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所有的道理,却貌似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直接原因,当然是没有真正按照这些道理去生活。
而知道了所有道理却没有去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大道理都过于干货,没有足够的冗余信息帮助我们吸收消化这些道理,从而无法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行为之中。
相信很多朋友看了上面这段话,可能依然没有 太多 感觉。
如果确实看了之后没感觉,那也十分正常,因为这段话本身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没感觉”:这段话本身太干,没有足够的信息冗余度来帮助很多人去吸收消化,从而无法引发共鸣和触动。
信息冗余度是帮助我们学习理解和吸收消化重要知识和道理的基础。
这就是我们之所以有必要写一篇文章才能解释清楚题目中的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
归根结底地思考,我们要从大脑的认知机制来讨论这个根源性的问题。
我们的大脑是由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组成的超级计算机群。
之所以说是“超级计算机群”,是因为单个神经元本身就可以理解成一台电脑:神经元自身就有信息输入(树突)、信息处理(细胞体)、信息输出(轴突)三大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元本身就能独立处理信息。
我们认知这个世界,包括具象的物质世界和抽象的理论世界,本质上是往神经元内储存信息,并且建立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连接。
据科学研究表明,一个神经元大概和另外一万个神经元直接相连,且大脑神经的信息传递速度大约是120米每秒。
我们之所以能够认知世界、思考问题、最终表达自己的想法,靠的就是往神经元内储存信息并调取信息的能力。
这种信息处理活动是非常快速和规模巨大的。
哪怕一个神经元内只能存储一条最简单的信息,比如“我”,比如“吃”,比如“米饭”,由于我们大脑里有一千亿个神经元(哪怕打一折也够多了),我们的大脑里面能够储存的信息足够丰富。
理解大脑和神经元的信息处理功能有什么意义?
意义在于,我们的行为是大脑控制的,大脑接收外部信息,与神经元内已经存储的信息产生关联,进而刺激某种人体激素分泌,产生某种情绪,情绪冲动驱动我们的行为,最后把一件事儿给办了。
这段话可能有点抽象,不过只要大家都接受过举世闻名的九年义务教育,应该是听说过条件反射这个理论的。
如果朋友们看过电影《盗梦空间》,剧情里面在人的梦境中给人植入一个 想法 的科幻概念,也是类似于这个道理。
按照很多人的朴素想法,知道了世上所有的道理,就应该能够过好一生的基础假设,是“知道了道理”然后就能“转化为行动”。
事实上,条件反射这个生物学概念已经告诉我们一个基本道理:建立条件反射是需要一定量的训练的。
这个“一定量的训练”,是需要用大量的冗余信息(其实并不多余), 要么 填充我们大脑中的空白神经元然后建立相关连接,要么建立大脑中已有相关信息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而所谓的冗余信息,或者说信息冗余度,本质上指的就是信息的维度: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触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情绪信息等等。
信息的维度越多,意味着大脑内存储相关信息的神经元就调动得越多,并且储存相关信息的神经元之间被建立起来的连接就越多。
对于一个经历丰富的人来说,过往的经历已经将大量的信息存储在神经元之中。
那么,当一条信息触发大脑思维系统的时候,被瞬间激发的相关信息所在的神经元也就更多。
由于调动的神经元越多,产生的相关情绪就越强烈,进而促进分泌的相关身体激素水平就越高,再进一步产生的行为冲动力量就越大,最终落实到行动上的可能性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同学看到教室地面上有个纸屑,顺手捡起来放进垃圾桶,正巧被班主任老师看到了,当众夸奖了这个同学。
那么,这个同学的大脑里就至少把“教室里捡纸屑”这些信息对应的神经元,和被老师夸奖的语言(听觉信息)、老师和同学的表情状态(视觉信息)、以及被老师夸奖后的自豪喜悦之情(情绪信息)全部建立了连接。
如果这件事情多发生几次,那么上述连接会建立得越来越牢固,并且大概率就成为这个同学一生的某种习惯。
因为下次只要这位同学一看到地上有纸屑,大脑就会自动 涌现 当时被表扬的场景和当场自豪喜悦的情绪,进而产生去捡起来的行为冲动。
这大概就是正反馈能够激励我们把一件事情想要持续做下去的底层原理。
但是,就这样一个捡纸屑的小小行为,就需要一系列的一堆冗余信息来促成我们的大脑产生相关行为冲动的刺激。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其他干货的人生道理,是不是同样需要足够冗余度的信息,才能催动我们相关行为冲动的产生呢!
注意哦,这还仅仅是行为冲动的产生!冲动要转化成真正的行动,进而把积极行动坚持下去,才能有机会谈一谈“过好这一生”的这个结果。
所以说,知道了所有的道理,并不代表我们能够真的去实践那些道理。这是过不好自己人生的根源所在。
年纪越轻、经历越少的朋友,大概率那1000亿个神经元里填充的信息量也越少,存储了信息的神经元之间建立的连接也同样很少。
那么,当一个道理朝你丢过来的时候,你的大脑很可能是没有波动的,可能当时会觉得“这么简单的道理谁不知道啊”。
哪怕当时有醍醐灌顶般的精神刺激,如果没有足够的经历和见识,那种醍醐灌顶也就是几秒钟的效应,过会儿就什么都记不得了。
这是因为与这条道理相关的信息,你要么大脑的神经元里没有储存相关信息,要么储存了相关信息的神经元之间没有建立连接,从而无法产生相关的情绪冲动。
有的朋友会反驳:我的大脑明明已经有相关信息,并且神经元之间也建立了连接,我完完全全很强烈地与某个道理产生了共鸣,可我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还是想不起来去做。这是为什么呢?
复习一下万法归宗的第一通用原理好不好:量变才能产生质变。
信息冗余度要积累到“足够”的程度,才能产生“足够”的激素分泌水平和行为冲动,来确保你下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能够像条件反射一般地迅速调用那条相关的人生大道理。
这也是前面提到的信息的维度的重要性:越多维度的信息存储和连接的建立,才能产生越强的激素分泌水平和行为冲动。
比如喜欢大量吃甜食被证明是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普通人抵御甜食诱惑的能力非常低。
真正当部分朋友因为过度吃甜食导致牙疼得受不了,甚至于真的备受某种疾病的疼痛困扰时,这种疼痛、恐惧、乏力、懊悔,加上甜食的视觉模样、味觉感受等多维度的信息存储和连接的建立,可能才能称为“足够”的信息冗余度。
当然,有些朋友到了这个程度还没觉得有问题,那只能说明对于这部分群体,他们对某些领域的信息冗余度的要求水平更高,也就是阈值太高。
一个脖子不疼、完全没有颈椎毛病的年轻人,你提醒他不要老是低头玩手机,他可能会感谢你的善意提醒,然后大概率当成耳旁风就过去了,不会遵照执行。
而一个脖子肩膀经常疼、可能还同时确诊颈椎毛病的中年人,你要和他讨论不能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者伏案工作的重要性,他可能会声行并茂、情绪激动地和你讨论几个小时,并且真的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这两种人对“不能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这个道理的理解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异吗?应该没有。
那为什么一个看似满不在乎,另一个却大概率能够遵照执行呢?
由于亲身经历而积累的大脑神经元储存的信息量和相关神经元之间建立的连接数量的质的差异,导致了激素分泌水平及产生相关行为冲动的量的差异,最终决定了有没有相关行为的结果差异。
所以,原理讲出来了,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能让我们争取大概率地过好这一生呢?
解决方案就是多读书、多做事、多与靠谱的人交流。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道理就是让我们在读书中积累信息量,在经历更多事情的过程中积累信息量。
很多很多的事情经历了,大脑上更多的神经元就存储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神经元之间就建立连接了,很多已有的连接就更强了。
如果要在本文标题这个“干货道理”上增加信息冗余度来帮助大家理解,该如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这里提供两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万卷书以历史书为主。很多朋友应该听说过伟人读《资治通鉴》的故事,我们也去读嘛。
古代历史可以读,当代历史也要读,20世纪地球最强创业天团的故事是很有启发的。
读历史大 概率 会让人为古人担忧、惋惜、遗憾、甚至痛苦。各位,如果真的读出这种情绪了,那就太棒了!因为你接收信息的维度提升了!
当你看到类似“人相食”的描述的时候,如果产生一种痛苦、恐惧、甚至毛骨悚然的情绪时,那就说明情绪信息在增加你的信息冗余度,在大幅度建立神经元之间的强连接。然后,你大概率会深刻地明白一些重要道理。
有的人说,史书描述的这个程度的大势,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干预的,懂这些大道理又不能让我去当大官儿。这当然不是问题。
史书中还有大量记载情绪控制力不强、嘴上没把门儿的人,最终落得脑袋搬家的下场。
这些冗余信息能不能帮助我们管好自己的言行、不去背后说人坏话、搞人小动作这类的日常生活小行为呢!
读历史的价值,就在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经历,或成或败,或喜或悲,大家脑补出来的各种场景的视觉信息和情绪信息,都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冗余度。
进而帮助我们吸收和消化各种人生道理,最终帮助我们建立道理与行动之间的强连接。
别人不读历史,可能一条人生道理变成条件反射,要遭遇(仅仅假设啊)十次社会毒打才能学会。
而我们读过历史之后,同样一条人生道理,我们或许经历一两次社会毒打就真正做好了。这不是极大的益处吗!
第二,行万里路这件事情,或许对于普通朋友们而言,买机票火车票的出行成本也是一笔较大的负担。
怎么才能可操作性强地把“行万里路”给落地呢?
这里还是建议年轻朋友们,要去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几年。对于拖家带口在二三四线城市落户的朋友们,可以慎重考虑。
很多人都抱怨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幸福指数低、催人躺平。各位,这就是成本!
成本越高的生意,往往收益越大。这跟好货不便宜是一样的道理。
这里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年轻朋友们,去一线城市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去接受社会毒打的。
每天挤公交地铁去上班,单程就一两个小时,这种罪,是有必要体验一下的。这就是信息冗余度啊!
不然你怎么知道“珍惜幸福生活”是什么意思呢!又怎么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叫幸福呢!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只有一线城市才有最齐全的、价值从高到低的各种门类的产业,形形色色的人群,可以让我们见识各种各样的事情。
简单说,一线城市就是浓缩在几百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万里路”,你在这儿生活工作几年,见识的人和事就相当于行万里路了!
如果一毕业就在小县城待着,哪怕是百强县排名前十的长三角超级富裕江东散装大县城,他们的行业门类齐全度、人群复杂度,都远远不能和一线城市相比。
相应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在信息冗余度上就差了几个数量级。最后积累下来的,就是见识的差距!
幸福的人生不一定非要在一线城市才能获得。但是,在一线城市的广阔见识和丰富经历,尤其是生活对我们的毒打,是帮助我们获得幸福人生的信息冗余度的来源。 这 是推荐年轻人去一线城市待几年的根本原因。
道理讲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其实万法归宗,做成任何一件事情、实现任何一个目标的根本原理,都是量变产生质变。
光这一条干货,就需要不知道多少冗余信息的积累,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它的意义。
即使懂了所有的人生道理,但是随便拎出一条,能够真正融入我们的行为习惯,产生影响命运的效果,还要依靠学习和实践的量的积累。
学习,对应的就是“读万卷书”,实践,对应的就是“行万里路”。
信息冗余度,本质上就是信息量的积累,而且是多维度的积累。
积累足够多了,我们才能真正过好这一生。
(全文完。欢迎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