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方案一旦出台,届时将有一大批以灵活就业形式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断缴或弃保。

灵活就业人员本身的收入不稳定,用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就是希望自己干不动了,退休之后能领取养老金,享受医保待遇。这样也算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了。

延迟退休是板上钉钉的事。在这个背景下,未来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会逐渐统一,最终形成不分男女都是65岁退休的新局面。与现行的灵活就业人员女性50岁或55岁(不同地区具体规定不一),男性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有不小的差距,这5—15年的差距之间,要不要缴纳社会保险,值得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迟退休是一个配套“工程”,不是单纯延迟退休年龄,逐渐将男女法定退休年龄统一调整为65岁这么简单。与延迟退休相对应的还有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提高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和调整养老金计发月数这一系列组合拳。

这不是空穴来风,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调整养老金计发月数是人社部的规划中明确指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提高医疗保险缴费年限更是有迹可循。例如,去年广东省、山东省规定将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提高至女性25年、男性30年;今年江苏省宣布将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调整为女性缴满20年,男性缴满25年。只有在退休前医疗保险的实际缴费和累计缴费年限两者共同满足当地规定的缴费年限,才能在退休后享受终身医保待遇。

届时,将形成法定退休年龄65岁,办理退休前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需满20年,医疗保险累计缴费年限需满20—30年的新格局。

细想一下,在不考虑医疗保险,只计算养老保险的前提下,一个灵活就业人员按照最低的缴费档次缴纳20年的养老保险,需要支付的保险费用就是大十几万,接近20万元。如果将缴费基数逐年提高和医疗保险考虑在内的话,这是很大的一笔开支了。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是全额自费的,计入统筹基金的比例远高于计入个人账户的比例。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本身就存在“亏损”的风险,如果进一步将缴费年限提高,而领取年限缩短的话,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亏本”的风险系数也会无形提高不少。这一套组合拳,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打击是很大的。

尽管,缴纳社保亏本的风险提高不少,但是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仍然是养老的首选,性价比超高。因为养老和医疗保险是国家为基层群众构建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国家兜底,仍然比理财、基金、股票等投资渠道的风险低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想法是,延迟退休无法避免的大背景下,灵活就业人员直接放弃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一旦放弃养老和医疗保险,会极大降低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令自己今后的养老和医疗没有保障。那今后灵活就业人员如何缴纳社会保险,才能让自己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呢?我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第一、减少缴费支出,不要一味的追求“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养老保险遵循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没错,但对于缴费负担本就很重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过高的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也会让“风险系数”直线上升。

灵活就业人员选择60%—100%之间的档次缴费是更合适的,我个人是不推荐100%之后的缴费档次的。至于缴费年限嘛,按照规定缴费年限缴缴费即可。假设未来养老保险缴费提高至20年,缴费满20年或者25年都行,不要想着只要活着就一直缴下去。

第二、优化保险配置。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按照职工医保缴费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职工医保改革,医保缴费年限提高的基础上,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医保的性价比并不突出。其实,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为自己配置职工养老和城乡居民医疗这样的保险组合。这么选的道理也很简单:

首先是因为很多城市的灵活就业是可以只选择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而不缴纳医疗保险的。其次是因为缴纳居民医疗保险一年只需要300—400元,比职工医保要省不少钱。还有一个很重原因是居民医保的待遇并不比职工医保差多少,除了没有个人账户计入和住院报销低一些之外,其余像什么门诊慢特性病、重大疾病等该有的待遇一项落,必要时还能申请医疗补助和临时救助等,性价比超高。

三、建立补充保险。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想要享受高性价比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待遇,建立补充保险就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养老保险的话,补充养老保险有很多,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的个人养老金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收益不不算低,稳定性和增值保值等方面更靠谱。医疗保险的话,补充性医疗保险的话也可以着重挑选一些医疗、意外和重疾方面的商业保险,记着不要挑选保费过高的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灵活就业人员能为自己配置一份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居民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的组合险的话,基本就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目标了。这样的保险配置方案,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