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十二届二次纪委全会已于2023年1月16日在成都举行。会上提出,2023年是开局之年,也是重要之年。做好全省纪检监察工作,要坚持不懈大抓基层,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扎实开展“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活动,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深挖严查群众不安逸、最恼火问题背后的风腐问题。而在引发群众不安逸的问题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反而更加能引发群众的情感共鸣,正如证明出具和证明盖章跟群众联系密切且出场次数最多的窗口类工作服务情况,更会左右群众对政府的认可度和对服务的满意度的增减变化。

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来,在方便群众办事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某些城市已经推行“无证明”(即通过证照证明电子化和数据共享,让企业和群众在办事时,实现免于提交或无需重复提交相关纸质证照证明材料)模式时,有些城市还存在已被明确取消的证明事项又“死灰复燃”,各种自制“奇葩”证明也时常出没于群众办事的机构和单位“需求”中。尤其是在明明已经出示了户籍、火化证等资料的情况下仍被要求到所在街道或社区开具关系或死亡证明,原因仅仅是某些公证机构或单位“要见政府部门、乡镇(街道)或村(社区)公章”,更是让人“无语”。

证明事虽小,群众密关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落实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但不能仅仅是“走”“访”数据等形式上的体现,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如何“解”的层面上。首先要规范明确标准,强化宣传引领。对于我省现实行的纸质证明材料的现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以证明开具为主的咨询办公室,清理、消除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对在证明开具单位不明确、有争议的证明事项进行明确,从源头上规范证照证明,让各级办事部门在精简办事材料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减少群众跑断腿的情况。梳理乡镇(街道)保留清单的证明事项,将清单事项进行通俗易懂的意释,转化为村民(居民)“看得懂”“能理解”的内容,明确证明出具及盖章流程、禁止开具事项、所需证件资料等。其次,要学习先进经验,推进改革纵深发展。督促行政审批局或相关职能部门多吸取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已建立的“无证明城市”,做好大数据摸排和基础平台支撑建设,争取早日推动数据了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社会化领域等多个场景。最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行政审批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以“放管服”改革及相关“减证”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加强对证明开具等“小”“常”涉群利益领域相关职能部门、业务主体、窗口单位监督检查工作,严厉打刁难群众、违规办理业务、勾结中介谋私等微腐败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