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琴音似天籁,舞者驾浪飞……这是《印象·西湖》惊艳世界的画面,也是小城阜新属于群众的舞台。
早春甫至,晨光初露,细河城市段迎宾大桥以西,一连数个木质亲水平台上,韵律感十足的乐曲声响起,人们踏着节拍跃动,甩头、扭腰、踢腿,不一会儿就汇聚成一个个巨大的广场舞方阵,把阜新的新一天叫醒。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国家体育场内,伴随着歌曲《少年》欢快的旋律,一场长达30多分钟的广场舞热烈展开。鸟巢瞬间变成一个大型广场舞舞台。“登上世界级舞台,展现中国人的健康、快乐和自信,群众文化活动也能‘高大上’!”65岁的王淑霞是细河沿岸广场舞团队中的一员,自从参与这项活动以来,她每天都能量满满。
王淑霞曾是阜新火车站劳服公司职工,在岗几十年间,生活轨迹是家和单位的两点一线,没有社交,没有娱乐。退休后,一群老姐妹拽她加入广场舞团队,好身体、好心情、好日子从此与她晚年相随。她所在的舞团多次参加省市广场舞大赛及各类公益演出,在发布短视频的社交媒体上“吸粉”高达上万人。
近些年,已不再满足于坐在电视机前被动地欣赏文艺节目的阜新人,开始走出家门,舞起来、唱起来,让自己成为文艺活动的主角。国内参与者突破1亿人、年赛会超过10万场的广场舞,也是我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无处不在的广场舞舞台,从河岸、公园、广场一直延伸到田间地头。动感的音乐、快乐的舞步、矫健的身影,彰显出群众的文化追求,表达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广场舞跳得正欢,“村晚”已鸣锣开场,同样体现着基层群众的“文化觉醒”。2022年春节前,海州区韩家店镇举办“村晚”,农民编演的原味节目走上舞台,歌颂美好生活,助推乡村振兴,深受观众欢迎。“乡土味让‘村晚’有了生机和活力。”从台下当观众到台上当主角,农民喊出:“我登台、我演出、我快乐!”
健全人前脚站上了舞台,残疾人后脚也跟上了舞台。受电视文艺晚会启发的肢体残疾人石国军,2010年发起成立阜新残疾人阳光艺术团,近30名有才艺、愿展示的残障人士走到一起来,唱响自强歌。他们把原创歌曲《残翅飞翔》唱遍社区、学校、福利院,直到全市“百团”调演舞台,给自己信心,给他人启迪。
沿细河溯流而上,人民桥旁的河堤上,李更在专注练声。
在成员80余人的“美丽人生合唱团”里,不少老歌手保持同他相似的习惯,来此接受教师指导,不断提高演唱水准。“现如今,舞台在身边,老师在身边,跟十几年前相比,这变化翻天覆地!”“老文艺”李更深有感触地说。
发展群众文化事业,阜新市既有政策支持,也有资金投入。在新改扩建公园、广场、文化宫、社区及村用房等过程中,坚持满足文化活动所需,为群众搭建舞台。2022年8月,作为阜新市首批“口袋公园”之一,阜新水务集团建设的西山水塔公园迎客。全园造景30余处,李更独爱微西湖——上千平方米的湖面,有大屏音响的小岛,组成阜新罕见的最美实景舞台,匠心预留充裕的艺术创作空间。首度上岛演出谢幕时,李更听到众人齐赞这一企业文化建设新成果、城市文化建设新亮点。
群众不仅想走上家门口的小舞台,还想走上更广阔的大舞台。以全方位丰富全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示城乡生活变化、人民精神风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市近年打造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替群众搭舞台。“百花迎春”晚会、“百团”文艺调演、文化广场演出、少儿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帮无数个李更登台圆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登台献艺需要热情,更需要能力。阜新市推进文化公益培训落地,送群众上舞台。2020年夏,阜新市启动“群众文化上河堤,细河两岸听音乐”活动,在人民桥段的细河两岸设立6个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基地,由市群众艺术馆专业教师向与李更一样的文艺爱好者们提供声乐等公益培训。
“群众在哪里,服务就要送到哪里。”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高爽介绍,在成型多年的馆内公益培训、创新推出的基地公益培训外,还建立了“云上”课堂,将录制的声乐、器乐、舞蹈等微课短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随时随地能学易学,切实提高群众艺术素养、审美水平和生活品质,积极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尽管阜新市群众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短板。比如,一些乡镇文化站因用电、水及采暖等障碍导致职能发挥受限;县区文化馆因人才短缺制约群众文化发展;非遗传承因缺乏激励机制影响传承后劲等。
在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高爽作为市政协委员、民进阜新市委副主委,代表民进阜新市委作了题为《繁荣发展群众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大会发言,指明有关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听着母亲河—— 细河的“ 摇篮曲”,一夜甜梦的人们醒来了,一夜未眠的单志忠还在忙碌着。
“做把胡琴要110多道工序,夜深人静干细活儿。”省级非遗传承人单志忠,多年前接手祖辈传下来的活计,成为单氏传统胡琴手工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民族文化复兴、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娱乐增多,支撑他的手艺与生意水涨船高,“我们师徒每年做琴过百,占据本地文艺院团半壁江山,一把上万块、几万块的琴都有人买。”
单志忠走遍市区学校,普及胡琴文化。他的最大愿望,是非遗进校园走深走实,激发学生兴趣,延续中华文脉。一个好消息是,阜新市计划3年间建设20所非遗传承特色学校。将非遗项目纳入小学第二课堂,传承从娃娃抓起。单志忠关注的市非遗展示馆,同样展开建设谋划,迈出非遗常态化展示的第一步。
关于阜新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还有造福更多人的更多好消息。针对农村群众对舞台的渴望,阜新市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计划自今年起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十四五”期间为全市所有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供设备支持,今年首批计划扶持100个村。组织各级公共文化馆等常态化下乡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基层下沉,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人才缺乏一直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个短板。阜新市决心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补齐这块短板。推动县区政府通过事业单位招聘等方式,逐步为公共文化场馆补齐急需的专业人才;乡镇政府切实解决文化站长身兼多职问题,保证每站至少有1名专职人员;采取基层文化队伍骨干培训与文化志愿队伍扩军服务双管齐下的办法,播撒满天星、汇成一股劲,提升文化队伍水平,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高爽说,群众文化是城市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直接关系到百姓美好生活的幸福指数。近年来,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机制优势逐渐凸显,群众自发性与政府引导性形成了有益补充,增加了文化产品供给,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为百姓提升获得感与幸福感,为城市注入正能量和精气神。
单志忠的新胡琴乐声流淌,朝阳映红了东方……
阜新群众文化事业,万紫千红总是春,最美总在又一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