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内清洁屋变多了,垃圾变少了,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大家住在这里感到很幸福。”科技城垃圾分类专班始终秉持“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的原则,积极创新工作举措,精心打造“全链条”覆盖分类模式,全力破解垃圾分类难题,实现由之前的“被动”分类到现在的“主动”投放,由之前的“督促”监管到现在的“习惯”养成,力争转变提升垃圾分类成效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区域社会治理水平。

走商入企,打造前置服务“一步到位”机制

近一年来,科技城垃圾分类专班在完成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上,为辖区的商家、企业也打造了一系列“暖心”举措,用专业的“前置服务”帮助辖区商家、企业化解在垃圾分类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严谨、科学、暖心”是垃圾分类专班在科技城、东渚街道各商家、企业心目中的工作形象,专班全面周到又高效的工作态度给各商家、企业带去了优质的分类体验。如何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让垃圾分类成为商家、企业间的习惯,垃圾分类专班加深环境净化、空间优化、服务人性化“三步”行动,直达与企业间最深处的“内心交流”。“我们这个商业体正在装修过程中,专班工作人员的上门指导让我们很意外,也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让我们正式营业真正实现了一步到位。”科技城某新建商业体负责人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寓教于乐,打造中置宣教“时尚共享”模式

自垃圾分类实施开始,专班已联合工作职能部门陆续开展了“你献策、我倾听”、“童进社区,走好垃圾分类长征路”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影响覆盖域内10个社区、参与人数更是达到2万余人。专班坚持用真心、用真功全力破解垃圾分类这道难题,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观念,使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新时尚”下的一道“清风”。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分类更贴近居民心。专班经过实地考察摸排,计划将望湖湾小区中心居民休闲广场升级改造成垃圾分类户外宣教阵地,现已基本完工,大部分场所现已向居民开放,真正实现将垃圾分类宣教直接送入“居民家”,把垃圾分类和居民小区有机结合,让居民随时都生活在浓厚的宣传氛围中,使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垃圾自觉分类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字赋能,打造后置保障“人机智慧”体系

轻点鼠标,46个小区,126个清洁屋现场情况一目了然,垃圾分类是一个多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任何环节的疏漏、低效,都会令分类结果大打折扣。垃圾分类专班借助综合执法局“云绣”智慧系统,利用科技赋能,覆盖区域内所有清洁屋的垃圾分类后端巡查,为垃圾分类现场管理工作提供了精细化管理的新范本。

“通过科技化的智慧巡检方式,不仅为我们减少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同时也能确保全时段巡查的保证,真正实现了全区域、全时段、无死角的分类监管方式。”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专班也同步积极寻求创新,正在利用新建的前山澜庭小区清洁屋,改造安装“智能化自动分拣”机器人,希望通过AI识别分类质量和投放行为,通过科技赋能有效确保分类准确率,高效助力垃圾源头分类,力求辖区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全新的垃圾分类体验,推动垃圾分类由“新时尚”成为“新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一步,科技城垃圾分类专班将在当前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升社会治理全链条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垃圾分类体系全闭环高效运行。以垃圾分类为突破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再上新台阶,将科技城、东渚街道打造成为高新区垃圾分类工作展示的最佳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