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姐夫告状

二姐夫常年在矿上,一般利用周末和探亲假回家休息、到了家里,工资一交,就像下乡干部视察一样,遛遛转转、找人喝酒闲聊,也不想着帮二姐干活。

他实在无聊,还会买点下酒菜,跑到我们家来,找我父亲、培朋叔和几个本家叔喝酒,妄想结成统一战线,喝醉回家了,面对二姐有娘家人“背锅”。

在我们家,他几杯下肚,酒壮怂人胆,还会借机“喊冤告状”。

二姐夫像小孩一样诉说二姐的“各种不是”,也是挺好玩的。

其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二姐限制他喝酒,人前吼他不给他面子,骂他死懒不动、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赶集老买一些喝酒人喜欢的鸡肠狗肺……

一开始,二姐夫会在大姐、四姐跟前抱怨,还委屈的不行。

姐妹俩哪能饶了他,当然站在二姐这一边,反过来接着训二姐夫,“你真不懂事,来家就喝酒、一喝就多、一醉就躺,五忙十月的,谁家不在地里干活?她二姨都忙的脚打后脑勺、大腿抽筋了,你还吊儿郎当,你还不如在矿上加班呢!省得她二姨看着你碍眼,你打着旗号、应名回家干农活的,你这一天到晚酒醒了么?不自觉,还好意思跑娘家告状?……”

大姨子、小姨子一通雷烟火炮,打的二姐夫措手不及,都把他训笑了,挠挠头不敢告状了。

等我大姐、四姐出门了,他又赶紧向我父亲、培朋叔费劲解释自己的“难为”,转移话题,嘟囔着,

“工资都交了、加班费也交了,在矿上我一双袜子都舍不得买,都是赤脚把子,除了喝点酒,你说人情礼节、人情世故,我哪点不懂,哪点不到位?还骂我,骂的我头脑嗡嗡的……培朋叔,您可得说说她。”

培朋叔是我父亲最好的生前好友,不分彼此,笑了,“我看着**(二姐的小名)长大,没见过她骂人。还会骂人?爷们?”

“培朋叔,你不知道,她干活没说的,对人也客气,庄里没人不夸的,但骂我太厉害了,一点面子不给我留……”二姐夫拼命解释,滑稽的很,“我只有在这喝酒,才安心,她不敢在这骂我。”

一句话,把我父亲和培朋叔都说笑了。

2.二姐的妇女互助组

常年以来,二姐已习惯了家里、湖里不指望二姐夫。

她起早贪黑、大包大揽的日夜操劳,件件事情不落人后:干农活、带孩子、做饭、卖粮食、种树、种菜、喂猪、出猪粪,甚至农具修理、换个灯泡,都是她。

但在农村,有些活的确是个人难以完成的,比如:

种蒜覆膜时,需要两个人一起铺塑料膜;

栽种稻秧苗时,需要同时拔秧、运秧、栽秧;

大蒜上架、缮盖时,一个人也干不了……

长期以来,二姐和五六个关系要好的邻居、近房妇女,形成了良好的互助模式。

她们家的老公、儿子大都在外打工赚个整钱,剩下的都是3861部队。

二姐在田庄辈分长,几个妇女都要喊她大婶子、甚至大奶奶,一下子把她喊老了。

二姐干活麻利实在、农活懂得又多,为人厚道大方、主动吃亏,自然成了合作小组的“领头人”,真的是吃苦在前、收工在后。

农忙时,二姐带着这些妇女同舟共济、不分彼此,有活一起干、做饭一起吃,有说有笑、互相架势,相处的十分融洽,农活早早晚晚都能一起干完。

每次二姐都是先带着大家给别人家干、最后才轮到自己家。因为付出多,每次农忙下来,二姐都累的够呛。

但正因为如此,她越来越赢得大家的尊重,大家在她的影响下,相处的也越来越好,所谓远亲不如近邻。

我每次到二姐家,那些妇女也比照沛沛、可可称呼我“舅舅”、甚至舅佬,表达对我的热情和尊重,她们家有个大事小情,孩子考学、打工、找对象等,也会寻求我的意见。

她们见我二姐夫喝酒厉害,也会没大没小的怼他,知道这位年纪不大、辈分大的“酒猫子”没脾气、好说话、表面憨厚、心里有数。

3.帮别人“刷龙”摔了腿

农村盖房是大事,规矩繁琐,风俗复杂,所谓“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

其中上梁仪式十分隆重,整个过程可分为祭梁、上梁、接包、抛梁、待匠等几程序。上梁时辰既定,东家遍告亲友。

上梁完毕,会贴上对联,类似“上金梁,逢盛世,财源滚滚;立玉柱,择良辰,瓜瓞绵绵。横批:上梁大吉。”

老家主家上梁时,到时亲朋均会来帮忙,并带来贺礼,老家的名称大概叫“刷龙”(音,也不知字写得对否?)。

大概就是代表主家,买一些酒菜、香烟,去酬谢帮着上梁的人、把上梁程序圆满完成,讨个吉利。

二姐夫的邻居云山家里孩子一堆,常年在外打工,好容易攒够了盖房子的钱。

2015年冬天,房子快上大梁时,二姐夫从矿上回来了。

云山是二姐夫的本家侄子,他媳妇和二姐关系也很好,常年合伙干活,走动频繁,孩子们也是同学,平时端碗串门坐下就可以吃,关系不分彼此。

我母亲在二姐家住时,云山媳妇也经常帮忙照顾我母亲和二姐的孙女心如,为人善良厚道、热情大方。

见云山家房子上大梁,一向热情慷慨、爱穷大方的二姐夫自然不落人后,赶紧上前帮忙,买下一堆酒菜、小贡(香烟),主动给他家“刷龙”。

那天中午,二姐夫招呼大家喝酒后,中场休息时,已有六七成酒意,看到大梁上的红纸被风刮掉了,觉得不吉利,不吱拉声,径直踩着梯子上去,结果醉醺醺的爬上三米高时,梯子一脚踩空,摔了下来……

在酒意之中,人的感觉迟钝,摔下来的二姐夫当时没感觉什么,还故作轻松的爬了起来,开玩笑地说,“要不是衣服穿的厚,我给你们来个鲤鱼打挺。”

二姐夫和众人回屋又喝了几杯,慢慢才感觉有些不适,脸冒虚汗、浑身发抖,两小腿传来的疼痛,让他强撑不下去了,歪倒在了一边。

众人赶紧把他送到镇医院,拍了片子,两小腿骨折了,左腿还好,右腿比较严重,需要送到大医院打钉固定。

二姐夫腿摔骨折的消息,让云山一家愁云惨雾,但事情是在他家发生的,又是给他家上梁刷龙的,平时关系又那么近,他只能赶紧打120,送二姐夫去骨科较好的徐州大医院。

4.二姐夫的大度

到了九七医院,二姐夫的酒意彻底醒了,才感到钻心的疼痛,后续就是拍片、打钉固定、漫长的住院康复……

这次意外事件,云山一家事前垫了一些钱,考虑到他家孩子四五个,盖房、儿子娶媳妇、买农资化肥等,四处都是欠账,生活不容易,二姐夫让二姐赶紧把钱退回了。

当时云山坚持不要,二姐就把钱给了施工队,抵扣建筑人工费。

二姐夫因为在矿上,住院报销比例较大,这次意外事件,虽发生在云山家,但是自己是主要责任人,不该醉醺醺的爬梯子。

但云山也是实在人,想表达歉疚心意,二姐夫就让云山陪床几天,和他聊聊天。

那次右腿骨折,住了半个月的院,医生让回家休养,本来再过一个月就能康复了,二次复诊拍片时,已经看到骨头接缝愈合中。

5.二次骨折,二姐夫害怕了

结果二姐夫康复期间,酒瘾犯了,偷偷让三岁多的小孙女给他拿酒(之前二姐给藏了起来),喝醉了以后,竟忘记自己右腿打着石膏固定了,迷迷糊糊的下床就走,结果一下跌倒在地,出现了二次骨折。

麻烦大了!医生也说麻烦大了。二次骨折,比第一次还难处理。

九七医院原来的主治医生真有些头疼了,因为当时二姐夫已经50+多岁了,骨头脆、愈合慢,医生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效果可能要比较久,心里也没底。

第二次住院,二姐夫受老罪了,又躺了两个月。

两个月期间,我有空就陪他聊天,给他快递MP3、收音机。

二姐说,你就给他买老年人广场舞的河南戏曲、梆子戏之类的就行,别的他也听不懂、不会放,越简单越好。

当然,对他最好的关心是心理安慰,陪他聊天,可我没那么多时间。

他第二次骨折是因为喝酒而起,两个孩子对他也有意见,因为眼见要好了,一瓶白酒,一切重新来过,花钱还得受罪。

二姐夫主要担心腿好不了了,片子也快递给了我,我到上海六院,看专家号,还咨询了华师大我师妹、专门做骨科保健的老公,细细打听。

但大医院的医生都比较保守,没见病人,很难说是否能康复如初,毕竟这种病情是因人而异的,尤其是中老年的骨科。

6.我给二姐夫心理按摩

跑了几家大医院,把结果仔细告诉二姐夫,二姐夫那段时间,小孩一样,疑神疑鬼,担心这、担心那,一和我聊天,就是半个多小时,反复问我,“这腿,还能好么?”

我二姐都烦了,吼他,“他舅又不是医生,你问他,他能当你腿的家?不让你喝酒,老鼠窟里,你都能扒拉出来喝醉,没有那瓶酒,你现在早好了。”

二姐夫被吼的、像小孩子一样,低头不语。

我知道他的担心,但也只能安慰他,不要着急,听医生的、慢慢来,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心里也为他担心,怕落下后遗症........

好在,3个月后,二姐夫终于可以扔掉拐杖下床了,6个月,走路正常了,就是感觉小腿里,骨头缝隙还忽闪忽闪的,我说那是幻觉,我的小腿也是如此。

我这傻乎乎的二姐夫,慢慢的被我洗脑,洗的相信了,尤其是我转述了一些医生朋友的话,加上一些网络百度的骨科康复知识,贩卖给他,鼓励为主、不停安抚,有的也是善意的谎言,让他趁机减肥、戒酒,他听的透爽,心里得到极大安慰。

他跟别人说,“九七医院的医生,还不如我小孩舅说的透彻。”

后来,九七医院回访他时,还觉得他康复的快,以为他专程去上海看病了,因为他到处跟人说,小舅子在上海,上海专家如何指导他康复等等.......

唉,我这个二姐夫,傻一点,简单一点,盲信一点,有时也不是坏事。

而我,更愿意相信,吉人自有天相。

(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