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国务院礼堂群星荟萃,将星云集,中国人民解放军1038名将官从全国各地赶到这里,参与授衔典礼。
此次授衔,共产生10位元帅,10位大将,55位上将,175位中将以及798位少将,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将,共和国的功臣。
在10位大将里面,最常提及的应该就是粟裕了,他是10位大将的首位,也是1038名将官中的第一位。但是,很多人觉得粟裕授大将有点低了,按他的功绩,应当授元帅。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粟裕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经典;孟良崮战役,粟裕“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在国民党重兵间隙中迂回穿插,将悍将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全歼在孟良崮,从此敌人闻之胆寒;淮海战役60万对80万,粟裕硬是把这锅夹生饭吃下去了,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力量的对比,极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粟裕是我军军中少数几个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的将领,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粟裕指挥部队共歼敌240万,解放土地面积仅次于林彪。
其实,在授衔时,毛主席是有心授粟裕元帅军衔的,他说:
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的粟裕呀?蒋介石的几大金刚谁不害怕粟裕!
但是粟裕以自己能力不足为由,向毛主席写信,坚决请求辞去元帅衔。周恩来感叹说:
“粟裕两让司令(笔者注:此处是指粟裕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一让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
毛泽东马上补充道:
“而且是第一大将!”
粟裕坚决不领元帅军衔表现出了他的高风亮节,淡泊名利,不过客观来讲,虽然粟裕战功卓著,但与其他10位元帅相比确实是资历尚浅。
首先,粟裕年龄相对较小,粟裕和十大元帅中年龄最小的林彪是同岁,两人都是1907年生人,在10位大将中,粟裕年龄仅大于许光达,排倒数第二。
其次,和十大元帅元帅相比,粟裕职位也偏低。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改设为七个师,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我们来看看其他六位师长都是谁,都授什么衔?
第二师师长张云逸,授大将衔;第三师师长黄克诚,授大将衔;第四师师长彭雪枫,1944年牺牲;第五师师长李先念、第六师师长谭震林和第七师师长张鼎丞在解放后都离开军队系统,因而未参与授衔。
我们再来看看同时期10位元帅的职位。朱德是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是副总指挥,叶剑英后来任参谋长。八路军下辖三个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桓;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陈毅自然不用说,是新四军的代表人物,粟裕的老上级。
我们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大概和八路军下辖的主力师平级,而粟裕只是新四军下的一个师长,这样看来,和十大元帅相比,粟裕的资历确实相对较浅。
陈毅曾说,在他结识和共事的领导人中,粟裕是“多年受委屈的,是提拔得最慢的一个”。作为粟裕的老上级,陈毅对粟裕可谓了解颇深,他的这句话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粟裕为何升迁缓慢,资历落后的原因。
那么,具有极高军事才能、受到毛主席赏识的粟裕,为何“提拔缓慢”呢?
一、
1925年,粟裕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然而,刚读一年,支持进步运动的校长就被国民党杀害,粟裕等一批进步学生被紧急转移到武昌,安排到叶挺24师教导大队。
就这样,粟裕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完成了从一个学生到士兵的转变,和林彪黄埔四期毕业生的身份比起来,粟裕的起点并不高。
1927年,粟裕火线入党,随后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担任总指挥部的警卫班班长,负责保卫周恩来。
起义后,粟裕跟随部队参加了湘南起义。1928年1月,粟裕来到了井冈山,三个月后,林彪也随部队到达井冈山,此时两人都是连长职位,且年龄都是21岁。
当时谁也想不到,这两个看起来仍然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日后是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统帅,指挥数十万人的大兵团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
也许有人好奇,粟裕一个从师范学校出来的学生,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军事理论教育,为什么会达到那么高的军事造诣呢?原因之一就是他善于学习总结,而他学习的对象就是同样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毛泽东。
朱德曾说过,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
井冈山时期,粟裕和毛泽东的接触其实并不多。1929年5月下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创建根据地,此时升任为营长的粟裕随部队一起行动。
据有关资料记载,红四军驻扎在蛟洋时,毛泽东和粟裕有过一次交谈,并向他面授了游击战的十六字诀,这大概就是两人最近距离的一次接触。
粟裕对毛泽东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思想十分崇拜,虽然当面聆听毛泽东传授兵法的机会很少,但是他通过背地里的“偷师”掌握了毛泽东的用兵韬略,就连朱德都说,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
粟裕观察、体会、琢磨毛泽东,不是着眼其形,而是着眼其神;不是取法其术,而是取法其道。在后来的回忆录中,粟裕详细了阐述了他学习的心法。
比如,1930年底,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围歼张辉瓒师和谭道源师,取得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粟裕在战后总结:
打歼灭战,在兵力迂回上,必须把包围、迂回结合起来,没有迂回打不得歼灭战。
1931年春,蒋介石发兵20万进行第二次”围剿“,毛泽东指挥红军从敌军薄弱地方突破,横扫千军如卷席。粟裕总结道:
毛泽东、朱德同志指挥作战,常常是先打弱敌。打弱敌难在选择。判断敌军之强弱,需要对敌人的各种具体情况作全面、周密的调查研究。
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粟裕不仅善于战后学习总结,而且他总结的都不是战术内容,而是对决定战争成败关系的思考,比如进攻与防御、选择与突破、方向与时机、强敌与弱敌、力战与智战等。
正因如此,刘伯承称粟裕“智深勇沉、百战百胜,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有古名将风,有古大将风,是中国的战略家”。
二、
红军时期对粟裕而言是蛰伏期,虽然他从毛主席军事思想中学到了兵法的精髓,并且在战斗中证明了自己,但是由于在政治上没有遇到一位坚定支持他的知音,限制了他军事才能的发挥。
我们来看看粟裕的任职记录。
从1927年10月到1929年6月粟裕担任连级干部,一年零九个月;1929年6月至1930年11月担任营级干部,一年零五个月;1930年11月升任团长,仅一个月后又升任为师长。之后,粟裕一直在师级干部岗位上任职,直到抗日战争结束,算下来一共是15年。粟裕任师级干部的时间,可能是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中最长的一个。
为什么粟裕晋升缓慢呢?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粟裕作战勇猛,受伤频繁。
开国将帅们都是浴血奋战拼杀出来的,负伤在所难免。据统计,十位大将累计负伤37次,平均每人3.7次,其中徐海东大将最多,负伤9次,身上战创多达20多个;粟裕排第二,负伤6次,身上战创10多个。
负伤是将帅们英勇作战、出生入死的光荣勋章,但是每次负伤后,都要经历一个治伤、养伤、康复的过程,这个过程短则数周,长则几个月甚至大半年,在这段时间内指挥位置肯定会被其他同志取代,从而失去领兵机会。粟裕的频繁负伤,严重耽误了他在主力部队的发挥。
粟裕6次负伤都是在红军时期。在这6次负伤中,最危险的是武平负伤。当时粟裕随南昌起义的部队向西北转移,行军至武平县时被国民党钱大钧部追上。
激战中,一颗子弹从粟裕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了过,粟裕只觉得头部猛然受到一击,随即倒在地上,动弹不得,但是他的意识还很清醒,只听排长说:“粟裕呀,我不能管你啦。”随后,排长卸下粟裕的驳壳枪,丢下他走了。
不久,粟裕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他用力顺着山坡往下滚,一直滚到了路边一片水田里。正好有几个掉队的起义军战士沿着山边走来,他们发现了粟裕,连忙把粟裕扶起来,给他包扎好伤口,搀着他赶上了部队。
影响最大的是富田负伤。当时部队遭到敌炮集射,弹如雨飞,正在指挥战斗的粟裕头部一震,随即血流满面。医生只是简单地清理了头部,但是受医疗条件限制,没法将炮弹残片取出来,从此这几块弹片就留在粟裕脑中伴随一生。
后来每当粟裕用脑过度时就头疼欲裂,触摸一下头发都受不了。粟裕的夫人楚青曾回忆道:
“记得他在谈起淮海战役时,日夜守候在指挥所,注视着战场情况的变化,设想着临机处置的方案,曾经连续七天七夜没有睡觉,头疼得受不了,就让警卫员反复摁头,或用凉水冲头,或者用看地图来分散疼痛,带病指挥作战。我想,弹片镶在脑子里,那疼痛一定是非常人能忍受的,他超常的坚强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特别令人钦佩!”
粟裕去世后火化时,从头部骨灰中发现了三片炮弹残片,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耗时最长的则是硝石负伤。 1933年5月,红军在硝石与国民党军展开恶战,激战中粟裕左臂被子弹击中,动脉血管的鲜血喷出一米多远,当即昏迷。警卫员在进行的包扎后,在黑夜里冒雨走了四十多里的山路,将粟裕送到了救护所。
由于拖的时间太长,整条手臂都已经发黑肿胀,医生建议锯掉保住性命,但是粟裕坚决要保住手臂。于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医生找了根绳子将粟裕绑上,用布塞到他口中,硬生生将肌肉切开,把子弹取出来,粟裕的手臂也得以保住。
这次负伤后粟裕休养了半年时间,负伤时还在进行第四次反“反围剿”,等他归队后第五次“反围剿”已经打了一个多月了。
第二个因素是调动频繁,轮换部门太多。
粟裕不仅军事能力强,政治工作也强,擅长带兵,也擅长练兵,是军中多面手,因此,他被调动的次数也很多。
最典型的是1931年11月,当时粟裕刚升任红四军参谋长不久,就被上级调走了,原因是毛泽东点了他的名,让他去参与创建红军的军事政治学校培养干部。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红军时期,粟裕轮换的单位达10个之多,第一师、红四军、红十二军、红军学校、红一军团教导师、 红十一军、 红七军团、红十军团、红军挺进师等单位他都干过,但是干的时间都不长,没有建立稳固的根基,这也是粟裕难以被提拔的原因之一。
第三个因素是政治上遭受打击,长期被列为监督使用的名单。
1933年11月,粟裕就任红七军团参谋长兼第二十师师长,这是他在硝石负伤半年后第一次重返部队。但是,回到部队的粟裕立即感觉到,在王明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下,部队的氛围发生了改变。而粟裕的厄运,就是从几件小事开始。
一次,红七军团奉命来到浙闽赣边界,阻击往江西推进的李默庵部。击退了部分敌军后,粟裕从战斗前沿跑到指挥部,请示是否追击。
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点了点头:“好”,示意继续追击。然后粟裕又朝政委乐少华看了看,政委并没有吱声,粟裕以为政委也同意了,于是就转身离开。
但是粟裕刚转身,身后就传来一声爆喝:“站住。”只听见政委怒气冲冲的说道:“政治委员制度不要了?全给我回来!”
这个政委所说的“政治委员制度”是指红军时期政委具有最后决定权,可以领导和监督同级军事长官。
粟裕听后只得下令部队停止追击,直到晚上军委打电话责问为何不继续追击,政委才无话可说,但是给粟裕扣了顶反对政治委员制度“危险人物”的帽子,加以限制和监视。这个帽子一戴就是四年,严重影响了粟裕的晋升和发展。
粟裕的遭遇一方面因为环境所致,另一方面也和他本人性格有关。据史料记录,粟裕在红七军时性格木讷,沉默寡言,心思大多用在研究战争上,对政治斗争不敏感,但是又是犟脾气,只要他认准的事,就绝不轻易改变。
日后在解放战争中,他就三次向毛泽东“斗胆直陈”,提出他的意见,其中有些建议,其实已经不仅是从一个战区指挥员的角度考虑了,而是全局战略性的建议。
比如第三次直言是在淮海战役期间,粟裕直接向中央发电,建议将“小淮海战役”打成“大淮海战役”,将中原地区国民党军全部吃下去。
当时华野和中野加在一起不过60万,要面对的却是80万国民党军,战前没人想到能吃这口“夹生饭”,但是收到粟裕电报后,毛泽东立即领会到了其中的战略意义,最后促成了淮海战役。
粟裕后来在回忆当时的心境时所说:
“作为一个战役指挥员,在即将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应当结合战争的全局进行思考,从全局上考虑得失利弊,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联系起来。”
粟裕善于从更高的层面考虑问题固然没有错,但是有时候却往往会得罪人,授人以把柄。所以在红七军期间,粟裕被上级扣上了顶“反对政治委员”的帽子,与此不无关系。
作为一名相对单纯的军事主官,粟裕需要有一位政治上极强的支持者,帮他撑起一层云天,信任他,支持他,配合他,帮助他,廓清一切政治羁绊。而这个人,就是陈毅。
1938年5月,毛泽东的一道军令,无意中把粟裕与陈毅撮合到一起,从此“陈不离粟,粟不离陈”成为我军军史上一段佳话。陈粟的结合为粟裕的腾飞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缘,一位真正的战略家横空出世。
2007年,中央军委在纪念粟裕百年诞辰时评价他:
“以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创造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战争奇迹。他每每能够出奇制胜,打了许多大仗、恶仗、险仗,立下了赫赫战功,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以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而闻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军事指挥艺术,被誉为‘常胜将军’”。
这是对粟裕军事指挥生涯的极高评价。
仅以此文纪念粟裕将军!
参考文献:
[1]委屈:粟裕与陈毅
[2]粟裕坎坷磨难的后半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