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辽东地区有个好几百户人家的大村子,名叫贾村,附近很多小村子的村民都来贾村做生意。这贾村的街面上到处都是商铺,客栈,酒馆,要是遇上个节日,那就更加热闹。

在这街的东南边,开着一家酒馆,掌柜的姓赵,有个儿子,大概十八九岁,大家都叫他赵小九。这赵小九读过几年私塾,识文断字,知书达理,长得也还白净,很受大家喜欢。他也经常帮这父亲打理店铺,学习经商之道。

因为父亲需要看店,所以外出买粮食进货这些事儿都是赵小九来做。在外面跑的时间长了,自然认识的人也多了很多。有一次,他去贾村南边的一个小村子收粮,认识了那个村子里的一个姑娘,叫秀英。秀英年轻漂亮,长得如花似玉,又聪明机灵,加上年龄差不多,两人一见钟情。

可是他们不敢让家里知道他们的事儿,只能私下偷偷约会。在那个年代,婚姻基本上都不是自己说了算,都是父母包办。

一天,两人又见面了。一番亲热之后,秀英告诉小九,他爹妈都出远门了,今天晚上他可以到自家去串个门。小九也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说的话被本村一个地痞流氓听见了。他悄悄地跟在刘秀英的身后,知道秀英住在他们家的铺子里头,这小子心里就打起了坏主意。

赵小九因为帮爹卖酒,忙到了天黑,所以忘了跟秀英的约会,自顾自的忙他的生意去了。秀英想着小九晚上会来找她,所以就没有栓门。到半夜的时候,那个地痞流氓轻手轻脚地进了秀英家里,睡在秀英的身边。

这姑娘还以为是赵小九,也没多想,直接睡了过去。这流氓正想干点什么事情时,不料秀英的哥哥回来了。巧的是,秀英哥哥还认识这个地痞,今天见他溜进自己,还想对自己妹妹行不轨之事,想把他抓住。

这地痞怕事情露馅儿,抓起衣服就往外跑。秀英哥哥追了过去,不想地痞掏出刀子捅了他一刀,当场就死了。地痞行凶后,慌慌忙忙地跑走了。

秀英早上起来一看,哥哥在院子里被人杀了,就像当头挨了一棒。她怀疑是赵小九干的,她恨小九无情无义,杀害自己的哥哥,立马就跑到县衙状告赵小九行凶杀人。知县大人立马传令,将赵小九抓到县衙审问。赵小九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没有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县有点为难,没有证据,于是又询问秀英:凶手有什么特征么?秀英努力地回想了一下,说:好像凶手在肚脐上边有个大瘊子。知县命人将赵小九衣服解开,但是他的肚子上并没有瘊子,所以不是赵小九杀害秀英哥哥,就把他放了。那么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呢?知县大人很苦恼,日思夜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知县传令贾村,秀英他们村和附近的几户人家,年满十五到五十岁的男子都必须到贾村东头校场集合,看知县审问青羊,如有违抗者必定重罚。

命令一传出,该来的都来了,还有不少百姓前来看热闹,都想看看知县是怎么审青羊的。贾村东头这个校场,以前是军队在这操练兵马,而现在是商人们赶集摆摊的地方。这场子挺大,能容纳好几千人,四周全是围墙。

待人到齐之后,知县命人抓上来一只青羊,在场地中间有一根柱子,衙役将羊拴在柱子上。知县端坐在大椅子上,看着眼下的人们,心里暗暗点头,基本上都到了,这个主意应该能找出凶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准备完毕,知县命人将大门关上,把羊吊了起来,开始审问:是谁杀死人的,赶快招供。那青羊只是一个劲儿地叫唤,并不会说话。知县一拍惊堂木,来人,给我重打二十大板。衙役们举起大板,真就重打了二十大板。

知县又问:到底招不招。那羊被打了叫得更加凄惨了。不招再打十大板!于是那青羊又受了十大板,叫得都快断气了一般。

知县继续问到:你招还是不招?他故意凑近青羊,装模作样地听了一下,说到:你肯招了,那快讲。

他把住了羊角,然后认真地听了起来,听着听着笑了,然后令人放下青羊,带回去医治。随后宣布道:青羊已经招供谁是凶手,现在大伙可以回去了。

他命衙役将椅子搬到大门口,打开大门,凡是往外走的人,都必须将上衣脱去。一个一个男子从知县大人的目前走过,他对每个人都仔细观察了一番,这样一来吓坏了那个地痞,他躲在人群里不敢往外走,眼看人越走越少,最后只剩他一个人了,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走上前去。

县令大人已经明白是谁是凶手了,就故意问他,你咋还不走呢?那地痞流氓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住的哀求:知县大老爷,求求您饶命,小的全都招供。那天晚上是我色心大发,上秀英家,不料遇见她哥哥回来,失手杀了人您饶命,饶命啊。

知县命人将他的上衣脱去,果然在他的肚子上有个瘊子,立马将他抓了起来。知县大人替秀英申了冤,还为她和小九做媒,成全了他们的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