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一方面要明确2023年投资工作重点,另一方面要强调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开工建设。 一方面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加强互补等重点领域,优化投资配置方向,推动企业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强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据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研究形成一系列支持企业有效扩大投资的政策“组合拳”,进一步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组织企业科学编制投资计划,逐户确定投资规模,加强投资情况监测分析,有序推进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投资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以真金白银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扩大有效投资是稳经济、调结构、补短板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知》鼓励中央企业增强发展信心,把稳投资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促进、稳前进,科学合理布局投资规模,“加快一批到位,系统规划实施新批,早研究储备”的工程。
从具体布局领域看,“战略引领”、“强链互补”、“创新发展”等成为关键词。 按照《通知》布局,要着力补充民生重点领域,积极参与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大医药保障、应急产业等领域投资。 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存量项目,做好增量项目,谋划落地更多“小而美”项目。 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强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联动效应,深入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提高国际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也很重要。 中央企业要实施现代产业链长行动计划,推动资源向产业链基础领域和高端环节集中。 加大粮食、能源、战略矿产资源投入力度,积极落实新一轮提粮行动,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强关键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产生产,推进海外能源资源供应基地建设,对有条件地区形成重要产业链。
《通知》还明确,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融合集群发展,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绿色生态等布局力度,推动集成电路和产业主控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引领平台企业发展。 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以资本为纽带投资布局专业新企业,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