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钓鱼爱好者,而鱼又是变温动物,为了提升钓技,下了狠功夫看了无数国内和海外论文!

恒温动物是由变温动物演化而来,某个角度恒温动物是变温动物更为高级的生理性状。

从数亿年的结果来看,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竞争力更为强。

但是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生理上缺陷,这个观点我认为有点偏了,应该说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相对更费能。

一样的环境下,变温动物的数量可以是恒温动物的几十倍,因为变温动物可以在外界环境或者食物供给情况变化较大的条件下存活。

它们只需要较少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食物中得到能量也能更好用于生长,变温动物把食物转化为生长的效率比恒温动物更高。

一、钓鱼人看鱼这种变温动物

根据鱼这种 变温动物的行为调节机制 来制定钓鱼策略,鱼对温度的微小变化都十分敏感,鱼会在水中换到不同的深度。水温会影响鱼类产卵、幼鱼发育和成活率、鱼类饵料代谢和生长产生影响。

鱼的新陈代谢指的是鱼为了维持生命在体内进行的各类化学过程,比如生长、觅食、产卵、新陈代谢、存活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与自身新陈代谢功能相适应的适温层

不同鱼类适温层:翘嘴15-32度、鲫鱼15-25度、鲤鱼和鲶鱼20-25度、鳊鱼15-30度、鲢鱼22-32度、罗非20-35度。一般来说,淡水鱼适温层在15-25度之间。

美国鱼种对应适温层,这里温度是华氏度!国类鱼种也是一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钓鱼人说“夏钓深”“冬钓阳”

鱼类在外界温度升高时,代谢率高,体温跟着上升,它们就躲在阴凉的地方,以利于身体内温度散发;

在温暖的水中,鱼类差不多整天都在觅食,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等到水温变冷,鱼类几乎整天不觅食。

外界温度下降时,代谢率也低,体内产生热量不足以抵消身体表面的散热量,

它们就得靠日光下取暖

,吸收太阳辐射能提高体温,或者极少或者不进食,呼吸微弱,活动迟钝,

栖息在结构或者水草下等

。只要水温不是低到鱼的耐受温度,就不会冻死。

美国鱼种在不同温度下生长率差异,国内鱼种也是一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路亚人说攻击区域strike zone

水温越低,鱼类不愿意觅食时候,特别是路亚钓时候,鱼饵的动作幅度要越小并且要离鱼越近,才会获得咬口。

路亚对象鱼为了不浪费任何能量,它们表现懒惰,不会冒险游得很远去捕食。这个时候路亚对象鱼有个攻击范围,我们假饵要移动得慢,像铅头钩钓组、抽停饵或者其他精细钓组能够在相同地方悬停,鱼线也会选择更细,让假饵泳姿更为真实,更像真正模仿饵。

鲈鱼攻击范围,正视图和侧视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名词定义-根据体温是否恒定来划定

1、变温动物,又叫冷血动物、外温动物。比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

这类动物身体所产生的热量抵不上其所丢失的热量,以及缺少体温调节机制,所以体温保持不了一定水平,体温的提高主要靠吸收外界比如太阳的热量,体温随着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比如鱼的体温随着水温变化。

大部分变温动物在天气寒冷时,体温被调节到接近环境温度水平,动物不活动,不进食,心率、代谢率和其他生理功能均相应降低,进入冬眠状态。但是鱼并不冬眠,活动变得迟钝。

鱼类变温动物习性节能,钓鱼人去很少有人去的死水塘,依然能钓获,这里鱼依然能够依赖微生物生存。

2、恒温动物,又叫温血动物,系变温动物的相对词。比如鸟类、哺乳动物。

了解变温,一定需要了解恒温。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动物。恒温动物都是在进化历程中,由变温动物进化而来。

恒温动物由于体温都在正常范围,一年四季都能保证正常生命活动,一般来说不需要进行休眠,更不需要冬眠。

三、生命活跃范围

变温动物只有在比恒温动物与人类可接受的小得多的温度范围内,才会有充分活跃的生命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用说明:

《动物们的神奇感官》德国 费陀斯 德浩谢尔, 中信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