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3日,被下放劳改4年的邓小平写信给毛主席,言词恳切的希望毛主席能允许自己回到工作岗位上。
毛主席对此十分重视,当即肯定了邓小平的贡献,周总理明白毛主席的言外之意,隔天就将邓小平一家从农场接回北京。但直到1973年12月邓小平才真正回到中央任职。
此前他一直在北京某医院检查身体,好友萧劲光曾多次到医院探望,一坐就是许久。期间,萧劲光曾小心翼翼的提醒邓小平:
“你这次回来有人要不痛快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切记,要提防那两个戴眼镜的,我和总理都会站在你这边!”
而邓小平却神情自若,示意萧劲光不必担心。
那么,萧劲光是谁?他是如何与邓小平成为好友的?那两个戴眼镜的人又是谁?
从穷小子到海军将领
萧劲光的经历与邓小平相似,他曾身担重任立下赫赫战功,也曾因各种原因被冷落或下放,幸好毛主席和周总理慧眼识英雄,他才得以重回中央任职。
早些年他与邓小平并无深交,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比许多人都要深厚,他欣赏邓小平的指挥才能,邓小平欣赏他的胆大心细。
那么,萧劲光为何能让邓小平如此欣赏呢?
萧劲光于1903年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户手工业家庭,全家生活要靠母亲种田和父亲外出劳作才勉强支撑。
他的出生非但没有让父母舒展眉头,反而让他们的担子更重了。但因为是幺子,父母还是决定将他送到私塾读书,希望他能改变家族的命运。
许是天资聪颖,萧劲光自从入学以来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将课堂作业高质量完成,还在课下找“闲书”来看,先生们都对其赞不绝口。
由于成绩优异,他在毕业时考进了新式学堂,接触到新思想和新文化,同学们“大胆”的言论让他吃惊。
“为何你们老是喊着打打杀杀,我们是读书人,应该用笔来解决问题,你们讨伐的对象是大地主大官吏,他们可是农民的衣食父母,怎么可以如此对待他们?”
“你懂什么?他们欺压良善,使百姓流离失所,令农民无地可种,他们就是国家落后的罪魁祸首,如今国内时局动荡不安与他们有着极大的关系!”
类似这样的对话发生了很多次,萧劲光逐渐摒弃了自己天真的想法,他认识到只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只有文武结合才有可能创造出和平安定的世界。
时光飞逝,萧劲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郡中学,并与任弼时结为好友,在任弼时的带领下,他加入新式社团,接触到了革命思想。
自此,他一发不可收拾,致力于用革命创造一个新世界,凡是上街游行示威或演讲活动都有他的身影。
而他突出的个人能力也被党组织看中,并于1920年加入“俄罗斯研究会”,被学校推荐到上海学习。
在沪期间,萧劲光接受了系统的革命教育,当时上海有不少夜校,他常常在闲暇之余在那里为工人补课。
后来,萧劲光又被学校推荐加入到青年团,隔年与任弼时、刘少奇等旧友一起到莫斯科学习红色理论,许是俄语基础好,他不仅能读懂晦涩的文学作品,还能写下自己的随想。
他与许多共产党人一样,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和文学沙龙,意外结识了周总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当周总理询问萧劲光的个人理想时,他望着远方说道:
“加入共产党赶走侵略者,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是我毕生的奋斗目标,先前我以为好好读书便能救国,现在才发现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萧劲光加入共产党后,在党组织的建议下,他主动到苏联学习军事,当时教导的老师十分负责任,严格要求他一定要掌握基础的军事知识和格斗技能。
而他也没有让党失望,待萧劲光回国时,已是共产党中冉冉升起的一颗红星,苏联红军对他也赞赏有加,以至于在列宁去世的时候,他曾作为中方代表到苏守灵。
萧劲光曾在湖南组织工人运动,农民们常常看见他踩着草鞋,穿着短布衫,卷起半截裤脚,挨家挨户的科普革命,有些农民不愿配合,他便细心的为其解释。
这些举动扩大了共产党的宣传力,也提高了他在共产党中的地位。
北伐战争时期,萧劲光被派往广东,参加了南昌和鄂西等战役,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此时的他不过才22岁。
待北伐即将成功之时,蒋介石和汪精卫的“128”计划打乱了这一切,共产党手无缚鸡之力,被国民党险些扼杀在襁褓之中。
萧劲光非常愤怒,便想与其一较高下,但却遭到了上级的训斥。
“你既看不清局势,也分不清主次,这样如何救党?遇事切莫冲动,小不忍则乱大谋,让反动派再得意一些又如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迟早有翻身的一天!”
由此可见,萧劲光非常容易冲动,这也为他日后被革职埋下了伏笔。
组织为了磨去萧劲光的棱角,安排他前往苏联学习军事和政治理论。而毛主席听闻他的事迹后,便与周总理开起了玩笑。
“你说这个萧劲光是不是很像一个人?小平同志虽然与他并不相识,年龄也差了一岁,但他们的性格和做事态度都出奇的相似,以后要是发生了坏事保准与他们二位有关。”
在萧劲光学成归来之际,他先后担任了参谋长和学校政治部校长一职,与邓小平的发展轨迹极其相似。
党内许多人常拿他们来作比较,二人在未曾谋面之时,已经互相有了结交兴趣。在日后的作战中他们惺惺相惜,因相似的人生经历成为了一生的好友。
那么,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在建国后二人的命运会发生什么变化?
阴险小人难逃命定结局
1931年,萧劲光接手宁都起义的新红军,面对那些思想混乱的兵痞他非常的严格,用了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将其培养成了优秀的红军队伍。
萧劲光的功绩使一些人心生嫉妒,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的往萧劲光身上泼脏水,好在党只根据事实说话,而他们见此计不成再生一计。
在第四和第五次“反围剿”中,萧劲光带着仅有70余人的队伍,在黎川抵御蒋介石的三个师,最终黎川毫无意外的落入了蒋介石的手中。
一些小人见萧劲光打了败战,便在战后反思会议上,将左倾冒险主义的罪名扣在了他的头上,企图将他彻底打入深渊。
“萧劲光,你知道你错在哪了吗?你身为参谋长居然临阵脱逃,你的做法不仅体现了你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更会让外界认为共产党是懦弱的!”
“我何错之有?蒋介石有三个师,我只有70余人,黎川本就不是军事重地,不撤退难道让战士们去送死吗?”
可惜,当时党的总指挥是博古和王明,他们撤去了萧劲光的职务。并且在三年后,还有人翻起了旧账,称萧劲光党性不纯洁。
正所谓三人成虎,萧劲光被开除了党籍和军籍,然后被判处了5年监禁,倘若不是毛主席和王稼祥保他,恐怕他这辈子的光辉历程也就到此为止了。
无独有偶,邓小平也因优秀做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933年,邓小平因支持毛主席的决策被撤职,并遭到了警告处分。
从书记到巡视员,邓小平心情十分复杂,也许他与萧劲光想得一样,自己的抱负在他人看来就是一份垃圾,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幸好他们熬过了那段时间,遵义会议后,毛主席的主张被党组织承认,共产党确定了以毛主席为中心的正确领导,两人这才重新得到了重用。
经过人生的第一次大起大落,他们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还认识到了革命的任重而道远,开始更加的勇往直前。
萧劲光先后担任了参谋长和司令员。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晓勇善战,不仅保证了边区和中央干部的安全,还让日军闻风丧胆。
而邓小平则担任了书记,不仅承担着赶走侵略者的使命,还肩负着在后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任。
除此之外,邓小平还指挥了多场战役,例如著名的百团大战。
邓小平在党内的地位稳步上升,一时风头无两,这让不少人心生嫉妒,他们看不惯邓小平独占鳌头,便想尽办法欲将其拉下马。
俗话说多行不易必自毙,这些不轨之徒妄图破坏党的纪律,构陷战友同胞,其下场轻则被革职查办,重则被就地处决。
后来,萧劲光终于和邓小平见了面,相同的抱负和人生经历让他们相见恨晚,很快就成为知心好友。
“知我者小平也,以后我们要再次合作,待新中国建立之时,你我定要保持初心努力建设这个国家。”
但是两人万万没想到,他们的坎坷人生才刚刚开始。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陷入了十年混乱之中。以江青和张春桥为首的反革命集团,欲将中央的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掌控整个国家。
他们做出的一系列举动,让国家的教育和发展陷入了停滞。青少年们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整日只想着打架斗殴,国家经济也因此倒退了十年。
并且,党内的一些老人也受到了牵连,邓小平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邓小平在党内的地位非凡,为了掌握中央集权,反革命集团他早已将其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
最终,邓小平遭到了反革命集团的构陷,被解除职务,下放到地方进行劳改。
当邓小平被下放后,他们甚至还想要了邓小平的性命,好在周总理等人力挽狂澜,邓小平这才渡过此劫,国内的时局才没有变得更加糟糕。
对于这一切,萧劲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到了1971年,他嗅到了政治新格局的气味,建议恢复邓小平的职务。
果不其然,毛主席当即便肯定了邓小平做出的贡献,于1973年让他回到了中央,这才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小平,你一定要提防那两个带眼睛的,他们怕是会对你不利。”
而萧劲光所说的这两人正是江青和张春桥。邓小平听闻此言神情自若,并示意萧劲光不必担心。
最终,在新中国多位领导人的努力下,这一反革命集团所犯下的罪行受到了清算,而萧劲光和邓小平终于结束了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
萧劲光和邓小平的一生无疑充满坎坷的。他们曾经历过失败,也曾蒙受过冤屈,但是他们却未曾抱怨,用坚定的决心战胜了不轨之人,完成了毕生的梦想。
我们应从中得到启示,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公正,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去维护世间的公平和正义。
所谓邪不胜正,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人生定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