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上午,廊坊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强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258家,是2012年的5倍;建设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35家,是2012年的5倍;建设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2家,是2012年的8.7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获得省科学技术奖12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1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26.7亿元,是2012年的14倍,其中,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40.35亿元,是2012年的7.6倍。2021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54.03亿元,是2012年的6.4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1.52%,比2012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

固安新型显示特色产业基地、燕郊高新区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燕郊高新区、龙河高新区成为省创新型园区建设试点。同时,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廊坊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过去一年,市科技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找准科技创新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着力在创新载体建设、协同创新深化、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环境优化上下功夫,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扎实开展“走千企、访万户、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组成6个工作组,对高新区“一对一”跟踪包联服务,协调解决高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022年,全市高新区建设项目394个,累计完成投资493.06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160.3%,项目建设数和投资完成额均为全省第一。

回望2022年,廊坊市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平均得分80.57分,高于全省平均分13.91分,连续四年居全省首位,是全省唯一消除C类县的地级市。同时,廊坊市10个县(市、区)创新能力得分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固安县、安次区、三河市跻身全省前十行列。

借力京津高端科技资源优势,引导廊坊市企业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南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105家,建设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6家,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获批省合作共建科技平台示范基地,帮助企业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

2022年,推进固安航天航空产业科技特派团成为省级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组建的72个省、市两级企业科技特派团,已开展线上、线下对接活动109次,助力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新获批河北燕达医学研究院等省级院士合作重点单位5家,全市建设院士工作站和院士合作重点单位12家,合作院士23名;新获批省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引智工作站6家;在我市工作的A类外国高端人才和B类外国专业人才共190人。

全市争取上级科技资金1.8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争列省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项目83项,资金5075万元,涉及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其中,“国际基因细胞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基地”等10个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获批资金2200万元;“热等离子构筑石墨烯凝胶负载储氢块状材料及储氢机制研究”等13个项目列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获批资金520万元。

廊坊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前沿,全域处于重大国家战略辐射带动之下,一系列重大机遇叠加交汇,在科技创新上有着巨大优势和广阔空间。对此,市科技局要自觉站位全市大局,将瞄准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典范城市,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全力开启廊坊“科技强市”建设新篇章。

全市科技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力打造廊坊科技创新发展新名片,奋力推动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廊坊新篇章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