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穷人早餐”的事情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一位“网红”减肥营养师在网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声称中国的早餐“极其劣质”,而且基本都是穷人在吃。

小米粥、油条、茶叶蛋、豆腐脑、馅饼、咸菜,这些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食物,在他口中突然就变成了劣质食品。

同时,他眼中的“优质”早餐,看起来也是让人一言难尽。

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他的观点,许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

难道我早上起来吃个饭,还得拿个称量一下吃的东西究竟有多少克?

这么活着真的不累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餐最大的作用是防止自己饿肚子,要是味道再好一点,一上午都会有一个好心情。

而这位营养师心中的优质早餐,丝毫不见人间烟火气息,总感觉更像是一种公式。

以至于,吃这种早餐的时候,总不觉得这种动作不是“吃饭”,而是“摄入”。

越是按照公式行事,就越不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个被注入了固定模式的机器。

对于这位“网红”营养师的言论,许多医学专家已经进行抨击。

中式早餐同样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元素应有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位营养师将其评判为“劣质早餐”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中式早餐的碳水含量高,容易让人长胖。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晋惠帝说过的一句话:何不食肉糜,营养师的观点与之恰恰相反:为何食肉糜?

因为不想饿肚子,所以需要吃“挡饿”的食物。这一简单的道理连小孩子都明白,这位精英人士却怎么也想不通。

2

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他们可能从来没考虑过碳水摄入量过高的问题。

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每天要考虑的问题,是怎么用最少的钱吃到最“挡饱”的食物。

如此一来,才有充足的力气用来干活,才能更好地赚钱养家。

你要是跑到他们面前说:早上别再吃包子了,对身体不好!你应该吃燕麦片,喝黑咖啡!

他们只会觉得你是在忽悠他,然后趁他没力气,比他多搬几块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在中国,营养师的优质早餐基本没人会喜欢吃。不仅是老一辈,大部分年轻人也不认同这种模式。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工作日的早上匆匆出门,只能在路边买个包子油条,一边通勤一边吃。

如果需要坐地铁工具,他们甚至连吃早餐的机会都没有,毕竟大部分公共交通禁止在车厢里吃东西。

他们只能把食物带到公司,一边工作一边吃。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有心思管那些脱脂奶粉、坚果、燕麦片。

一边嘲笑别人穷,一边又不让别人吃早饭,现在的“网红”姿态可真高。

总有一些人,喜欢追求那些看起来高端的东西,尽管这种东西完全不适合自己。

在医学方面,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有些病人经常不顾医生的建议,喊着“给我上好药,不是进口的我不用!”

他们只觉得贵的就是好的,也不顾这种药对自己有没有用。

其实,对于亚洲体质而言,并不是所有进口药都能有好的效果,部分中药材反而更加管用。

但他们听不进去这些道理,由于心中的傲慢,他们把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中药当作糟粕,认为只有西方的合成药才是最好的。

在医学领域,从来都讲究“对症下药”,每种药物没有绝对的好坏。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只有用对了药,才能更好地治愈疾病。

以999感冒灵为例,其同时采用中药清热止痛,用西药对症治疗,最终让这种感冒药进入千家万户,基本实现“药到病除”。

君悦时刻也是如此,其选用黑生姜等中药材,配合西方的药物成分和医疗技术,研制出适合中国男性的功能抗衰配方。

不只是医学领域,在餐饮行业,这种情况也很普遍。

就拿大名鼎鼎的米其林餐厅举例,他们几乎红遍全球,但在中国很少被人称赞。因此,近年来许多米其林餐厅接连倒闭。

很多人甚至认为,米其林五星餐厅里的菜品实在难吃。甚至不如路边的肠粉、烧烤和煎饼果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实很正常,米其林菜品主要以制作工艺、食材来源以及菜品外观为卖点,对于味道并不太看重。

而味道,恰恰是中国人最看重的元素,也是中餐里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受到这种意识差异的影响,米其林才在中国屡屡碰壁。

3

有人就算卖肾也要买一部新手机;有人不顾劝阻深陷裸贷陷阱,只为买一两个名牌包。

越是自卑的人,越会急着追求表面光鲜亮丽的生活,越是急着与“贫穷”二字划开界限。

而真正享受生活的人,他们不会介意这些细枝末节,只凭自己的喜好选择生活方式。

广东鸭仔饭老板就是这样。他在广州繁华地段拥有十栋楼,却每天早起晚归地经营鸭仔饭餐馆,一份只卖12块钱。

万科创始人王石,平生最爱的吃就是路边大排档,而且经常在地摊上吃凉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些“精英”眼里,这两位的生活方式应该称得上“低劣”,但这种方式却让许多人感到幸福。

直面自己的内心,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要被别人的标准限制,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当然,前提还得是不违法。

而像“网红营养师”这一类的人,他们只追求一种标准化的流程,一种被刻意制造出来的“体面生活”。

不管这种生活的质量是好是坏,他们一心只想达到这个标准,最终吃亏的只会是他们自己。

拿健康领域举例,他们不管君悦时刻等国产品牌有多适合自己,而是盲目认准产自德国、日本的进口产品,不仅多花了很多钱,也达不到预期的药效。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前文中的“优质早餐”,做起来不仅浪费时间,味道还不如包子好吃,而且吃完更容易感觉饿。

他们觉得自己“精致”,其他人却只认为他们“可悲”。就像一位网友的评论:

当不了精英的人,总是喜欢模仿精英最低端的生活,不仅上不了阶层,还失去了真性情

穷人有穷人的乐子,富人有富人的潇洒,只有模仿富人的中层,活得又累又拧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