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很多地方城镇化发展势头良好,不少乡镇换成了街道的牌子,不再归农村而是归城市管辖。可是,东北地区却恰恰相反,很多街道改成了镇。

这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除了城市居民身份没有了,那些考上公务员在街道工作的人岂不是没有了“铁饭碗”。那么东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人们的担心有必要吗?让我们细细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返向操作已开展

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地已经有一些街道改成了镇,这无论从红头文件,还是从挂的牌子上均已得到了认证。而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般都是从乡镇改成街道,从农村改成城市。虽然这些年我国农村地区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各项待遇的享受上,农村距离城市还有不少明显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很多具体政策上,城市的一些待遇农村是享受不到的。比如说居民落户政策,归属城市就能让子女跟着享受城市户口待遇,这个在一些需要政府安置工作的领域特别重要。还有医保政策上,城市居民如果没有正式工作,参加的一般是城乡居民医保,而农村居民参加的一般是新农合医保。

公务员编制和待遇上更是有区别。虽然乡镇和街道在级别上是一样的,都是正科级别,但在实际中有许多区别。街道属于区县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属于区县公务员,后续的提升任用可以在区县一级内统筹衡量。而乡镇公务员则没有这个性质,其提升任用空间比街道同级别的一般情况下要窄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何况街道公务员能够享受到城市发展的各项便利和政策倾斜,能够将家人给予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我国目前很多乡镇下属村庄数量多,且较为分散,给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利之处。在老百姓的普遍认知中,城市的公务员无疑比乡镇的公务员更具有含金量,这也从社会身份定位上做出了明确区分。

二、人口流失影响大

其实,这也是东北地区的无奈之举。因为国家对于街道的设置有着明确的规定,按照区县常住人口数量的多少,辖区常住人口数量达到一定数额才能设为街道,否则只能是乡镇。这些年东北地区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特别是很多年轻人,通过考学、参军、打工等方式常年定居在外地,不再返回家乡,令常住人口数量急剧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国家出台了振兴东北的一系列措施,但寒冷的气候、不便的交通等问题还是难以挽回众多年轻人。在人口数量无法满足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东北当地无奈只能撤掉街道的称号,将其改称为乡镇。政策执行者当然也知道这么做会带来的弊端,但规定是必须要遵守的,这无疑会更加坚定年轻人的出走决心,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一个方面,东北地区面积广阔,有着优良的黑土地,有着开展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的绝佳条件。这些年不仅城市地区,就是农村地区也普遍出现了务农人员数量不足的现象,一定程度出现耕地被荒废的现象。按照规定将街道改成乡镇,客观上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精兵简政有好处

这些年各地对于公务员考试的热度持续加大,很多岗位报考和招录比达到了几百甚至上千比一,东北地区同样也是如此。公务员和普通群众的比值已严重超标,人浮于事的现象愈加明显。这就迫切需要实行精兵简政现象,加强公务员编制设定的顶层设计,严格控制超编人员数量,将人员较少不符合规定的街道进行裁撤并改。

要加强对于公务员的考核,建立完善全程退出机制。一些公务员存在混日子思想,为民服务的能力和责任心严重缺乏,“铁饭碗”的身份也让他们失去了进取精神和危机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在街道改成乡镇的过程中,也要配套完善公务员分流的相关制度。按照考核结果和实际表现进行综合排名,排名在前的有优先根据个人意愿选择的机会,以此激发其干劲与活力。

结语

东北的“撤街换镇”,背后有着多重客观原因,也有不少有利的方面。您怎么评价该事件呢?你认为该怎么落实具体工作呢?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并留下您精彩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