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集团在俄乌战场上的彪悍表现颇为引人注目。很多人好奇,瓦格纳雇佣兵集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今天就聊一聊这一个话题。

从时间上看,瓦格纳雇佣兵诞生于叙利亚战争,准确地说,瓦格纳雇佣兵组织成立于2014年,由前俄罗斯特种兵中校德米特里·乌特金创立,刚开始,乌特金创立瓦格纳雇佣军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当时的叙利亚任务,而当时参加叙利亚任务的人员数量约为2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瓦格纳集团标识

在成功完成叙利亚任务后,瓦格纳雇佣军迎来了商业化机会,俄罗斯寡头叶夫根尼·普里戈津出资,正式成立了雇佣兵公司“瓦格纳集团”,集团的班底正是当年完成叙利亚任务的这200人,成立的时间是2014年5月,地点在顿河畔的罗斯托夫。

至于“瓦格纳”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在2014年2月,乌东顿巴斯地区的一次武装冲突中,德米特里·乌特金带领一群不带标识徽章的军事人员协助亲俄武装,与乌军作战,这支队伍当时叫做“月亮小队”,而德米特里·乌特金作为“月亮小队”的指挥官,给自己起了一个代号叫“瓦格纳”,这也成了瓦格纳集团名字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瓦格纳创始人前俄罗斯特种兵中校德米特里·乌特金

瓦格纳雇佣兵集团作为一家私人军事服务公司,是典型的,从战火中洗礼出来的部队,战斗力爆表,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在叙利亚战场,在非洲战场,在乌东战场,瓦格纳雇佣兵表现得都十分优异,已经成为俄罗斯可以倚仗的一支奇兵。比如,2015年1月的杰巴利采韦战役,瓦格纳雇佣兵与乌东亲俄民兵协同配合,从乌克兰军队手中成功夺取了铁路枢纽。再比如,瓦格纳集团在叙利亚受雇于巴沙尔政府,替其守卫油田;在中非,瓦格纳集团则帮助守卫苏丹的金矿。

当然,从人员成分上看,瓦格纳雇佣兵的组成较为复杂,比如,有拿钱办事的江湖豪杰,有监狱里的罪犯,有退伍的士兵,这些人尽管拿钱办事,但由于大部分瓦格纳成员来自于俄罗斯的退役老兵或者特种部队,在武力上确是一股精锐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瓦格纳集团老板俄罗斯寡头叶夫根尼·普里戈津

瓦格纳雇佣兵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还是在于其“不要命”的打法。在乌克兰战场上,瓦格拉雇佣兵至少有两次的血腥打法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比如,巴赫穆特战场上,瓦格纳雇佣兵迎着乌方的炮火冲锋,一张流露出来的战场照片令人震撼,在一片布满了数以百计小尺寸弹坑的荒地上,横七竖八地散落着许多武装人员的尸体,据称这些都是瓦格纳雇佣兵的士兵。此外,在索莱达尔的巷战和马里乌波尔的攻坚战中,瓦格纳雇佣兵同样表现得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瓦格纳雇佣兵另外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则在于,其雇佣了一大批所谓的犯了罪的法外之徒,比如,据美国官方声称,瓦格纳集团雇佣兵数量约50000人,其中40000人都来自于监狱,他们有的是黑社会头目,有的是抢劫犯。当然,这样的说法并未得到瓦格纳的承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瓦格纳集团雇佣兵成员

不计代价的打法也使得瓦格纳雇佣兵遭遇了巨大的损失,根据独立的俄罗斯通讯社报道,大约 40000 名来自瓦格纳集团的士兵阵亡、失踪,只剩下10000人尚能参加战斗。

同时,瓦格纳集团的士兵带有典型的东斯拉夫人性格,彪悍、好战,并且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宿感,这使得瓦格纳集团尽管是一支私人武装,但战斗精神和勇敢程度远远强于大部分其他私人武装。

而且,瓦格纳集团是典型的俄式武装,说是“俄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瓦格纳集团使用的是清一色的俄式装备,比如,T-72主战坦克、飓风多管火箭炮、S-300远程防空导弹等重型装备,都可以在瓦格纳集团的军事行动中看到,不仅如此,瓦格纳集团还拥有米格-29战机和米-24直升机等俄式先进空中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美国雇佣兵集团黑水公司标识

第二个方面是,在挑选雇主上,瓦格纳集团只认俄罗斯政府,这使得瓦格纳集团与美国黑水公司等西方私营军事公司完全不同,不仅如此,瓦格纳集团几乎不受任何司法监管,也没有进行社会组织登记,以至于有人怀疑其受命于俄罗斯的情报机构。

其实,雇佣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雇佣军都是兄弟会式的的小团体。从90年代开始,一些雇佣军按照现代商业模式建立公司管理体制、承揽业务,也就是所谓的私营军事公司。

截至2016年,世界上一共存在一百多支雇佣兵组织,其中,有的是私人组织,有的是专业公司,有的则带有国家背景,比如,俄乌战场上的“莫扎特”雇佣军,就是典型的美式私营军事公司,如果说其没有美国政府的背景,恐怕也很难服众。

目前在俄乌战场上,雇佣兵的角色正越来越重要,一些西方的退役军人或者军情部门的官员以非公开、非官方的身份加入雇佣军,扮演扮演军事顾问的角色,或者指导、操作北约军事集团的军事装备,而这些力量的介入,预计将给俄罗斯军队带来巨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惨烈的俄、乌巴赫穆特战场

但是雇佣兵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天然缺陷,比如由于彼此不熟悉、武器存在巨大差异、语言不同等因素,使得类似“万国军”的西方雇佣兵难以形成有效的成建制战术配合。

比如,有媒体报道,此次西方雇佣兵集团在巴赫穆特遭遇巨大损失,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对外公布的数据,在俄乌战场上活跃的西方雇佣兵大约有8000人,而俄罗斯的攻击至少导致其中3000多人死亡。这样的数据或许有掺水,但也确实反映出西方雇佣兵在俄乌战场上遭遇巨大挫折。

同时,由于雇佣兵在战场上不受国际法保障,不在《维也纳战俘条例》的保护范围内,使得雇佣军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正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

回到之前说的瓦格纳雇佣兵集团,尽管俄乌战场上,瓦格纳集团表现英勇,但由于长时间的激烈战斗,瓦格纳减员十分严重,兵员缺口越来越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瓦格纳集团降低门槛,进行大规模全球招兵的同时,还降低门槛,大肆招募囚犯加入瓦格纳集团。但这些所谓的“囚犯新兵”被指成为瓦格纳集团的炮灰,有报道称,目前瓦格纳集团从关押在俄罗斯监狱的罪犯中,招募的5万名新兵中,其中有4万人已经死亡或失踪,减员率高达80%,堪称惨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惨烈的俄、乌亚速钢铁厂战场

总的说,瓦格纳集团是一家战争外包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俄罗斯兵源不足的问题,避免正规军伤亡过多。而且雇佣兵按合同拿钱办事,也省去了慰问家属、优待遗孤的成本。最重要的是,雇佣兵可以干太多不见天日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即便败露,也不必担心对雇主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

可以说,只要有战乱的地方,就必然有雇佣兵的身影,有数据统计,目前全球雇佣兵组织的年收入超过了2000亿美元。

也许,用一句话概括雇佣兵最为合适,那便是,干最脏的活,打最危险的仗,挣最要命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