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着流苏、点缀着福字的福袋精巧别致;张牙舞爪的“金龙”体态矫健、灵动传神;穿着醒狮服装的兔宝宝萌态十足;红色的锦鲤摇头摆尾,像刚从水中跃出般活灵活现……2月20日,走进张铭仪的花饽饽工作室,色彩缤纷、造型各异的花饽饽令人眼花缭乱,很难想象,眼前这些造型立体、栩栩如生的“艺术品”都是用最普通的面团制作出来的。

“二月二龙抬头,我打算用这些面团做一条祥龙,吉祥如意正符合这个日子的寓意。”43岁的张铭仪向记者作介绍,手上的动作也没停歇。

一条栩栩如生的祥龙花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条栩栩如生的祥龙花馍。

只见她摆弄着手中的长条状的面团,搓、揉、捏、按压……灵动的双手再借助剪刀等几样小工具,平淡无奇的面团似乎被赋予了生命,不一会儿,一个双目圆睁、龙须飘逸、栩栩如生的龙头便成型了。

张铭仪正在制作祥龙花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铭仪正在制作祥龙花馍。

43岁的张铭仪是土生土长的海港区人,她在奶奶的影响下接触花饽饽已有些年头了。“花饽饽又叫花馍、捏面花,在我国北方地区,老人过寿、小孩满月、婚丧嫁娶或祭奠祖先,民间都有蒸花饽饽的习俗。”张铭仪说,奶奶祖籍在山东,作为面食大省,当地人把面团玩出了花样,擅长做各种造型的花饽饽,奶奶也会制作。

小时候她最盼望过年,看着奶奶像变魔术一样,把洁白的小面团变成面鱼、寿桃、生肖等各种造型的花饽饽,她爱不释手,摆在家里舍不得吃。

发酵、揉面、捏花、蒸制……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酵、揉面、捏花、蒸制……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

花饽饽是童年的美好回忆,长大后,张铭仪对花饽饽又有了更深层的了解,知道花饽饽制作技艺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特的民俗瑰宝,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大众喜欢,有很好的市场需求,张铭仪决定学习花饽饽制作技艺。

两年前,她与丈夫李鑫成立“家卿美花饽饽”工作室,制作各种造型的花饽饽。

蒸花馍不仅仅是一个习俗,也承载着张铭仪夫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蒸花馍不仅仅是一个习俗,也承载着张铭仪夫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理花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理花馍。

制作造型精美别致的花饽饽,有和面、揉面、捏型、饧发、蒸制等多个工序,做起来并不容易。就拿饧发这道工序来说,复杂的造型需要两至三次饧发才能呈现完美效果。

将制作好的花馍先用保鲜膜进行包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制作好的花馍先用保鲜膜进行包装。

刚制作时,张铭仪没少碰钉子,造型不生动,简单的小动物也捏不好,捏出来四不像;没摸透面团的性子,饧发不完全,没等上屉就变形了;配方没调好,上屉就开裂,失败的次数太多了,每个作品的成型都经历多次的反复试验和改进。

“花饽饽制作时间较长,一个简单的造型有时需要三个小时,复杂的需要一天或更长的时间,经常忙到深夜。”张铭仪说。

花样别致的花馍寓意美好生活“蒸蒸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样别致的花馍寓意美好生活“蒸蒸日上”。

为了让制作技艺更精湛,她曾专程去外地拜访做花饽饽的老艺人学习;在网上自学,创新造型样式;在传统造型中融入现代工艺,加入各种馅料和五颜六色的果蔬汁,让花饽饽色彩缤纷更养眼的同时,吃起来也健康放心。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磨炼手艺,张铭仪做的花饽饽造型越来越生动立体,目前已完成各类造型百余种,涵盖花鸟虫鱼、生肖属相、福寿等多个主题。

通过捏、搓、揉、拽、剪、贴等一系列的手法,变幻出花果、珍禽瑞兽等各种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捏、搓、揉、拽、剪、贴等一系列的手法,变幻出花果、珍禽瑞兽等各种形象。

张铭仪也受邀前往海港区红光北里社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为居民讲解花饽饽文化和渊源,手把手教大家制作技艺。“希望能通过我的制作展示让大家了解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间制作技艺,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花饽饽,感受它的魅力。”张铭仪说。

大大小小的面团在张铭仪的手里变成各式各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大小小的面团在张铭仪的手里变成各式各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唐晓辉 林涛 周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