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近三个小时的电影能醒着看完,对于我而言就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作品。电影院一直是我觉得改善睡眠的场所,年前看了《阿凡达2》,开场十分钟左右故事梗概就交代清楚了,后面的全是炫技,我基本在15分钟以后就进入似睡非睡的状态,坚持着没有昏睡过去的原因是视觉效果确实不错。

流浪地球2》确实改编得非常好,不仅是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格局提高了不少。小说主要内容就是展现了人类一直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no zuo no die。小说的调调其实是偏暗黑的,但是电影呈现出来的很暖,很积极,甚至是昂扬的,把人类从来不缺乏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的勇气展现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住,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从马兆这个角色口中说出的时候,我立刻就觉得流浪地球觉是个大IP了,若隐若现的故事暗线这格局都这么高。故事的明线很明确,从“移山计划”到“流浪地球计划”,与之对应的另一条线就是“数字生命计划”,二者表面上是竞争关系,实际上是共存关系。

当“移山计划”被证实可行后,地球所有资源都集中到主线任务,升级到流浪地球计划的时候,“数字生命计划”表面上是被终止了,貌似只有拥有执念的图恒宇还在暗地里推进,目的是为了给丫丫一个完整的生命。其实“数字生命计划”一直在推进,而且主导的人很可能就是马兆,在数字生命的维度当中马兆的地位基本就是造物主,而图恒宇就是一个工具人,而且作为工具人的权重可能还不及丫丫。影片中交代的很清楚,数字丫丫有意识后是认识马兆的,而且马兆拿着丫丫的备份威胁图恒宇跟他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众多应对地球危机的方案中,初期所有的方案彼此都是竞争关系,但是在地球开启流浪之旅以后,还能够推进的计划就成了A和B互补的关系,“数字生命”就是“流浪地球”的PlanB。就像,逐月计划的PlanB就是核弹炸毁月球的计划。逐月计划开启之后,人类没有准备好核弹去炸毁月球,原因就是拥核国家缺乏战略互信,某些大国不愿意共享核弹,虽然认可了这个方案,但是执行不下去,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坑了自己,迫不得已的执行方案就是派人去起爆核弹,也就是全篇最燃的情节,一群“五十岁以上”的航天员自愿赴死。

支持数字生命的群体一直在破坏移山计划,屡屡得手,目标貌似就是要消灭人类,其实达到的目的确是让人类变的更团结了。数字生命将一直伴随着地球流浪,不仅仅是隐藏在人工智能系统当中,本身数字生命的载体是超级量子计算机550W,也就是Moss本身也是流浪地球计划的辅助决策和核心执行主体。那些破坏行为,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系统中是病毒,而这个病毒的创造者必定就是核心研发人员,图恒宇已经明确了是个变量,马兆就极有可能是数字生命维度中的造物主。马兆作为人类已经牺牲了,跟图恒宇一样,图恒宇都能在数字生命维度中重生,马兆更应该能重生。马兆是不是就成了以后的反派?我认为如果续集总马兆出现,肯定不会是反派,反派只能是人类群体,因为人类是有原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浪地球作为一个科幻IP,要想持续发展下去,丰满内容,增加故事线索,适当的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强化人与科技的矛盾冲突,这绝对是一条电影改编的康庄大道。在这条路上,很容易做出文化自信的感觉,这方面中国以及中华文明圈相对于欧美文化群是具备优势的,而且这种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