内聚更强,变更更易。一个微服务基本是一个能独立发布的应用服务,对整个大应用的影响较小。因此它可以作为独立组件升级、灰度或复用等。故此,各团队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按照不同的业务属性进行技术选型,从而定制个性化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容器化的好处在于运维的时候无需关心每个服务所使用的技术栈:每个服务都被无差别地封装在容器里,我们可以进行无差别地管理和维护。而且,容器化为微服务提供实施保障,起到应用隔离的作用。如今,比较流行的容器技术工具是Docker和K8s。

  • Docker

Docker,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容器引擎,是基于LXC技术的一种封装,提供简单易用的容器使用接口,把linux的cgroup、namespace等容器底层技术进行封装抽象,为用户提供创建和管理容器的便捷界面(命令行和API)。Docker的优点在于一次构建,就能在任何地方运行,满足跨平台一致性的诉求,为开发者带来便捷。

  • K8s(kubernetes)

K8s是主流的容器编排系统,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化的应用,令容器间负载均衡。在K8s中,我们可以创建多个容器,每个容器里运行一个应用实例,然后通过内置的负载均衡策略,实现对应用实例的管理、发现和访问,而这些细节都不需要运维人员进行复杂的手工配置和处理。此外,K8s还具有以下特点:健康检查,监控检测服务是否正常运行;弹性伸缩,通过监控容器的cpu负载值,按需扩容;资源隔离,控制Pod对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的使用。

  • DevOps

DevOps(Development & Operations),即Dev + Ops,是开发和运维的合体。实际上,DevOps还包含测试,属于敏捷思维,是组织、流程和技术的结合体。它强调的是高效组织团队通过自动化的工具协作和沟通来完成软件的生命周期管理,从而更快、更频繁地交付更可靠的软件。DevOps的出现,让团队可以更加高效地协同工作,合力促成产品和服务按时交付,减少时间损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持续交付

持续交付指在短周期内产出软件,确保软件随时可以被可靠地发布。它打破了瀑布式的开发流程,要求开发版本和稳定版本并存,目标是更快、更频繁地构建、测试和发布软件,降低交付变更的成本和风险。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影响用户使用服务的前提下,频繁地把新功能发布给用户使用。

综上所述,通过云原生,我们构建出来的应用程序应该是这样的:采用开源堆栈进行容器化,基于微服务架构提升开发速度和可拓展性,借助敏捷方法、DevOps支持持续迭代和运维自动化,利用云平台设施实现弹性伸缩、动态调度、优化资源利用率。这样的云原生应用在开发、部署、管理等方面比传统的应用程序更为高效和便捷。而且,它们还可以被运行于不同的环境中,比如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或多云的场景。

可以认为,云原生的出现打开了企业级应用开发的新局面。在过往的技术基础上,不能同时实现的三项指标:短暂的交付周期、复杂的功能和稳定运行,如今都已顺利达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需要云原生?

为什么需要云原生?

数字化时代,业务迭代快速。为抓住商业机会,企业需要不断试错:依赖拥有持续交付的技术快速开发出应用,第一时间响应业务。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完成“上云”后,对数字应用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功能需要更丰富、更复杂,运维需要简化、更具弹性……

大而全的架构由于效率低下,显然难以拥有持续交付的能力,追不上发展的潮流。而云原生以其本身的属性,在搭建应用的赛道中脱颖而出。它用微服务架构来满足需求,通过把系统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根据基准代码、依赖、配置、后端服务、构建—发布—运行、进程、端口绑定、并发、易处理、环境等价、日志、管理进程等要素(12 factor App)的原则来规范完成应用。当系统被拆分为若干服务组件后,它就需要借助DevOps才能很好地推动业务协作和发布等流程。而DevOps的有效实施也需要依赖敏捷的基础设施服务,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只有云计算模式才能满足整体需求。

而且,云原生还拥有优秀的数据处理、计算能力,可以帮助用户专注于业务应用、微服务开发,而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及IT资源去维护本地复杂的系统。

此外,云原生的本质目标:以技术赋能业务,与企业“快速开发应用为业务服务,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一致。可以说,云原生为传统政企开辟出一条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运用云原生?

如何运用云原生?

“如何构建应用”,是云原生的关键所在。按照云原生的方法论,我们在架构设计、开发方式、部署维护等各方面和各个阶段都需要基于云的特点,建设云原生应用。比如,采用以网络为中心的go、node.js等新兴语言编写应用;依赖抽象的基础架构,获得良好移植性;基于微服务架构,纵向划分服务,实现模块化开发等等。

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清晰、稳定、易用(易于拓展、维护)外,如今用户对开发软件有了更多的诉求:希望开发工作变简单。程序员希望可以编写更少的代码;非专业人员希望拥有自主开发的能力。于是,编程领域涌现出不少编程技术和编程思想,比如库、组件、云基础设施等等。而低代码,则被认为是开发领域中必不可少的效率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技术的创新都应以赋能业务为目标,做到“提升业务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那么,对于企业来说,怎么做才能将云原生落地到具体的业务场景中?低代码开发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能否与云原生很好地融合,为企业发展开辟新境界?

云原生技术落地

云原生技术落地

面对不同行业、业务、场景的上云需求,美络科技面向政企客户推出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旨在促进企业改变协同开发模式、实现业务转型创新。

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融入了云原生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使用云设施解耦业务与技术。

平台拥有四大自主研发的核心能力,包括工作流引擎、表单引擎、视图引擎、搜索引擎,可支撑复杂业务,实现了跨云、跨地域统一协同治理,保证了应用服务的一致体验。

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云原生架构

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云原生架构

技术框架:基于云架构,采用业界主流的Java技术框架,支持微服务技术框架。

开发模式:“框架 + 组件 + 服务”,实现容器化部署、DevOps。

开发阶段:提供可视化、开箱即用的业务定制工具,比如各种开发组件,让用户快速构建业务应用,把开发时间从几个月压缩至几天,甚至几小时。

运行阶段:提供丰富的运维和监控工具,结合容器技术,为系统部署、系统更新、系统运行、系统监控等提供服务,实现DevOps开发运维一体化。

持续交付:快速响应信创业务需求变化,完成数据定义、业务规则定义、组件定义,并接入平台引擎配置模型,实现系统的随需定制;动态满足信创应用扩展与持续升级的需求,帮助用户构建符合自身管理特色的信创应用平台。

结合企业级应用的使用场景,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从后台管理到前台应用实现了技术国产化,支持国产化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流版式软件、电子签章等国产化环境,支持横纵向灵活扩展,可实现与其他国产化应用无缝对接,可以深入企业的各个业务场景,比如构建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法务管理、会议管理、资产管理、值班管理、数字档案管理等范畴的云原生应用,也能整合企业已有的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后端业务数据的统一融合,开创了“平台 + 应用 + 生态”的全新模式。

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以云原生技术赋能实践,助力企业有序规划、协同开发:在业务应用完整的生命周期中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让企业在云上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产品交付、业务协同、资源配置等方面获得更高的效能,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需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