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棠长期主政广东,是粤军的实权派,主政广东期间成绩卓然备受拥护,被称为“南天王”,在民国时期,他与“云南王”龙云同受瞩目,成为地方实力派的杰出代表。陈济棠主政广东八年,发展经济,整治贪腐,兴教(育)倡农,粤省之气象蔚然,他治粤八年,成绩卓然,很受肯定,而且主政粤省八年,稳扎稳打,累积了大量的政治资本,成为当时广受瞩目的地方霸主,“南天王”的美名一时传遍全国。

陈济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济棠

立志做大事

1890年2月12日午夜,陈济棠生于粤桂边防城县河洲上峒望兴村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之家。

建国前的防城县原是广东省西部一个最边远的小县,这个河洲上峒望兴村就更不是什么好地方。

之所以说这是个破落的书香门第,是因为其父陈金益是清末秀才,深谙孔孟之道,醉心于四书五经,且才华出众。但多年以来,只是以晚清秀才的身份,在乡间设馆授徒。

陈济棠6岁的时候,入读自家开办的私塾,陈济棠8岁的时候,母亲病故。陈济棠有兄弟8人,其中同母6人,同父异母2人。陈济棠排行第六。

17岁时,陈济棠跟随其胞兄陈维周,进入防城官立二等小学就读。不久,陈济棠放弃在防城两等小学的学业,进入钦县警察讲习所学习。半年的训练结束后,雄心万丈的陈济堂认为当警察没什么意思,要玩就玩刺激点,干脆投身军旅,成就一番事业。

苦干步青云

1909年,陈济棠赶赴广州考取黄埔陆军小学,与陈铭枢、邓演达等人是同学,并加入了同盟会。1912 年秋进入广东陆军速成学堂。

次年毕业后,正当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失败,龙济光掌握了广东的军事大权,对这一批陆军速成学校的毕业生心存戒忌,认为他们都是国民党份子,因此一个也不肯录用。他的军事素质不好,没像邓演达他们那样直升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陈济棠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回到老家。不久得到朋友的介绍,投入广东西路巡防指挥部黄志恒部当一名见习官,黄志桓虽与陈济棠实有同乡之谊,但黄对陈颇嫌弃,因此不久就将陈济棠借故开了。此事被陈济棠嫉恨了一辈子,若干年后他做了广东一哥,对同乡尤其是军界老前辈,都肯照顾,但对黄志桓则拒绝不原谅。

之后他又转投琼崖督办陆荣廷的门下,在督办公署当中尉差遣员,因为被桂系排挤,没干几天就辞掉了差遣员的职务。他倒是会美化自己,在自传里说自己是无法忍受司令部同僚的腐败堕落,故转入苏汝森团任机枪连的排长,正式开始了军中的搏杀。

可惜连排长也没干多久,苏汝森就被龙济光宰了,陈感觉自己无法立足,便以幼时乳名“何养”做名字,与广东海军“宝壁”舰大副丁守臣的老婆认了契表姐,躲在丁家中。

1914年,丁守臣出任广东中区司令,陈济棠靠着丁妻的裙带关系捞了个副司令的职务,这个期间他傍上著名革命党人邹鲁,并参加了邹鲁等人策划的讨龙军起义。起义受挫后,陈济棠逃亡香港,之后辗转沉浮,在高雷一带驻防部队中当过副官参谋,也坐过短时期的“冷板凳”,直到1917年才转到林虎的广东护国军第二军陆军混成旅步兵第二团黄任寰部当连长。

当时阳江经过讨伐龙济光战役之后,地方治安十分紊乱,陈济棠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毙了几个著名的土绅,又对残兵匪群剿抚兼施,地方从此安靖下来,因此得到团长黄任寰的赏识,向军长林虎指名推荐。1919年陈济棠升任为广东陆军游击第42营营长,这是他一生发迹的开端。后又辗转至肇庆加入桂军林虎部,从排长慢慢爬到了团副的位置。

1920年,粤桂战争爆发,粤军连连得手,陈济棠观风望色,趁机乘势率领所部与陈铭枢会合宣布脱离林虎的关系,组成粤军第九支队,由阿跛任支队司令,自己任该支队的第一统领,带着所部三个营参加驱逐陆荣廷部和扫除桂系在广东残余势力的战争。在高要莲塘附近的战役中,乘胜追击桂军立下了一些功劳。

1921年春,陈济棠在邓演达的介绍下,编入邓铿的粤军第一师,任第四团一营营长。随后四团在追击桂系沈鸿英部的过程中,一营以一营兵力大败沈鸿英部一个旅,迫窜回广西桂林境内,扭转了粤北战局,陈济棠也因此扬名粤军一举改变参军以来颇多坎坷的霉运。

粤军统一了广东后,孙中山决意北伐,正当北伐势如破竹之时,陈炯明反叛围攻总统府,威迫孙中山下野。第一师其内部发生分化,拥陈反孙者有之,拥孙反陈者有之,犹豫观望者有之。四团团长陈铭枢因立场途中闪人,到南京“学佛”去了,陈济棠以资格较老,继任为第四团团长。

1922年冬,孙中山密令由云南进驻柳州的杨希闵部滇军、广西新起的刘震寰部桂军,与驻肇庆的粤军第一师,编为西路讨贼军,从西江东下讨伐陈炯明。陈济棠迫于众议,也起兵讨伐陈炯明,随西路讨贼军打回了广州。

刘、杨等西路讨贼军占据广州后自恃有功,骄横跋扈。陈济棠在这时候也跃跃欲试,先后和他的钦廉同乡沈鸿英,部将李易标,江门督办陈德春等进行拉拢,企图分裂粤军第一师。粤军第一师将领梁鸿楷、李济深、邓演达等,为了维持内部的团结,在军队扩编时升任陈济棠为粤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满足了他的升官欲望。

陈济棠在这一年中率领粤军第二旅参加过江门之役,解决了陈德春;清远之役,讨伐沈鸿英;围攻肇庆城,歼灭桂军黄振帮;进攻梧州,解决桂军冯葆初。秋后转回东江,在博罗城继续讨伐陈炯明。此外还有过两次柏塘战役。

在参加上述这几次战役中,陈济棠所表现的指挥才能并不高强,只是一个平庸的将领而已。但一师的师长李济深认他为驯服忠厚,特加拔擢。还曾三次派他率部入广西帮黄绍竑、李宗仁扫平八桂,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25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8月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各驻粤建国军组编国民革命军,建国粤军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陈济棠水涨船高,升任十一师师长。

1925年冬,陈济棠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的战斗,所部为右翼纵队(纵队长李济深)的主力部队。该部于10月21日在双金与敌遭遇,爆发了二次东征中著名的双金之役。

当时陈炯明部李云福、谢炳文等部5个团驻于双金、新庵,正构筑工事企图阻止东征军东进,该役一开始即异常激烈,陈济棠所部宫兵勇猛冲锋10多次,激战两个多小时,将敌军击退。此役缴获敌军枪几百支,管退炮一门,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10月底,蒋介石指挥的第一军第三师在罗经坝与林虎所部激战三昼夜,第三师不敌溃退下来,林虎军追至离蒋介石总指挥部一二里地了,情势万分危急,蒋介石也急得路都走不动了。此时陈济棠师与何应钦师紧急来援,陈师以日行120里的速度赶来救援,林虎军恐被包围,便放弃追击,撤退下来。后又在双头地区被陈济棠师迎头截击,被包围聚歼,悉数缴械。此役后,陈炯明残余部队主力悉被歼灭,从此一踱不振。总指挥部对陈济棠师及时来援,扭转危局之显著战功,深表嘉许,特搞赏3万元给将士。

东征的征尘未洗,陈济棠师又奉命移师广东南路参加讨伐邓本殷的战斗。1926年1月,陈师与张发奎旅渡海到海南岛追歼邓的残部,平息叛乱,从此,广东局势稳定,为北伐奠定良好基础。陈济棠在这段时期的战功使他赢得美誉和升迁。1927年春。陈济棠以国府代表名义到苏联考察,洽商购买军火及训练飞行员等事。

投蒋反蒋,独掌广东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陈济棠于6月由苏联回国。由古应芬出面力荐,陈得李济深复任为第十一师师长职。1927年11月,广州发生“张黄事变”,驱逐李济深、黄绍竑。陈济棠拥护李济深,于东江上游与张发奎部作战,力挫张发奎,广东局势复归统一。陈济棠在这次事变中,一方面力挽狂澜,恢复政局稳定,赢得美誉;另一方面又利用当时省局无主的机会,在潮梅一带取得财政收入和进行扩编军队。

不久,广东军队整编为三个军,陈济棠即升任为第四军军长兼西区善后委员,统辖第十一、十二、二十五三个师,驻扎广州。自此,陈济棠有了自己的地盘,并对其进行苦心经营,不断培植和扩张自己的势力,把他的亲信安插于各部队和各县行政机构;在西区各县从事绥靖工作,继续“清党”,镇压工农运动。同时也认真从事地方建设,如修筑公路,发展珠江三角洲航运业,装设全区电话网,兴办学校等。经过他的经营和建设,使得西江各县的社会较为稳定,经济开始复苏,陈济棠的地位亦日趋巩固,势力日加扩大,在广东成为李济深、陈铭枢之后的一支强劲实力派。

北伐之后,蒋介石为达到中央集权,排除异己的目的,对非嫡系军队实行大裁减,用“削藩”手法以巩固蒋的中央集权。其中。李宗仁、李济深是蒋介石首先要削的对象。1929年1月,在南京召开编遣会议,因此引起各派新军阀的强烈不满。3月,蒋桂酝酿战争。李济深因亲桂系,到南京参加国民党‘’三全”大会时,被蒋介石软禁于汤山。两广将领群情激愤,桂系军阀走兵反蒋。1929年,蒋桂战争后,胡汉民、古应芬为了在广东培植自己的势力,极力向蒋推荐陈济棠,使他在国民党“三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接着,陈被任命为广东省编遣特派员。不久,蒋又加委他为讨逆军第八路军总指挥。从此,陈济棠掌握了广东的军权,与省主席陈铭枢分治广东。

4月,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垂涎广东的富庶,为了打开局面,与第五军徐景唐勾结,进兵广东,席卷了西江各县。陈济棠以保境安民的名义全力迎击,在花县赤泥、白泥将桂军击败,乘胜追至广西边境;6月,又在东江解决了徐景唐部,从而使陈的声望提高了,取得了蒋介石的初步信任,陈济棠掌握了5个师的军队。

1930年5月,蒋、冯、阎战争爆发,蒋调粤军北上参战,陈济棠乘机将陈铭枢的嫡系蒋光鼎、蔡廷借两师调往津浦线,以削弱陈铭枢在粤的实力。这样,陈济棠的军队便成为广东的独家势力了。

陈济棠深知蒋介石欲削弱、吞并非嫡系的阴谋,所以不断扩充军队以自强。他以进攻广西为名,大大增加军队的编制,又秘密向德国、捷克购买大批军火。

蒋介石对陈济棠独霸广东的野心不能坐视不理,他支持陈铭枢,牵制陈济棠。蒋、冯、阎战争刚结束,蒋就要求陈济棠裁减军队,削减军费。陈济棠对此十分不满。

1931年2月,胡汉民因反对蒋介石的个人独裁而被蒋软禁于汤山,国内外舆论为之哗然。亲胡派酝酿反蒋,并派人策动陈济棠反蒋。陈一向受到胡、古的支持,认为可以趁机扩大势力,独霸一方,便当即以巨款接济古应芬去与各方联络,策划反蒋活动。在这种形势下,亲蒋的广东省主席陈铭枢弃职出洋,陈济棠乘机让亲信许崇清当了广东省临时主席。于是,陈济棠控制了广东的军政大权,树起了反蒋的旗帜。由于当时国民党内部的斗争形势以及陈济棠手中的实力,致使当时全国的次等军阀陈济棠成了这次反蒋联盟的霸主。于是,反蒋派便以两广为信托,以两广军队为支柱,以广州为据点,从事反蒋活动。

为了壮大反蒋力量,陈济棠迅速和桂系军阀达成协议,把粤军撤回广东,组成粤桂联合反蒋阵线。国民党粤系四监委邓泽如、林森、肖佛成、古应芬联名通电弹劾蒋介石。陈济棠等广东将领通电表示拥护,并要求蒋介石在48小时内下野。

1931年5月,在反蒋的旗帜下,国民党内的失意派系、反蒋政客以及粤桂军阀如汪精卫、孙科、占应芬等云集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发表反蒋宣言,并另立政府。陈济棠趁此“宁粤分裂”之机,大肆扩军,不断巩固自己在广东的统治。陈济棠担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一集团军总 司令。陈济棠和古应芬是非常会议的真正主持人。古不久病逝,陈就大权独揽了。粤桂军向湘赣出兵,南京方面也调兵遣将,准备堵截,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不久,“九一八”事变发生,全国一致反对分裂,要求团结抗日。迫于国难当头,宁粤双方达成了释放胡汉民、蒋介石下野、广州结束非常会议的协议。广州的“国民政府”虽然解散了,但表面上接受南京政府管辖的广东仍保持半独立的局面。

陈济棠为了巩固他在广东的统治地位,在军事上,大力扩编军队,使兵力达到15万人以上,并以先斩后奏的手法武力接收西南政务委员会所属的空军和海军。在政治上,他虽以元老派胡汉民为招牌,并安排元老派林云陕为省主席,但陈济棠派亲信牢牢控制省党部和民、财、教、建各厅。至此,陈济棠已把广东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成了独霸广东的“南天王”。

反共联共、独保广东

1932年3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又派陈济棠任广州绥靖主任兼第人路军总指挥,并将全省划分为5个绥靖区,即为反共,又为治安。1月又任陈为粤赣闽边区“剿匪”副总司令,后又任代理总司令。陈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派张瑞贵部和李扬敬部“围剿”大南山等地的共产党武装力员,后又派陈汉光旅到琼崖搞“抚黎剿共”,搞残酷统治。陈对广东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和人民革命斗争也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但是,陈与蒋之间也有深刻的矛盾。第五次“围剿”中,他虽被封为五省“剿匪军南路总司令”,但却一直力图保待广东地盘,永踞“南天王”宝座,并不想在江西替蒋卖命,消耗自已的实力。陈探知蒋奸险狡诈,反复无常,居心叵测。在表面上摆出进攻红军的架势,向蒋领取饷械,暗地里却派人同红军作试探性的和谈。这也就是“外打内通”、“明打暗和”的策略。蒋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怒斥陈“借寇自重”,但因疲于“围剿”红军,又没有抓住陈的把柄,也就无可奈何了。

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和地盘,1934年9,10月间,陈电约红军派代表与他派出的代表举行秘密军事谈判,达成了就地停火、取消敌对局面、互通情报、解除封锁、互相通商、互相借道等五项协议。陈执行了协议,还给了红军许多食盐和子弹。红军在很短时间内顺利通过了陈的管区,即蒋介石部署的第一道封锁线。这对中央红军和中共中央机关的突围转移,起了重大作用。

大力发展广东建设事业

陈济棠在新军阀混战、国民党派系纷争、外患日亟的历史环境中逐步崛起而主粤。陈济棠拥兵10余万,庞大的军费开支占广东税收的80%以上。广东当时地方工业空白,市场凋敝,地方财力短缺,致使一度积欠军饷。于是,兴办实业,广辟税源,就成了陈济棠实现“以税养兵”的主要方略。当他独掌广东时,就决心大力发展广东的建设事业,作为他称雄南粤、问鼎中原的基础。

陈济棠抓住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时机,从1933年起推行发展广东经济的三年计划。他以安定民生、发展交通为当务之急,大胆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大力吸收侨汇侨资,利用知识分子,利用广东得夭独厚的自然条件,办厂经商,发展蔗糖、纺织、化学、造纸、造船、电力等工业。还高筑关税壁垒,实行专卖,垄断市场。陈济棠发展地方经济的效益是颇高的,如水泥厂一年可获得利1700万元以上,糖业每年赢利3亿元以上。此外,广东的交通运输,商业以及市政设施等方面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陈济棠在发展地方经济时,非常重视智力投资。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拨出教育经费最高的一年达800万元。1932年秋,陈为了纪念古应芬(字勷勤)在广州创办了省立勷勤大学。1935年又创办国医学院、陆军军医学校和陆军总医院,并在广州石牌为中山大学建造了新校舍。此外还新办了一批中小学校。这时期,广东的中、小学、职业学校均有所发展。到1934年,全省小学比1931年增加400多间,学生增加14万余人;中学增加90间,学生增加1.6万多人;职业学校增加20多间,学生增加近2000人。图书馆、民众教育馆等也大有发展。这些学校对培养人才,发展广东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他在思想上却提倡尊孔读经,封建盲从,迷信星相风水。

陈济棠治粤期间,致力发展广东地方建设事业是有成绩的,使广东于1936-一1936年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陈济棠治粤八年,确有建树,有些老一辈的广东人还怀念他。但是,陈济棠主粤时期的经济繁荣是短暂的,不久,随着陈的下台,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陈发展广东经济的“宏图大略”,很快便成为泡影。

以抗日为名,发动反蒋事变

蒋介石对于两广半独立局面一直不满。1936年,当日本帝国主义又进一步侵入华北时,蒋便借“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决心结束两广半独立局面。陈为与蒋抗衡,便与桂系联合,以抗日为名,发动反蒋事变。5月12日,胡汉民在广州病逝,桂系李宗仁派白崇禧、黄旭初等人来广州凭吊,趁机与陈策划组成反蒋联合阵线。当蒋派遣的孙科等借吊丧之名向陈提出把广东军政大权交还南京时,陈当即决定举行反蒋,再次发动粤桂对蒋内战。

陈济棠这次反蒋,虽以“抗日”为号召,但此时陈的“抗日”不过是一个招牌,这就使陈济棠逐步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蒋趁机派人用重金收买分化陈的部下。不久,陈的主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于7月9日通电拥蒋,副军长、东江地区绥靖主任李汉魂“封金挂印”而去,连陈一向视为王牌的空军也被重金收买北飞投蒋了。蒋一方面拉拢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任命他们为广西省绥靖正、副主任,以瓦解两广联盟。另一方面对陈济棠采取强硬手段,免去陈的一切职务,另任命余汉谋为广东省绥靖主任兼第四路军总司令。陈见大势已去,没有组织武力对抗,只好携巨款偕家人乘兵舰逃往香港,不久转赴欧洲。

参加抗日,病逝合湾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正在欧洲旅行的陈济棠赞成抗日,表示愿与蒋修好,献港币700万元购飞机为蒋介石祝寿。不久,陈应召返国见蒋,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1938年12月,汪精卫曾派其妻陈璧君企图拉拢当时在香港的陈济棠投靠日本,陈拒绝会面,并发表演说,公开阐明抗日的立场。1939年11月陈获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和最高国防委员。次年3月又出任农林部长。日军占领香港时,陈正在香港,他不为敌伪所利用,在朋友的帮助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化装闯关,脱险回到重庆,表现出不为外敌屈服的民族气节。但在抗战期间,陈“主张向共产党施行攻击”,日本投降后曾对蒋说,对共产党“绝不能言和”,要以充足的力量,清剿共党。

抗日胜利后,陈济棠奉命为两广宣慰使,由重庆回到广州。他一面使林翼中进行谋取广东省参议会议长一席,一面和一些文武旧部,共同创办了珠海大学、海洋渔业公司和一个供失业的中上级旧部居住的新村,借此恢复势力,重掌广东政权。

1949年,蒋介石被迫下野,陈在宋子文的支持下出任海南特区(相当于省)长官兼海南警备总司令。就任后,他大力改革,企图以此岛作为国民政府反攻的基地。他命令各县市编练必要的保安部队,由区保安司令直接指挥,"进剿"中共领导的人民游击队。行政长官公署编练两个美械装备的陆军师。10月,广东绥靖主任公署、广东省政府及其所属机关和陆军三个军,像潮水般向海南岛撤退。薛岳、余汉谋分任琼崖防御正副总司令,陈济棠则专管民政。此时,他见大权旁落,便把他的嫡系部队两个师调防榆林港,准备逃往台湾。

1950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渡海解放海南岛,陈济棠等败退到台湾,曾任伪总统府资政、战略顾问等闲职。1954年11月3日,陈济棠在台北病逝,终年6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