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钟声

编辑:Mark

出品:红色星际(ID:redplanx)

头图:禾多与地平线征程3打造的域控图片

余凯像丛林里的老手猎人,可以从很远处嗅到猎物的气息,然后伺机靠近、出手。从2019年到2021年,3年3款芯片,到现在为止,每款芯片都实现了量产上车,稳稳的踩住了汽车算力芯片的风口。

2022年之后,地平线的江湖地位直线上升,特别是和大众24亿欧元一揽子的合作协议,更是在国际上火了一把;2023年,余凯笑的更高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征程3的翻身

2020年,地平线发布征程3。

余凯对征程3的定位是寻找增量市场,试图在增量市场里成为主流的芯片供应商,真正的进入车载计算平台,改变地平线征程2边缘化市场角色的处境。

到目前为止,虽然征程2的出货量也破百万片,但更多是应用在摄像头,座舱领域,真正应用在车载计算平台的量很少。

存量的L2市场,已经是内卷的红海,对地平线而言太难了。这个市场的玩家里,既有绝对的老大Mobileye,还有瑞萨等传统车规芯片厂商,地平线和它们相比,没有优势可言。事实上,征程2的上车,也是被国企系的主机厂“奶”了一口。

余凯在科技圈是顶流红人,被媒体和资本追捧。但科技圈的光环,在主机厂这里没用,在主机厂爸爸的眼里,来了就是“乙方”。当余凯拿着征程2卖力的向主机厂推销时,最后都会遭遇灵魂一问,“我们为什么要用一个从0到1的芯片呢,如何保证长期的稳定供应。”

确实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这些问题都不好回答。这时候的地平线,作为初创企业被资本市场看好,产品则受冷遇。

征程2上车的转折点来自于央企系主机厂,长安的项目成了征程芯片上车的起点、自从长安开始,地平线陆陆续续接到了其他主机厂的定点合作,上汽、一汽、广汽等。

余凯心知肚明,征程2的上车过程中有着非市场化的因素,而且作为一个科技企业,生存不能一直依靠别人的扶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想ONE搭载征程3芯片图片)

余凯为征程3争取到了2021款理想ONE的上车机会。本来想借着理想ONE的标杆示范作用,来一次破圈,撸一波上车的机会。结果,很长时间征程3都没有再上车。

这和英伟达的Xavier芯片一样,在国内仅仅在小鹏上上过车,然后就销声匿迹了。但是英伟达作为不差钱的主,继续开发下一代更大的算力。对于初创公司而言,一款产品可能就决定一个公司的生死,好在征程3在价格上有巨大的优势。

为什么这些芯片没有如期上车呢,主要是传统主机厂对L2+功能上车的需求没有被终端用户激发出来。

征程3的机会在哪里,余凯一直在不停的思考。行泊一体可能是一个机会,也被余凯视为走出困境的突破口。

行泊一体的集成式方案,能帮着主机厂降低成本,在这块,外资Tier 1在行泊一体的研发节奏上落后于国产Tier 1,而国产Tier 1又把行泊一体当作弯道超车的机会。

国产Tier 1热衷于推广新技术新概念,主机厂乐意用来降成本,上下游的利益高度一致,行泊一体的热度趋势就起来了。

余凯看到行泊一体对地平线同样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行泊一体有可能使国产Tier 1崛起,绑定国产Tier 1,在它们做大的时候,同样能使地平线迅速做大。

国际Tier 1无论在舱泊一体,还是行泊一体方面,还是更乐于使用国际大牌芯片公司。

余凯想切入行泊一体并不容易,Tier 1们有自己的商业利益考量。当时多数Tier 1都已经选择了TI—TDA 4平台做行泊一体。TDA平台,是一个有很长历史,具备深厚车规级工程积累的平台,余凯需要说服Tier 1们把征程3作为第二芯片平台。

对地平线的征程3,国产Tier 1们也有很多顾虑:相比TDA平台,地平线平台开发积累时间不够长,工具链和平台基础软件还不够完善,如何保证开发成本和交付周期,最关键的,用地平线平台开发的方案,主机厂敢不敢用?

为了消除Tier 1的狐疑,余凯把融资的钱大规模全方位的投向生态建设,完善工具链、基础软件。同时,在技术支持上做到保姆级水准,对于技术稍弱的Tier 1手把手的支持。和TDA4对比,征程3更有性价比,更能发挥主机厂的自主能动性。

经过一番投入和努力,地平线在开发成本和交付周期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从建立合作到项目量产批量出货的周期,能够控制在12个月之内。

目前,在轻量级行泊一体域控领域,算力需求在5--20 TOPS,主要采用双TDA4、征程3+TDA4、双征程3等组合,TDA4和征程3成为国内最主流的芯片。

虽然在行泊一体上,主角仍然是TDA4,征程3是配角,但相比征程2时期的艰难上车,地平线的市场地位可谓天翻地覆的提升。

这和余凯的个人性格有关,余凯天性乐观、开放,沟通能力很强,在百度的时候,无论是和老板李彦宏,还是下属团队,余凯都能把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善于赢得他人的信任。所以,余凯的资源能力非常强。

余凯虽然是科技圈技术顶流,但没有活在顶流的光环里,非常的务实接地气。主机厂给什么机会就做什么,拿不到智能驾驶的机会,就做座舱的语音交互,一点都不挑。先从边角料的机会开始做起,为后面更大的合作建立了信任关系。

余凯明白,在国内和大B合作,先有关系才有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征程5的下注

创业的征途中,总是出现这样的时刻,面对一个重大的机会,憧憬机会的胜利,使人兴奋鼓舞,想到失败的风险,又使人浑身颤栗。

大算力芯片之于余凯,就是这样的机会。余凯将征程5定位为成为中国AI芯片的主角。

余凯深知,芯片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交手之前。研发立项时产品的定位,决定了两三年后竞争的生死。而产品定位,是在复杂混沌的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即要分析下游客户的需求,又要判断对手怎么做。

Mobileye一直追求出货量,对新产品立项的标准是能不能落地数百款车型,所以Mobileye重心仍然在中小算力芯片上,对大算力重视和投入不够。

传统的车规芯片企业,由于大算力的研发投入太高、风险太大,有些在张望,有些已经战略性放弃。

在大算力芯片上,Mobileye和传统车规芯片企业,对地平线的威胁不大。最具有威胁的是消费电子芯片企业英伟达、高通、华为,尤其是英伟达,余凯尤为重视这个对手。

在市场需求认知上,英伟达有着精确深刻的理解,有一流的产品定义能力;技术方面,英伟达在架构、IP、整合、软件、硬件、工艺各个环节都有深厚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平线芯片发展规划图片)

余凯的策略是先一步领先英伟达Orin量产上车,按照规划,地平线的征程5应该在2022年年中左右量产,但是英伟达也看到了这个意图,在2022年的3月份,提前发布了量产上车。

直到现在,征程5芯片也只在理想汽车上上车了,显然余凯低估了大算力芯片上车的难度,于是开始学习英伟达,积极扶持自己的域控代理商。

英伟达在大算力芯片上如何出牌,余凯心中是有数的。英伟达是一定要争夺和掌握创新跟价值创造的主动权和先机,用极致的研发投入和产品性能,卷死对手。

余凯面临一个抉择,如何与英伟达竞争?是跟随英伟达的策略,还是错位竞争。

跟随,就要跟着烧钱。英伟达一个芯片的研发投入达到几十亿美金,比地平线的融资规模都大,作为创业公司烧不起这个钱。

错位竞争,就是复制高通和联发科在手机芯片上的角色关系。英伟达成为高通,主打高性能旗舰,地平线成为联发科,主打性价比。

余凯紧密关注的是另一件事,主机厂对于非旗舰产品会不会非理性的不顾成本的平衡,咬牙上Orin去堆料?虽然主机厂对智能驾驶的节奏规划和产品定义,地平线早已掌握,但是不排除出现非理性的行为,如果Orin能够下沉市场,征程5就悬了。地平线团队紧密的关注主机厂与英伟达的签约动向。

最终,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使主机厂更看重成本的控制。即使成本控制很糟糕的造车新势力,也开始追求单车利润率,不再执着于堆料,更加注重功能、算力、成本上的平衡。

究其原因,主要是硬件预埋没有达到预期的商业价值,终端用户目前阶段还没有强烈的为软件付费的意愿,那么预埋的硬件就都变成了主机厂的成本。

对于传统主机厂而言,靠传统车型一分一分的省下来,来补贴高端新能源旗舰车型,这个思路目前阶段还行不通。

对主机厂而言,英伟达的芯片太贵了,在智能旗舰产品上用来堆料可以,非旗舰要寻找Orin的平替。

征程5处在一个绝佳的市场时机。Mobileye的大算力芯片EyeQ Ultra,2023年底才能供货,TI的大算力TDA5,还没有影子。征程5成为平替Orin的首选。

嗅到风向变化的国产Tier 1们,纷纷站队地平线。Tier 1们的站队有其利益动机。大算力域控必须要做,但又不是都有德赛西威的好运气,靠着和英伟达的紧密合作,拿下了Orin域控的大部分项目。Orin的平替市场,就成了市场开拓的重心。

不过,征程5已经量产上车的数量远远少于英伟达Orin,整个2022年只在理想L8 pro上量产。

主要原因是传统主机厂对高阶的NOA态度保守。安全和销量是主机厂评估一个硬件是否上车的评估标准,但目前阶段看,基于征程5的域控在这2个方面都没有优势。

余凯对传统主机厂的保守既苦恼又无奈。客户的产品规划是由客户自己决定,作为供应商,改变不了客户的节奏。客户需求释放的节奏,又决定了征程5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出货量。一款芯片有其生命周期,特别是对于初创公司,如果这个芯片还需要2-3年时间才能够大规模量产,显然是对市场的错判。

大算力芯片,一面是合作签约热火朝天,另一面却是上车出货量非常骨感(和中小算力出货对比),地平线、英伟达都是如此。

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高阶智能驾驶成为标配的时代还未到来。在这样的阶段,芯片厂商更多的是赔本赚吆喝,目的是培育生态系统,成为下游主机厂和Tier 1们眼中的主流计算平台,在更大时代到来的时候,切到更大蛋糕。

就连余凯也感叹,自己对高阶辅助驾驶之前有点乐观,之前总是很焦躁,现在整个心态都平和了很多,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慢慢打磨。

结语

和仍在苦苦等待定点上车的其他国产芯片企业相比,地平线无疑是幸运的,一只脚已经成功上岸。征程3在中小算力领域,征程5在大算力领域,都拿到了B角的市场地位,被越来越多的Tier 1和主机厂认可和采用。

不过,汽车算力芯片大规模上车市场的战争才刚刚开始,随着大家对AI芯片和自动驾驶的狂热,到冷静,未来车载AI芯片的规划和预期显然会变得更加的复杂和多变。

这也将更考验AI芯片公司的管理团队。大算力芯片和硬件预埋一定是伴随着终端客户软件付费的放量,才能掀起大规模的上车潮,否则大家就只能按照之前的老路,依靠传统硬件来收费。

对于芯片公司而言,如果不能快速的铺量,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对于初创芯片公司而言,如果不能很好的预判市场发展的脉搏,则更可怕。

智驾域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