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更多人学习急救、参与急救,真正实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口号。1月20日,江门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组织中心员工在应急会议室观看第五届120-国家急救日倡议暨“120急救大课堂”公益培训活动。会议现场,首先展播了120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宣传片和急救知识科普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门120提醒:

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相当于每1分钟便会有1人因心脏因素而猝死,在我国,院外心脏骤停的救治成功率约1-3%;时间就是生命!脑细胞耐受缺氧的时间只有4-6分钟,我们称之为“黄金时间”。针对心脏骤停患者,如第一目击者在4分钟内进行施救,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从而减低致死致残率,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徒手心肺复苏术是一项简单、易学、实用的急救技能,也是国家对公众大力提倡的急救技能。如果患者心跳和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据悉,江门120自成立一年多来,非常重视急救培训工作,去年8月份已成功创建AHA急救培训中心,并培养6名BLS导师,总共举办各类急救培训约45余场,发放各类急救合格培训证书280多份。受益群众达1万多人次,中心连续两年在五邑大学开展公益培训,培训师生8000多余人次。让现场救护培训覆盖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农村等机构,通过急救知识科普培训,不断提升全社会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医疗急救体系,提高救治效率。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是提高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的有效举措之一。AED是心源性猝死现场救生的“救命神器”,其最大特点是使用者无需具备专业背景,操作简单,在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后,操作者即可使用。

AED除颤的操作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AED除颤的操作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