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参加了一场天天基金组织的线上基金经理调研会。本次会议的主角是华泰柏瑞基金经理何琦。
何琦2008年到华泰柏瑞基金,从交易员开始做起,2015年转到海外投资部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7.07.10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在一家基金公司呆了15年,可见其从业经验丰富且稳定。
目前,其旗下有10只基金,在管基金规模122.61亿元,具体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自choice,截至2023.02.14
其中7只为指数型基金,业绩与指数挂钩,看不出基金经理的投资功力,暂且不详述。
何琦的代表性产品应该是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混合基金A。其在该产品上的任职期限最长,当前基金规模为1.44亿元,任职总回报58.41%,年化收益8.55%。
该业绩在市场同类产品中应该属于中等水平,但能在残酷的港股市场中活下来,何琦也有其独到的生存之术。
自上而下的投资风格
何琦自述他的投资风格是自上而下的。因为港股是一个离岸市场,影响因素很多:
从宏观来说,它主要受 A 股的基本面+海外流动性的影响;
从各类参与机构来说,外资和内资的力量共同作用,而且是海外资金为主;
还有做空势力和汇率变化,任何风吹草动可能都会对港股市场产生影响。
所以自上而下投资港股可能更适合。
下面,笔者整理了调研会上何琦的部分观点,供大家参考
对当前港股市场的看法:弱复苏逻辑下的震荡上行
从宏观经济来说,目前经济复苏非常明确,和经济复苏相关的板块也有一波上涨,但今年 V 型反转的可能性或许不大,也就是说市场不太可能一口气从年头涨到年尾,因为国家是希望高质量发展的,不太会出现 2017 年那样的大放水,在弱复苏的逻辑下更多的可能还是震荡上行。加上海外通胀高位,内外可能都构不成直接牛市的条件。
但是中国人的韧性是很强的,随着疫情影响越来越小,中国处于上行阶段,纵向比较是远远好于海外的,现在整个周期已经变了,虽然市场会有波动,但向上方向或基本已经明确,未来两到三年我们或许可以转变思维,变得乐观积极,有信心。
港股投资:业绩为主,可关注港股特有的标的
港股我把它分成四大板块:周期、金融地产、消费(可选、必选和医药)、TMT 科技。
港股更应该关注 A 股所没有的标的,这样才能体现出港股的意义(如果 AH 股都有的话,我是建议买 A 股的,因为 A 股的流动性更好,虽然估值贵,但估值贵并不是不涨的理由)。
包括软件公司(体量质地优于A 股)、垂直领域的巨头、优质国央企(地产公司、金融公司,还有周期类高分红的煤炭公司、运营商),其实我觉得后面很多或会慢慢走出来的,有些公司可能目前反弹的比较弱,因为它之前没有怎么跌过,但等真正开始看业绩的时候,基本面好的公司大概率还是会起来。
还是要关注业绩好的方向,比如分红比较高的板块,在港股短期业绩角度上来说可能会走出来,而那些纯β类的行情性股票只是纸上谈兵的,或者昙花一现的,这些股票可能就会不涨,甚至可能出现回落。
地产未来消费属性突出,公司会分化、房价也会分化
地产经过政策不断优化之后,支柱性行业地位得到国家不断强调。我知道网上有些观点从宏观角度比如库存高,人口下降认为地产不行了,但我个人觉得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够替代掉地产整个上下游产业链。
历史上它占整个中国 GDP 有 25%到 30%,为整个中国带来了过去 20 年的发展。在没有一个超大型行业能够取代它的时候,它仍会作为支柱型行业。
当然 30 年 20 倍的盛况大概率不会再存在了,但地产作为一个老百姓改善生活、消费升级还会永远的存在的。
可以看到上海在 2022 年 3、4 月份疫情管控刚放松的时候房价是涨比较多的,因为大家觉得疫情时候老破小住的很难受,想要改善,其实这个时候并不是一个投资的角度,只是希望能改善一下。
以后的房子可能也是这样子的,尤其那些人口流入的城市,房价可能也会涨,只是涨速会慢一点,会跟着 GDP 涨。
就像国金中心的一线奢侈品品牌时常排队,这是人性的需求,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长,可能会想要买个更好的房子。只是以前大家买房是冲着投资属性,未来或就是消费属性。我认为房地产股票未来或许就可以当成消费股,未来有望还是会蓬勃发展的(消费股的估值市场都给的很高)。
地产大概率会有很大分化:
①从公司角度来说:而那些民营地产β行情结束后,会进行一个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而这个修复可能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对我来说就不会再买了。那些优质、能够加杠杆的优秀国央企地产公司,其实后面大概率会慢慢走出来的,机会是非常大的,类似于 2018 年的煤炭,当时煤炭跌的也很惨,大家觉得煤炭不符合 ESG,都去搞风光储能了,但实际上后面那三年煤炭的涨幅也是有目共睹的。
②从宏观角度来说: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房价分化是一个比较确定的过程,比如美国纽约的房价不断创新高,而凤凰城一直在创新低。
“房住不炒”是很正确的一个政策,如果大家都把钱作投机,那谁去做真正的事情?当然信心是需要时间去修复的。
我们现在更应该去解决高质量发展,像德国、日本一样在制造业上有大的突破,我们应该响应国家的政策,让钱去到真正该支持的地方,让中国企业走出去,用我们的产品代替国外的产品。
所以我认为万物皆周期,没有什么是不会涨的,也没有什么是永远会涨。
然后物业其实我觉得算地产后周期了,最近涨得好的也都是国企的物业,实际上跟地产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所以我觉得如果要投资的话,应该是地产优先,物业滞后。
港股创新药:看好前景,但是个股风险大,推荐创新药类ETF
创新药能够走出去的那些公司其实后面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回报,这轮反弹也很不错,因为它是港股特有的、有成长性、政策支持、质地优良的,短期可能涨多了会回调,但长期持有的话后面的回报或许还会相当不错。
创新药公司很多都是由大的 PE 机构投资,那些一级市场美元基金如果投资 A 股的话,投资回报期太长了,因为要减持的话太麻烦。而港股估值也愿意给,配股也很方便,退出也很方便。
所以未来港股在创新药这块从长期角度来说的话,可能是会成为像当年互联网板块一样的一个板块,就是长期政策支持、公司又多、质地又好、增速又快的行业。
但是有个最大的问题,创新药从 0-1,又从 1-0 是很快的,因为可能一期、二期、三期临床都很好,但四期临床失败了,可能就没了,所以风险是很大的。
对投资来说,投资创新药ETF 相对来说更分散一点,不会碰到单一个股归零风险,这是我的建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