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迎来日出,村民在为游客讲解太行山独特的“日照冰瀑”景观。 本报记者 李 舸摄 |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是革命老区,是当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2012年12月29日、30日,习近平总书记驱车300多公里,来到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自此,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冬日的阜平拉开大幕,在中华大地上史诗般展开。
——题 记
巍巍太行八百里,群峰苍茫耸云天。
冬日的暖阳,把一道道金光铺洒在阜平县的崇山峻岭间。正午时分,田野一派寂静。
齐呈科披着大衣走出家门,耀眼的阳光撞在他的脸膛上,似乎要把一种磅礴的力量融入他的身体。
突然间,村里的喇叭响起,一首歌曲随风飘来:
党的政策照阜平,问寒问暖关心咱。
时刻惦记老区人,看到贫穷心不甘。
撸起袖子加油干,哎嗨哎嗨呦,
一定要改变阜平县。
这首歌,齐呈科熟悉,是村里的脱贫户杜呈兰创作的。杜呈兰不光爱唱歌,还能编歌词。她编的歌儿,都是讲述身边故事的,朗朗上口,很接地气。
歌声婉转,情真意切,听得齐呈科心里热乎乎的。他的思绪,被歌声一下子拉回到10年前的那个冬日。
2012年12月29日,一场瑞雪落在阜平大地,山山岭岭,银装素裹。第二天清早,骆驼湾村民走出家门,一个亲切而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竟然是习近平总书记!
总书记来看望乡亲们了!顶着寒风,踏着积雪,总书记来到太行山里,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他走进村民家中,盘腿坐在炕上,跟乡亲们手拉手,亲切地话家常、问冷暖、聊收入……
阜,盛也;平,定也。然而,阜平,可真是一片贫困之地。
608口人中,428人属贫困人口,骆驼湾的贫困状况令习近平总书记揪心不已。
“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正是在这里——河北阜平,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要将沉睡的大山唤醒,要让古老的村庄腾飞,要给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画上句号——这,就是新时代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铮铮誓言。一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从此要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浓墨重彩地书写!
于是,在阜平,一场如火如荼的奋斗开始了。深受激励鼓舞的阜平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10年间,阜平山乡巨变,16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8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歌声回荡耳边,往事涌上心头,齐呈科感慨万千:“这歌啊,真是咱阜平人心底的歌!”
歌声记录往昔,歌声温暖人心,歌声为生活注入澎湃力量。
齐呈科想也想不到的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刚刚过上小康日子的阜平人就惊艳了世界。44名来自阜平县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用宛如天籁的声音,演唱了奥林匹克会歌,唱出了全天下孩子“一起向未来”的梦想。
这歌声,是来自太行深处孩子们的歌声,是10.81万阜平县脱贫群众的歌声,是阜平全县22万人的歌声,更是新时代14亿多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歌声。
初心之歌
“太行山花,迎着太阳开放。”
2022年2月21日,《保定日报》刊登了一篇报告文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讲述44名阜平娃走上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舞台的故事。两天后,邓小岚读到这篇文章,深情地在旁边写下了这句话。
是她,把44名阜平娃带到了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舞台中心。
作为一名出生于阜平县的革命者后人,作为一位老共产党员,邓小岚初心不改,退休后跑到阜平山窝窝里义务支教,用音乐培养孩子、改变乡村,一干就是18年。
花白的头发,优雅的谈吐,走到哪里都笑语盈盈,跟谁聊天都和蔼可亲,乡亲们亲切地叫她“邓老师”。邓小岚是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的长女,在抗日烽火中出生,在阜平村庄里长大,乡亲们用糊糊粥哺育了她。长大后,她去了外地求学与工作,心里却一直牵挂着阜平,牵挂着老区的乡亲们。她的心,始终跟老区人民跳动在一起。
2003年,邓小岚又一次回到马兰村,给太行山上的革命烈士扫墓,当时发生的一幕,深深触动了她。
那一回,马兰小学的孩子们也参加了扫墓。扫墓结束后,邓小岚提议:“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唱国歌吧!”
没有人接话。
邓小岚问:“那你们会唱什么歌?”
还是没人回答。
邓小岚不解:“没有老师教你们唱歌吗?”
孩子们摇了摇头,星星一样的眼睛暗淡下来。
邓小岚见了,心像针扎一样疼。那一瞬间,她想起很多往事——
抗战时,阜平是晋察冀边区首府。乡亲们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跟着同志们学认字、学唱歌。那时候,青纱帐里,红缨朵朵,万山丛中,歌声飘扬。太行的歌声,唱出了老区军民同仇敌忾的气势,唱出了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两万多阜平子弟踊跃参军,5000余人壮烈牺牲,真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新中国成立后,曾在阜平战斗了11年的聂荣臻元帅,听说阜平人民还过着贫困的生活,含着热泪说:“当年,9万阜平百姓,养活了我们9万军队,他们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阜平不富,死不瞑目!”
可是,眼前的阜平,富起来了吗?崎岖的山路,破旧的土房,简陋的木桌椅,低矮的黄泥墙……时间,好像在这大山深处停滞了。甚至,那激动人心的太行歌声,也听不到了——孩子们不会唱歌,这哪行啊!
回北京后,马兰孩子们的面庞不时浮现在眼前,让邓小岚无法入睡。她披上衣服,走到书桌前,一枚印章映入眼帘——“马兰后人”,这是父母亲送给她的礼物。注视着这枚印章,想到乡亲们的淳朴善良,邓小岚豁然省悟:父母对她的厚望,都刻在这印章里啊!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永远不能离开人民,永远要为人民服务。这,才是“马兰后人”沉甸甸的寓意。
“没有歌声的童年是苍白的。音乐是打开人心灵的钥匙。”就在那一刻,邓小岚决定:回去,回马兰去!为乡亲们做点事,让山里的孩子把歌唱起来!音乐可神奇呢,好的音乐能陶冶人,塑造人,给人信心,给人力量。对孩子们来说,音乐可以张开他们梦想的翅膀,为他们的人生带来无限可能。
退休后,邓小岚立刻来到马兰,开始义务支教。那时候,马兰村的教室很破旧,她就自己筹钱,把教室翻修一新。她又从同事、好友那里募集到各种乐器,全都运到马兰来。她还成立了马兰小乐队,教孩子们唱歌与演奏乐器,用音乐培养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脱贫攻坚动员令从阜平发出后,马兰村的一切都在快速发生改变。新的楼房拔地而起,香菇大棚连接成片,乡亲们的身上充满奋斗的豪情。邓小岚动员乡亲们改造厕所,栽种树木,共同打造一个美丽、卫生、和谐的马兰村。教学之余,她扛着铁锹和锄头,和乡亲们一起去村口修路、去山上栽树……
对这片太行沃土,邓小岚爱得深沉。这份爱,不只是敬惜与感念,更是反哺与报答,是为了让乡亲们早点过上衣食无忧、精神富足的好日子,拼尽满腔血,捧出一颗心。
山村终于有了自己的音乐节。2013年8月,邓小岚发起了“马兰儿童音乐节”,就在马兰村里举办,村里孩子与来自各地的艺术团体一起,登台表演,歌唱美好的新生活。
从此,在阜平的胭脂河边,不仅有孩子们的追逐,还有了琴声;在太行山脉铁贯山上,不仅有孩子们的嬉闹,还有了歌声。不少孩子体会到音乐的美好、浪漫,新时代属于他们的未来,也逐渐清晰、美好。
“马兰儿童音乐节”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引起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导演组的注意。2022年2月,包括马兰孩子在内的44名阜平娃,登上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舞台。孩子们头戴小红帽,脚蹬虎头靴,神清气爽,落落大方。他们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会歌,一曲终了,全场动容,世界惊艳。
山里娃登上了世界级舞台,这在马兰村,绝对是一件大事情,乡亲们都沸腾了。
开幕式第二天,在马兰村广场,有村民看到贾明兰站在电子屏幕前,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定睛细看,屏幕里正重播阜平娃的开幕式演唱视频,贾明兰的女儿也在里面,镜头扫过,笑容甜美。
村民故意问:“这是谁家闺女啊?”
贾明兰骄傲地说:“我家闺女呗!”
村民由衷夸赞,闺女这么有出息,这个贾明兰,跟从前可大不一样了。
说起从前,贾明兰就心酸。家里五口人,住在小土屋里,脚都迈不开。院子里挖一个坑,垒一圈石头,支上锅,就是灶台了。晴天还好,遇到雨天,只能搬进屋子里烧柴火,满屋子烟,看不见人。家里本就困难,丈夫李秀国还爱打牌,两口子为此没少吵架,女儿见了人都不说话,总是低着头躲着走。
后来,县里发展规模养殖,村民可以贷款养猪,政策上很照顾。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专门找到李秀国:“秀国,茶靠人烧,水靠人挑,脱贫要靠自己一双手。现在扶贫政策好,千万别错过机会。”
李秀国的养猪场开张了。县金融服务中心不仅给他贷了款,还找来致富能手,手把手教技术。孙志胜更是时常登门,了解情况,加油鼓劲。大家这么帮衬,李秀国说,不干出个样来都没脸出门。他把心思全用在养殖上,到了年底,卖猪的钱一数,心里别提多美了。这时候,马兰新村也建成了。李秀国一家搬进新居,三室两厅,宽敞明亮。客厅墙上是大屏幕电视,旁边还挂上一幅书法:人勤年丰。
日子越过越和顺,女儿主动说,想跟着邓老师学唱歌。贾明兰求之不得,把她送到邓小岚身边。没多久,女儿就起了大变化:不仅歌唱得好了,性格也开朗多了。贾明兰最爱听女儿唱歌,女儿的歌声就像淙淙的山泉,那么动听,那么美好,让她觉得,这日子,真的越过越有盼头了。
有一次,她忍不住对女儿说:“孩子,妈妈也想学唱歌!”
“好啊!先学这首《我的家乡》吧!”女儿说着,轻轻唱了起来,“鲜花开放,彩蝶纷飞,我们美丽的故乡……”
贾明兰学得认真,唱得动情。在田间地头,乡亲们常常看到,贾明兰一边干着活,一边哼着歌,脸上的愁云不见了踪影,就像变了一个人。
歌声润乡村,不光贾明兰变了,整个马兰村都变了。村子里建起了月亮舞台,修好了音乐广场,不仅有马兰小乐队,还成立了马兰艺术团和马兰秧歌队。逢年过节,四野八乡的演出邀请一个接一个。闲时载歌载舞,日子活力迸发。乡亲们都说,物质上富裕、精神上富有,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马兰村美起来了,富起来了,邓小岚却走了。但是,在乡亲们心里,邓老师一直“活”在他们中间。马兰村的音乐广场,时时会播放邓小岚教给孩子们的歌曲;青山环抱、绿水围绕的月亮舞台,默默诉说着一名老共产党员扎根乡村的奋斗故事;“音乐马兰”的建设如火如荼,邓小岚把音乐带给了马兰村,如今,这件“法宝”正让这个村子发生着美丽蝶变。
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而奉献、奋斗的人。去年春天,党中央和国务院追授邓小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邓小岚用自己的奋斗证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始终镌刻在党的旗帜上,镌刻在百年奋斗的征程中,镌刻在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心窝里。
奋斗之歌
“水瘦山寒”“阜平不富”。地处太行深处的河北阜平,底子薄,条件差,是个众所周知的“穷窝窝”。
让阜平富起来,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是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就是要兑现这个庄严承诺,就是要筑牢共产党人的执政根基。
2013年,中共阜平县委新一任领导班子成立。冒着炎夏酷暑,班子成员一头扎进大大小小的村子里,调研脱贫工作。之后,他们多次召开全县各级干部会议,商讨脱贫大计。
一次县委常委会上,有名同志提出一个问题:“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都很关心阜平,一直帮扶阜平,可阜平为啥总是拔不掉穷根?”
阜平的困境,大家都有感触。于是,从历史到现实,从基础设施到地理环境,大家分析了很多原因:
——阜平山多地少,还都是河滩山坡地。老百姓中间一直传着几句顺口溜:“人均半亩地,种些小玉米,喝点糊糊粥,盼着吃大米。”多少年了,日子就是这么熬过来的。
——阜平不光土地贫瘠,基础设施也差,交通尤其闭塞。别说没有火车站,有些地方汽车开进来都费劲。这些年政府搞招商引资,外地企业来考察,大都很失望,怕把投资砸山沟里了。有的人开着小车来阜平,车子在山道上颠簸,走了不到一半路,就掉头回去了。
——重重大山封闭了道路,也封闭了乡亲们的思想。阜平人穷久了,思想都麻木了。年轻人跑到外地去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地都撂荒了。村庄越凋敝,年轻人越不肯回来,形成恶性循环。
一条条困难摆出来,会场的气氛变得沉闷起来。
为了脱贫,阜平人没少奋斗,可基础条件实在太差了,乡亲们老是富不起来。都说阜平的脱贫是场硬仗,可这仗到底该怎么打?
有同志不甘心:“放眼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一些县,困难也不比咱们少,人家能干出成绩,造福一方,咱们为啥就不行?关键还是要发展产业!”
马上就有人接话:“以前搞过‘两种两养’,力气没少下,效果很一般。”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那人继续说:“‘两种’是种核桃、种大枣,‘两养’是养牛、养羊。拿养羊来说,以为能挣钱,结果对植被破坏大,在太行山区难推广。种大枣吧,想法也很好,‘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但乡亲们各自为战,产品既无品牌,又无包装,质量良莠不齐,销售渠道也不通畅。说一千,道一万,产业没少搞,赚钱却很难……”
调研越深入,县委领导同志越深切地感到,阜平要脱贫,困难是不少,但比困难更令人担忧的,是盘踞在一些人心头的畏难情绪,说到底,是对拔掉阜平的穷根缺乏信心。当务之急,是要在阜平的党员干部心头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必胜信念。
“这困难,那困难,要我说,畏难才是最大的困难。总书记都说了,‘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回想抗战时期,比现在难多了,可阜平人从没退缩过。现如今,全国很多贫困县都摘了帽,咱们就摘不了?难道要把这帽子传给下一代?想一想阜平的革命史、奋斗史,老辈儿人怕过啥?”
一次动员会上,县委领导同志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很动感情。台下的干部们听了,心里大受触动。
但是,脱贫的路数不是拍脑门儿拍出来的。如何让太行山上长出“金疙瘩”,还要从县情出发,脚踏实地,尊重科学,才能干出成绩来。
县里请来农林方面的专家,把阜平走了个遍,果然有了新发现:阜平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食用菌。而且,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吃喝讲究质量,食用菌是很有前景的“朝阳产业”。
不过,也有人提出来,种食用菌在阜平是个新鲜事,以前没搞过,把大量人力、物力投进去,风险太大,一直穷得叮当响的阜平,可经不起折腾了。
干事创业哪能没有风险呢?只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这个产业摸清吃透,就不信干不成。经过开会研究,新一任县委班子确立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大方向,还当众立下“军令状”:“全县党员干部要像钉钉子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乡亲们一天不脱贫,咱们就一天不下火线!”
阜平的食用菌产业,一开局就困难重重。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如果种不好,亏本了不说,还白瞎一年工夫,那真叫赔了夫人又折兵。”村民们没种过食用菌,加上吃过“两种两养”的亏,普遍有顾虑。
干部下乡动员,道理讲了万万千,村民们听了后,兴趣仍然不大,干劲就更小了。有村民回到家,媳妇问开什么会?回答说:县里号召种香菇。媳妇笑得直不起腰:“香菇要是当饭吃,全家还不得瘦成皮包骨啊?”
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困境中谋发展,这是奋斗者必然经历的阶段,是走向成功的风雨洗礼。
再难也要打开局面。阜平县专门成立食用菌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出任组长。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食用菌领导小组有了新思路:企业干两头,群众干中间,科技打头阵,保险担风险,金融做支撑,政府当靠山。简单说,就是乡亲们只管种菇,科研、管理、收购、技术推广等等,都交给企业来办。
种食用菌要建菇棚,建菇棚就得流转土地。一些村民听说要把土地流转出去,心里先就打上一个结。
县里很快出台新政策,鼓励大家流转土地:流转一亩地,每年补助1000元。乡亲们掐指一算,流转金旱涝保收,再去食用菌企业做工,干一天就能拿回一天的工资,比自己辛辛苦苦种玉米、土豆强得多,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光有好政策还不够,种食用菌得靠技术。县里又广聘专家,请专家们进村入棚,手把手帮菇农解决技术难题。
有一次,王林口镇的农民李向文的菌棒变红了,明白人说,那是染上了“红粉菌”,传播很快,搞不好就要绝收。消息报告到县里,县长刘靖知道了,立即拉上专家侯桂森往王林口镇赶。赶到时,李向文已经把菌棒扔沟里了,侯桂森忙让他捡回来,仔细查看后说:“你放心,还有救!”
侯桂森当场把治病方法详细讲授给李向文,交代清楚后,正要上车往回走,李向文一个箭步拦在车前,说:“得了红粉菌,已经亏了,要是施了药还治不好,误了时间还白瞎了钱,亏上加亏,算谁的?”
侯桂森一愣,还没来得及说话,刘靖走上前去,拍了拍李向文的肩膀说:“听侯教授的,放手去治,真出了问题,我担着!”
“你说的是真话?”
“我一县之长还能说假话?”
李向文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时,一名前来看热闹的菇农突然问:“种香菇真有你们说的那么好,为啥不见村干部来种?”
这句话把在场的干部问得心头一震。是啊,看来好事要办好,也需要干部带头。乡亲们心里没底,更需要干部带头。
那时候,每周二、周五晚上,食用菌领导小组都要开会。会议讨论了菇农提出的问题,最后决定:食用菌产业刚上马,不确定因素多,阜平的村干部要干在最前头,给乡亲们当好开路先锋。
从那以后,阜平的村干部开始带头承包菇棚。两年后,菇棚挣钱了,想承包的村民多了起来,村里的菇棚就不够分了。
这时候,县里又号召村干部:把包的菇棚让出来。
不少村干部想不通了,免不了有怨言:“村干部也是人啊,有风险的时候让我们上,现在赚钱了,又要我们让出来,当干部就非得吃苦到底、让利到底吗?”
县委领导同志听到了,在一次会上动情地说:“大家还记得‘树叶训令’吗?当年晋察冀边区闹灾荒,用树叶当口粮。聂荣臻司令员命令部队,村庄附近的树叶,碰都不能碰。为啥?不与民争食。战士们宁肯饿着肚子打仗杀敌,也要给乡亲们留口饭吃。现在我们号召干部给群众让利,跟先辈们比起来,算事儿吗?”
先让村干部带头包菇棚,出成果了再让村干部让出菇棚。村民听说了,看到了,心里既踏实,又服气。
夏日,刘靖带着专家们实地察看菇棚建设情况。来到平阳镇长角村,发现菇棚里静悄悄的。大家心里起疑,香菇特别娇嫩,需要精心照料,可这里的菇棚为啥空无一人?
他们上前细看,满棚的菌棒正在出菇。这时候最需人手,要调节菇棚的温度、湿度,要通风换气,采菇也得及时,如果香菇开伞了,口味会变差,就不值钱了。时间紧急,专家们二话不说,亲自上场采菇。
过了一个多小时,几位菇农才回来。原来,他们回家睡午觉去了。一位专家指着菇棚说:“正在节骨眼上呢,你们倒是麦田里返青——不荒(慌)不芒(忙)!这么好的香菇,开伞了不心疼啊?”
这件事让大家感到,食用菌产业要顺利发展,每个环节都要管细,每项工作都要过硬。只有做好人员培训、制定标准、规范流程,菌菇的产量、质量才有保证。
回县城后,食用菌领导小组很快制定出一整套的菇棚工作流程。从菌棒入棚、出菇管理,到每个菇棚放多少菌棒等技术指标,都做出明确规定。
李向文按照侯桂森提供的管理方法,那一年不仅没亏损,还赚了几万块钱。尝到甜头的他,对县里的产业思路更信服了。他联合几家农户,成立了合作社,逐步实现种、管、收、卖一条龙。
当时,不少地方种的是传统口蘑,两年才出一季菇。阜平的专家们研发出食用菌高效生长技术,一年可出一季菇。李向文听说后,专程把侯桂森请来,想要缩短出菇时间。
察看了菇棚后,侯桂森说:“县里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很快,不光要用新技术,更要采用现代生产模式,你的菇棚要升级。”
经历了红粉菌事件,李向文把科技种菇这件事琢磨透了,想法很明确:农业一定要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干出点名堂。他恳切地对侯桂森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需要升级,咱就升级!全听您的!”
“一年出一季菇,每季菇前后算起来,要8个月时间。还有4个月,菇棚是闲置的。如果采用温室型出菇棚,可以两年出三季菇,也就是全年没有闲置期。”侯桂森向李向文“面授机宜”。
“那就建温室型出菇棚,把所有时间都利用起来!”李向文毫不犹豫,当场拍板。
说干就干。温室型出菇棚很快建起来了:墙体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棚内配备立体床架、微喷、风机水帘等设施。果然,后来两年能出三季菇,而且菇盖肥厚,香味浓郁,一看就是好香菇。
几年后,李向文操持的合作社升级为食用菌生产企业,采用了全自动灌装制棒、净化制冷等先进技术,建成了智能化养菌车间,一切都成了工业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如今这家企业日产菌棒15万棒,年产超千万棒,成为阜平县食用菌龙头企业之一。
产业兴,百姓富。
时至今日,阜平县的食用菌产业覆盖了140多个行政村,受惠群众5万多人,超过阜平县农村人口的1/4。阜平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262元增加到2021年的12342元,将近翻了两番。
信心之歌
信心是希望的火种,是前行的动力。
“山高沟深龙泉关,乱石滩里难挣钱。”地处阜平西部的龙泉关,是年深历久的贫困镇。
刘俊亮担任镇党委书记后,连走路、吃饭都在琢磨怎样啃下脱贫这块硬骨头。他在办公室里坐不住,一有时间就往村里跑,在庄稼地里跟乡亲们聊天,撸起袖子帮农民干活,就想知道乡亲们的想法。对很多村子的情况,他比自己家里事都清楚。
龙泉关的乡亲说,浇树浇根,交人交心,刘俊亮扑得下身子,能跟咱交心。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而村党支部的关键,又在村党支部书记。龙泉关资源并不少,关键缺干事的人。刘俊亮和镇领导班子商量,要想办法把有知识、能干事的年轻人请回来,培养成村子里的致富带头人。
一个冬夜,一名驻村干部告诉刘俊亮,黑崖沟村的村党支部书记赵先宁不想干了。赵先宁原先在北京做图书生意,刘俊亮“三顾茅庐”才把他请回乡。如今,他在任上干了不到一年,怎么就打退堂鼓了?
第二天一早,他披上棉大衣,就找赵先宁去了。
黑崖沟是龙泉关西边的大村,800多亩地,1000多口人,当时还没通公路。刘俊亮深一脚,浅一脚,赶到赵先宁家时,赵先宁刚起床。开门一看,赵先宁吓了一跳,只见刘俊亮满身是雪站在门口,裤腿、鞋子全湿了,头顶上冒着热气。
“你这么个大土地爷,为啥还不想干了?”刘俊亮进屋就问。
赵先宁说话不藏着掖着:“黑崖沟1000多口人,亲戚套亲戚,人际关系盘根错节。这一年咱是苦没少吃,气没少受,还落下不少怨言,这是何必呢?我真尽力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黑崖沟是你家乡,你不建设,等谁建设?真金不怕火炼,火炼方出真金。脱贫攻坚是场硬仗,咱们是在‘打仗’呢。你是要当块真金呢,还是当个逃兵?再说了,以后乡亲们富起来了,你却没给大家出过力,心里不愧得慌吗?”刘俊亮也直来直去。
赵先宁不好意思了:“黑崖沟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发展产业实在是太难了……”
“眼里是困难,就都是困难;眼里是信心,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你是个文化人,为啥不从文化上想辙呢?”刘俊亮说。
赵先宁心中一动,刘俊亮接着说:“宜农则农,宜林则林。黑崖沟虽偏僻,可是有毛掸子会、抬龙节,还有这青山绿水,干好了都是财富啊!”
赵先宁一拍大腿:“保定第一高峰歪头山,华北第一高桥黑崖沟大桥,也在咱们这呢!”
刘俊亮笑了起来,站起身走到窗前,指着窗外说:“这都是金银山和米粮川,我就不信你赵先宁没办法!”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那天早上,两个人谈了很久。赵先宁最终决定不走了,还当场表了态:“党组织这样信任我,再苦再难,我也要尽一份力,带领乡亲们摘掉穷帽子!”
后来的几年,在镇党委的领导支持下,赵先宁组织乡亲们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特色旅游,还吸纳了网上直播团队入驻。天南海北一线通,太行风景入眼明。黑崖沟渐渐成为网红打卡点,游客越来越多,发展越来越好。
脱贫成果要巩固,乡村发展要持续,就得让乡亲们长精神、立志气,由“揣着手看”变成“甩开手干”。店房村党支部书记刘淑军对此深有感触。
几年前,刘淑军出门干活,见几个村民坐在石墩上晒太阳。刘淑军感到奇怪,这么好的天,为啥不下地?
一个村民说:“种那点玉米,值不了几个钱,还不如歇着。”
“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不下地,你吃啥呢?”刘淑军不解。
“上面会发扶贫款呢。”
刘淑军听了,心里不是个滋味。他想,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一个人再穷再苦,也不能没了精神。等着别人送,啥时候能脱贫?
靠着一股子敢闯敢拼的劲头,刘淑军走出店房村,拉起施工队,干了不少大工程。后来,县领导请他回乡,刘淑军爽快地答应了。身为店房村人,他想为村里干点事儿,带着乡亲们一块儿致富。
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刘淑军带着乡亲们修公路、盖工厂,还建成一个特色鲜明的国防教育基地。店房村一手发展加工业,一手发展旅游业,短短几年间,旧貌换新颜,成了周边最富裕的村。
县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时,店房村选了一片向阳地,建起漂亮的小区,盖起崭新的楼房,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搬迁标准是统一的,按每人25平方米计算,免费入住。
可奇怪的是,楼房建好了,乡亲们却迟迟不搬家。刘淑军去了解情况,乡亲们把他围在中间。一个老人拉着他的手说:“现在搬进去了,以后会不会把房子收走啊?”
刘淑军大笑说:“放心吧,住进去就是你的了!”
村民李大爷说:“我们世世代代都是自己种菜吃,搬上楼了,上哪儿种菜啊?”
这倒是个实际问题。刘淑军召集村干部开会,决定在小区留出一片菜地,分给各家各户。
不久,有的村民想明白了,高高兴兴搬进新居。也有人还在犹豫观望。和村两委干部商议后,刘淑军一声令下,村里党员干部纷纷拆老屋、迁新居。党员干部一搬,跟着搬的村民多了起来,小区里越来越热闹了。
那位担心没地方种菜的李大爷,以前住的房子是石头和土坯垒的,年久失修,一不小心就塌一个窟窿。如今他住上新房,用上地暖,出门两步路,就是一片菜园,平时种点白菜萝卜,也够自家吃的了。李大爷高兴地说:“冬天脚底板都热乎乎的。这房子啊,暖和!这心里啊,舒坦!”
易地扶贫搬迁,店房村是一个缩影。到2022年上半年,阜平全县易地扶贫搬迁5万多人,住房改造提升近7万人。19万农村人口中,有12万人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青春之歌
青春,是一团燃烧的火,是一段奔涌的河,是最美的奋斗季节,是璀璨的人生诗篇。美好是青春的别名,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追逐梦想是青春的精神。
2012年,在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阜平考察,年轻的顾路红万分激动,他觉得,自己的梦想要实现了!
顾路红的家乡在阜平县平石头村,又偏僻又落后。平时他就想,什么时候才能把家乡建设好啊,把日子过得也跟城里人一样舒坦。可是,家乡除了山,还是山,实在找不到发展门路,无奈之下,他去了山西做工程。“现在不一样了,这是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顾路红对身边的朋友讲:“我要回平石头村去,把家乡的建设搞起来。”
话是这么说,事也这么做。顾路红丢下山西的工程,回到了平石头村。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那一年,他正好30岁,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上任后,顾路红对乡亲们说:“这世上有文状元,有武状元,我顾路红也想当一个状元,一个为乡亲们服务的状元!”
那时候,平石头村很穷,乡亲们给玉米地施肥,要靠扁担挑,靠小车推。顾路红见了,开着自家的三轮车,帮乡亲们把肥料一趟一趟往地里送。收玉米的时候,他又一车一车,把玉米拉到乡亲们家里来。
平石头村盖了新楼房,有的村民用不惯抽水马桶,废纸也往里面扔,马桶很快就堵了。顾路红听说后,带着工具上了门,忙碌一个多小时,才把马桶疏通了。村民惭愧地说,顾书记,给你添麻烦了!顾路红说,乡里乡亲的,客气啥?但是,废纸不能扔里面,不然很快又堵了。村民听了,连连点头。
一次,平石头村开支部会,有个年轻干部抱怨,好心给村里办事,乡亲们却不领情、不配合。顾路红听了,耐心地说:“要想管理好乡村,先要服务好乡亲。咱们还得多往乡亲们家里跑。”那年轻干部问:“老跑别人家里干什么?”顾路红说:“三年不登门,是亲也不亲。咱基层干部,就得勤跑腿、常登门,才能掌握情况,才好开展工作。”
顾路红带着支部委员一起,常串门,勤走动,主动给乡亲们排忧解难。渐渐地,那位年轻干部发现,再要给村里办个什么事,不仅阻力小多了,乡亲们还帮着出谋划策。
在顾路红的带领下,平石头村的老房子被翻修一新。青水瓦,木挑梁,小皮檐,花格窗,典型的太行民居风格,看上去清清爽爽,漂漂亮亮。一到夏天旅游旺季,这些民居早早就被游客们预订一空。村里的古寺庙、自然林、风情街等景点被开发出来,为村子的旅游经济赋能增值。如今,平石头村已经成为一个旅游度假的景点村。
孙志雪比顾路红小不少,是马兰村第一个考上研究生的90后。小时候,她跟着邓小岚老师学音乐;考研时,选了音乐教育专业。家人问她,为啥选这个专业?孙志雪回答,我早想好了,要把音乐教育作为一生的事业,邓老师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去年暑假,孙志雪回到马兰村,接棒邓小岚老师,教村里的孩子唱歌,为新一届“马兰儿童音乐节”做准备。孙志雪说:“在小山村里,邓老师就像一束光,带着我们去追逐梦想。邓老师虽然走了,我们这些孩子却长大了。薪尽火传,我就是邓老师撒下的一颗火种,我要像她那样,把根扎在大地上、扎在乡土中,让音乐伴着孩子们成长。”
奋斗的青春最幸福。阜平的山乡巨变,让年轻人地阔天宽。不光像顾路红、孙志雪这样的阜平儿女,就连外地青年,也加入这气象一新的“青春大合唱”。
牛童,90后小伙子,北京人。几年前从国外留学归来,在阜平干工程的父亲带他到大道村玩。村里新楼相连,风景如画。村子旁边有一大片山地,上面覆盖着新土。
父亲指着那片山地说:“这里要建一个大型果园。”
牛童手搭凉棚望了望,说:“这果园的面积还真不小!”
“为了脱贫,阜平人可真是想尽了办法!”父亲说道:“这几年,他们引进技术,改良品种,进行公司化运作,种出了不少好水果。苹果、樱桃、黄桃、梨子,从这片土壤里长出来,都好吃得很!靠着种果树,村民们挣了不少钱。”
牛童听了,浮想联翩。这些年,他读书求学,接触了很多生态农业的知识,回国后,一直想找一块“试验田”,把生态农业做起来。听到父亲说,阜平对这一块很支持,政策上也照顾,牛童顿时跃跃欲试。
牛童对父亲说:“我想来阜平租块山地,做生态农业,在阜平县带个头!”
“这个想法很好,我大力支持!不过,夜里想了千条路,早起还是卖豆腐。事业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有了好想法,还得靠实干!”
很快,牛童把几个好朋友拉了过来,组成一个创业小团队,住进阜平的大山里。他们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管理中来,在大山里打造了一个“智慧果园”。
这个智慧果园,种了3000亩黄桃、3000亩苹果。牛童用自己设计的智能系统,全天候观测果园的温度、湿度、风力等各项数据,自动进行水肥浇灌与虫情防治。几年下来,晒得黝黑的他,成了种植水果的行家里手。
去年,智慧果园喜获丰收,产出的黄桃在北京某超市上架,5小时内销售一空。牛童的创业故事在阜平传开了,鼓舞着更多阜平青年用奋斗来实现青春梦想。
当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在阜平大地,多少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多少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多少人的未来因此而开启!
“无论多久,你都在我们身旁,相依相恋,情深意长,江山就是人民,绘成你胸中景象……”新春的一个清晨,顾家台村圆梦广场,优美的歌声随风飘扬,深情中蕴含信心和力量。
新的画卷徐徐展开,新的奋斗接踵而来。“阜平不富”已成往事,乡村振兴正启新篇。新时代新征程,太行歌声续写华章……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13日01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