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十万百姓自发走上街头沉痛悼念?是什么重大事件让新闻媒体第一时间纷纷报道?
他是一位抗日名将,面对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从不曾退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英雄,居然在抗日战争顺利之后遭遇了国民党特务的刺杀,最终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这个人名叫李兆麟。他的牺牲是对党和国家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而国民党刺杀抗日名将的举动更是点燃了人民的怒火。
经过我党的严密调查,实施暗杀行动的国民党特务最终浮出了水面。
那么,刺杀李兆麟的国民党特务究竟是谁?她的下场如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回顾过去。
(一)孙格龄的时代
这个故事还要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开始说起。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不惜发起内战,为了削弱共产党的实力,他命以戴笠为首的军统特务组织疯狂的展开暗杀行动,而暗杀目标皆是我党的高级将领。
李兆麟作为我党的优秀将领,自然便成为了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
戴笠针对李兆麟曾组织过多次暗杀行动,但是都被李兆麟一一化解,一时间这名“特务之王”竟对他束手无策。
最终,戴笠在机缘巧合之下得知了一个重要消息。
李兆麟曾有一位挚友,对方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救他性命牺牲了,这也成为了李兆麟一生的痛,而他的这位挚友有一个女儿至今流落在外。
戴笠知晓这一消息后,便在脑海中孕育了一个新的计划。
由于李兆麟戒心极高,一般人很难获取他的信任,如果从他内心最薄弱的地方入手,便能够事半功倍。
计划敲定后进行刺杀的人选也非常的重要,机会仅此一次,他定然不会错失良机。因为李兆麟挚友的女儿是一名俄国混血,所以对于这一人选的要求可谓是非常苛刻。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当时在军统内碰巧有一名俄国混血的女特务,她便是孙格龄。
孙格龄于1919年出生,她的父亲是一名山东人,母亲则是一名俄罗斯上校军官的女儿,家境优渥。
当时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流血和牺牲无处不在,繁华的城市随时可能变成废墟,人命在战争时代显得微不足道,谁也不知道这个国家的未来会怎样。
孙格龄见证了两次国共合作,见证了腥风血雨,见证了人民守护和平与反侵略的决心,同时也见证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这样的生存环境,再加上优渥的家庭条件,让她年纪轻轻就变成了国民党特务。
孙格龄所拥有的上好皮囊深受上司的喜爱,因为这是她最好的伪装,使其在执行任务时无往不利。
上司的器重以及优厚的待遇,让觉得国民党才是这个国家和自己唯一的出路,
即使她经历过狂风暴雨,仍然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即使家境优渥,也仍然无法改变她贪得无厌的心。
正因如此,她学会了如何去成为一名优秀的军统特务,可是却没有学会如何去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人。
(二)孙格龄诱杀名将
李兆麟是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也是一名公开的共产党员,更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革命家。
他的存在大大鼓舞了共产党员的士气,也加强中苏的友好关系和联系。
在解放战争时期,这样的英雄时刻都处在非常危险的状态,随时有被暗杀的可能,而且当时共产党的兵力不及国民党。
戴笠曾命特务余秀豪多次暗杀李兆麟,但最终皆以失败告终,而经历多次暗杀的李兆麟自然也受到了党的特别保护。
正当李兆麟即将被调离哈尔滨时,余秀豪便向孙格龄下达了戴笠的指示。
“戴老板点名让你去执行这次暗杀行动,这份关于目标的资料和具体的行动计划你记牢了,看完之后马上烧掉。”
说罢,他便递给了孙格龄一个档案袋。
“这次行动我会派林再春他们配合你,可莫要辜负了党国对你的期望。”
“长官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我孙格龄誓死为党国效忠!”
听到孙格龄的宣誓,余秀豪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便示意她立即着手准备这次行动。
虽然李兆麟处于我党的严密保护之下,但是有句俗话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为了达到目的,金钱、女色、权力、情义都成为了国民党所利用的工具。
而孙格龄的任务便是要伪装成李兆麟挚友的女儿——柳芭。
然而李兆麟平时深居简出,即便是做好了伪装也没有机会靠近,不过针对这一情况,戴笠早已做好了准备。
根据军统获得的情报,李兆麟在不久之后将会出席一场重要的宴会,这便成为了孙格龄接近他的契机。
几日后,李兆麟出现如约出席了宴会,孙格龄则凭借着国民党的关系混入了其中,准备伺机而动。
李兆麟这个名字,在东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宴会开始后,众人出于对李兆麟的尊敬,便开始纷纷向他敬酒。
看到这里,孙格龄便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她随着人流来到了李兆麟面前。
“李兆麟先生您好,我叫柳芭,我已经仰慕您很久了,今天终于有缘得见您的真容了,我敬您一杯。”
听到柳芭这个名字,李兆麟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然后变得异常凝重,显然他是想起了什么。
“姑娘,你说你叫柳芭?那我可否冒昧的问一句,你的父母姓甚名谁?”
此时孙格龄心中无比得意,因为鱼儿已经上钩了。随后,她对李兆麟说出了早已编织好的谎言,深深触动了李兆麟心中最柔弱的部分。
“孩子,你父亲是我的挚友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当年你跟你的母亲远在俄国,我遍寻不获,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你了,以后就由我替你父亲照顾你,可好?”
李兆麟提出这个请求正中孙格龄下怀,于是她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当然,充满戒备的李兆麟并不会这么轻易的就相信对方。
宴会结束后,他命人调查了这个“柳芭”,但是军统早已将孙格龄的身份伪造的天衣无缝,此次调查自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因此李兆麟便对“柳芭”放下了戒心,并对她非常的信任,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他时常为孙格龄普及革命知识,甚至让其成为了中苏友好协会的会员与自己一起工作。
虽然李兆麟对孙格龄如师如父,但是她似乎并不满足。在道义和前程面前,孙格龄选择了一劳永逸,她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这次暗杀来获得后半生的衣食无忧。
1946年3月8日,孙格龄以汇报工作的名义邀请李兆麟前往自己家中,但是由于公务繁忙他在那天未能前往,于是便答应孙格龄次日一定赴约。
3月9日,李兆麟在当天下午还有一场重要会议,可他仍然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履行了与“柳芭”的约定。
孙格龄见李兆麟如约前来,她便为其端来一杯早已下过迷药的茶水。
“叔叔,您先喝口水吧。”
出于对“柳芭”的信任,李兆麟没有任何的怀疑,将那杯茶水一饮而尽。随后他便开始觉得天旋地转,意识也开始逐渐模糊。
“小芭,你怎么……”
话音未落,李兆麟便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出来吧,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
随后,以陈再春为首的数名国民党特务便从暗处现身,一时间这里竟显得有些拥挤。
“干得不错,此次你为党国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当居首功,党国不会忘记你的。”
说罢,陈再春拿起手中的匕首狠狠捅向了不省人事的李兆麟,连续七刀皆命中要害,最后一刀直入心脏,李兆麟当场毙命。
李兆麟的尸体被人发现后,瞬间在全国掀起了惊涛骇浪,中央立即命人调查李兆麟遇刺的真相。
在李兆麟的葬礼上,东北数十万百姓自发的上街进行悼念,哈尔滨的天气似乎变的更加寒冷了。
暗杀李兆麟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是蒋介石没有料到的,这让国民党彻底失去了民心,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三)孙格龄的结局
1949年,蒋介石已无法挽回败局,孙格龄便只能跟随国民党前往台湾。可是国民党并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也没有给予孙格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战争结束了,军统也没有了需要渗透和刺杀的目标,孙格龄失去了价值,最终被赶出军统,失去了经济来源。
她当了一辈子特务,所掌握的技能除了刺杀便是伪装,根本没有任何的求生手段,加之她如今年老色衰姿色大不如前,再也无法攀权附贵,最终过上了穷困潦倒的生活。
此外,孙格龄作为刺杀李兆麟的元凶之一,党和人民不会原谅她,因此她根本无法回到大陆,只能继续在台湾生活。
孙格龄无法忍受这种贫苦的生活,无奈之下只能去当窑姐,以出卖身体为代价让自己生存下去。
此后,孙格龄彻底沦为了风尘女子,在风月场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孙格龄自始至终都只是国民党的棋子,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便会被无情抛弃,他们所谓的衣食无忧、荣华富贵,全部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曾经那个红极一时的女特务,竟然落得如此不堪的下场,这一切也都是她咎由自取。
孙格龄本可以成为新中国的一员,感受和平与欢乐;她本可以在大陆寻找良配,与其生儿育女。但是却她选择了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有人说她是为了金钱;有人说她是为了荣耀;有人说她是为了未来。但是,无论她出于什么理由都不会受到党和人民的原谅。
孙格龄有此结局也算是罪有应得,可谓是恶有恶报。
(四)历史的感慨和反思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孙格龄或许会凭借着优渥的家庭和美貌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可是时间无法倒流。她终究是选择成为了一名国民党特务,因为一己私利杀害了关心、爱护她的人,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最终变成了一名窑姐。
她为了自己的未来奋斗过,只是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和方向,她没有选择人民和正义,而是选择了在她看来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
她的结局也告诉我们: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需要擦亮眼睛,做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反人民、反社会的结果是悲惨的。
人生只会给我们一次选择的机会,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后果。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当始终站在人民的角度,为人民着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