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和二姐家算得上半工半农,但因为家里人口多,多年来生活并不宽裕。《草根时代》里曾经备述。

单说二姐家,虽有爷俩在矿上,但一家老少八九口人,四个弟妹也正长身体,根本省不下钱来,二姐作为当家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沛沛、可可1990、1992年相继出生后,老二田海也结婚了,田家的大家庭分成了三家。

二姐、二姐夫基本上从老家净身出户,锅碗瓢盆一切都是从头添置,还承担了给家里老二田海盖房一半的债务,小日子刚开始还是很艰难的。

因为家里两个孩子,又摊上农村如火如荼的计划生育,计生专干田大虎知道二姐夫在矿上,“手里有活钱”,对他口蜜腹剑,采取了钝刀割肉、步步紧缩、永远无底洞的罚款政策。

二姐夫是个厚道的人,不知道人心险恶,还以为小时候和他一起长大的田大虎和他关系好,会对他关照;他发了工资就去田大虎家交“黑窟罚款”,人家信誓旦旦的拍胸脯说很快给他清账。

他自以为得到了保证,拎着烟酒鸡鱼肉蛋,一次次送礼、送钱更勤,觉得很快能交清罚款,彻底解放了。

殊不知,那几个搞计划生育的人,就看准了二姐夫傻乎乎、轻信胆小、没主意、急于清账了事的性格,一次次磨刀霍霍,不停割韭菜。

直到我大姐意识到这个问题,询问二姐一次次到底交了多少罚款了?怎么成无底洞了,二姐夫傻乎乎的一算,才发现自己乡里交的二胎罚款,都超过街里交的七八千了,这明显是被人宰了,那时才反应过来,知道被坑了。

后来老三田刚、老二田海替老大鸣不平,要去找田大虎他们算账,被二姐夫拦阻了,自我解嘲说,“谁花不是花?咱花个大几千冤枉钱,知道他们人品次、不可交,就行了。”

在我1994年大学自费凑钱时,二姐夫当时计生罚款、手头最紧张。

抹不开没钱资助小舅子上学的面子,他偷偷的把半大的猪卖了,转手把钱塞给我,二姐回到家,发现猪圈空了,二姐夫骗她说,猪饿得破圈跑了,二姐知道他撒谎,气的让他去找猪,找不到猪不准回来。

二姐夫灰溜溜的在外面晃荡了一下午,快天黑了,灵机一动,从我小叔家赊了一头小猪,抱回了圈里。

二姐看着憨憨的他,陪着笑脸回来,气也消了,日子再难,还得努力过啊。

二姐夫是家中老大,在村里辈分也长,都是喊他大老、大叔的。

因为多年在矿上、拿工资,相对村里其他人家,家庭条件稍微宽裕一点。

他一来家,就会招呼一帮村里的闲汉过来喝酒,最初是请人帮忙干点小活后聚一聚,他招待人的酒菜慷慨丰盛,主动凑上来的人很多。

后来人家看他从矿上回来,没活也朝家里凑,饭点也不走,他是个爱面子的人,让(rang)一句,“在这吃吧?”

别人顺势就坐了下来,结果他见酒菜少、没面子,还得上村口买酒买菜,陪人喝,一喝一下午。

我有时去他家,看他跟一帮人喝酒,还以为有正事,结果一问,屁事没有,喝闲酒呢!

时间长了,二姐和两个孩子也烦他这样“好客”,花钱、花时间不说,酒醉了耽误了闲汉家的农活,对方家里也有意见,可二姐夫这耳朵听、那耳朵扔,不朝心里去,下次还是依然故我。

对别人这样,对弟弟妹妹更是如此,他家的东西都是弟弟妹妹的,缺什么拿什么,招呼都不打,弟媳妇直接拿着口袋装粮食,春节蒸了十几笼屉馒头、炸了一大盆丸子,转眼没了,不用说,侄子侄女都拿着篮子、筐等着挎呢。

两房弟媳妇之间,因为争夺他家的吃穿住用的东西,经常吵架,他笨嘴拙舌,劝架不会说话,反而被弟媳妇怼,憋的难受,怕家务纠纷让邻居笑话,窝囊的跑到街里,再买一套,让两房消停下来。

后来田刚哥电鱼触电身亡留下一双儿女,田海哥去了贾汪买房安家,老人去世下葬、妹妹读书、找工作、嫁人……

这些家里家外的事情都落在了他这个老大头上,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承接下来,一件件应付,手里焦干冰凉没钱时,一狠心,把烟彻底戒了。

说起来,二姐夫真是实在,2002年曾有机会在徐州买房子的,就在徐州矿务局对面友谊商场附近的小区,一套80平米的房子,每平米单价4000块,总价32万。

我曾一起看过那套房子,也积极动员二姐夫用矿上的住房公积金加商业贷款买下,首付10万就够了。

可惜他犹豫中错失了机会,我以为他手头没多少钱,凑不够首付。

后来才知道,他同时期分别借了5万、7万给他的同事和他的老二田海,别人借他的钱也是用于买房的。

结果他的房子没买,眼睁睁的看着徐州房价飙升,那套一平米4000块的房子,现在大概2万一平米了,一念之差,错失了房产躺赢的机会。

挺遗憾,二姐夫没有财运,当然,我也有责任,那时25岁的我,没有固执己见、帮他做主。

等十几年后,二外甥可可买房时,比友谊商场地段还差的一平米都1.2万了。

不过,二姐夫倒也无所谓,他的脑海里,没有多少钱的概念,超过1万块,他就算不清了。

这样也好,这样难得糊涂、有酒喝、没忧愁的人,活的舒服。

他觉得,在老家住的就挺好,城里的房子鸟笼子一样,太憋屈了。

但年轻时二姐当他的家,靠近60岁了,儿子当他的家,人成了老头,更不由自主了。

要合家团聚在徐州,就要放弃农村生活的自由自在。

(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