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户外运动变得越来越困难,大家是不是觉得走路运动量太小,而跑步又难以迈得开腿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运动方式,它比走路更快,比跑步减肥效果更好,它就是“竞走”。提到竞走,大家想起的画面是不是电视里一排排运动员用着别扭的姿势,在公路上比赛,既像是走路也像是跑步。你是不是很好奇这是为什么呢?那就先介绍一下竞走的起源,让人觉得可笑又不自觉地想要模仿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竞走起源于英国,在普通走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世纪初,英国人在工作之余,节假日结伴到郊外游玩,逐渐形成了快走比赛。然而英国人也内卷,一些渴望胜利的人在快走比赛中小跑了起来,这让原本的走路比赛变成了跑步比赛,于是那些好好走路的人开始不愿意了。关于竞走的规则也由此开始制定了下来。Comment by 杨以萌: 与上文不连贯

竞走规则

竞走项目一直在是田径比赛中的获得的重视度不够异类,竞走它以完赛时间作为判断胜负的依据,同时对运动员的动作有严格的要求,其中包括两个核心要求:首先,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其次,前腿从着地的一瞬间起直到垂直位置必须始终伸直,膝关节不能弯曲。

关于竞走请自行搜索王镇,他在里约奥运会的20公里男子竞走项目中夺冠。要知道,他是继刘翔、陈定之后成为中国男子田径第三位奥运冠军!而大众对于这个冷门竞技项目充满了疑惑与调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来看一下王镇的配速,他20公里竞走完成时间1小时19分14秒,相当于每公里只需要3分57秒!相信大多数网友都发出了“走的比我跑的都快”的惊叹。的确,运动员的长期刻苦训练是我们一般人不能比的,然而他们的运动方法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他们走的比跑的都快呢?

竞走速度取决于步频和步长。普通人每分钟走约为100到120步,而竞走可达180到200步,优秀的竞走运动员每分钟超过200步;普通走的步长一般是70到80厘米,竞走的步长可达90到110厘米,身材高大的运动员的一步是120厘米左右。对比长跑精英运动员,通常每分钟迈出180步,而初学者160的步频就已经很吃力了。由此可见,提升步频就成为了一个初学者进阶的必经之路。

那么我们普通人如何提升步频达到理想的的锻炼效果呢,有几点tips:Comment by 杨以萌: 每一点加对应的配图

1、加强摆臂

手臂的挥动会带动双腿,因此,如果你挥臂更快,双脚节奏也会随之加快。加强摆臂时,注重后摆以及控制后摆的发力肌肉,也就是手臂的三头肌用力,摆臂时加快向后拉的速度。每次跑步时不断提醒自己,三头肌快速发力,向后拉动手臂后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加快腿的折叠

跑步时大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大腿的后面的肌肉上,加快收腿和折叠的动作,通过平时跑步或走路中的肌肉意念控制练习,不断向头脑强化一个信息——加快收腿,不用多久,相信步频会有很快的提升。

3.3、听节奏感强的音乐

听着节拍每分钟180下的歌曲,跟着音乐的节奏跑,步频很快就上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竞走,从竞走中吸收跑步的技巧,还有就是是不会损伤我们的膝关节的,对于担心跑步损伤膝关节的小伙伴们,放心的加入到日常锻炼中吧,竞走既不伤膝关节,又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小伙伴们还不快快“走起来”。

本课题受到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 / 健康科普“基于传统与新媒体结合的竞技运动科学指导系列科普创作”资助 (项目编号:22DZ23046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