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间的烟火,社会的生机!

烟火气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当容得下路边摊。

2月20日,上海市发布通知征求意见,文件里明确提出:上海将有序放开设摊!

来来来,划重点了!

文件里有这样几句话,值得高度关注:

在严禁无序设摊和跨门经营前提下,规范市民集市、创意夜市、分时步行街、超出门窗和外墙经营等新型设摊行为。

允许区人民政府划定设摊开放区,设置特色点、疏导点、管控点。

有人或许会问:允许摆摊了,那会不会走向了另一个反面,搞得到处是地摊,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脏乱差+噪音一起扰民?

这个就不用担心了,上海要求划定严禁区、严控区、控制区,实行分类分区管理。

比如,桥梁、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以及学校、医院、交通枢纽、重大活动场所100米范围内等区域,就不得开展设摊经营活动。

不得不说,这是一项实事求是的德政工程啊!

要知道,三年大疫之后,现在正值困难时期,我国有数以千万计的打零工为主的低存款抑或根本没有存款的人还等待着工作,等待着养活自己和家人的钱。他们需要经济收入。

而赚钱,只能靠就业啊,没有工作岗位,一家人吃什么,喝什么,怎么还房贷,孩子们怎么上学?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是天大的事情!

现在,上海行动起来,就是向全社会释放信号:转变思路,积极行动,服务好、引导好“摆摊经济”,让走街串巷者有点钱赚,让困难群众有口饭吃,渡过难关。

归来吧,城市人间“烟火气”!

一场城市新政,已经开始了!

有人或许要问:小摊小贩,引车卖浆,把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城市,搞得脏乱差,为什么还要放开让他们发展?

经过了三年疫情,估计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更清楚了。

1、就业的重要来源:摆摊可以让一些失业群众、大妈大叔赚点辛苦钱,也可以给进城务工的底层人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疫情之后更是如此!

很多人可能以为,就业,就是去公司或单位上班,早九晚五,有时还要九九六!

其实不然,在中国,有近亿人,是灵活就业群体,或者叫非正规就业群体。

这些人有的卖早点,有的摆地摊,有的纳鞋底,其中还不乏一些残疾人,一个“大碗茶”就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

对他们来说,一个卖鸡蛋灌饼的小推车,一个卖包子小米粥的早点铺,就是他们收入的全部,养活了一家人。

如果让这些人都去租店面,租金、押金、转让费、装修、水电物业等等,这些都不是底层劳动人民能承受的。

如果对这些非正规的经营一刀切地禁绝,表面上看,城市似乎干净了、清爽了,但在清爽的背后,往往是多少家庭的生计无着,是多少人的饭碗打破,是多少弱势群体“无米下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何况,一场疫情,让全球的经济被迫按下了暂停键,也让不少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商户失血性休克。

别看大部分地区人流开始拥挤、经济开始复苏,但有的人再也没有办法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了,那个工作岗位甚至可能已经直接没了。

在这样一个结构性、暂时性的失业窗口期,他们如果有摆摊经济这种非正规就业,就可以过渡一下,生存下去。

等经济恢复过来,他们回到原来从事的行业,仍将是一条好汉。

2、人间的烟火:地摊的价值,可以丰富居民的饮食选择,烧饼油条拌面饭团煎饺煎饼都有,也可以普通人,在夜色阑珊处,相互温暖。

想想,曾经在学校周边的小区门口,烤串的,麻辣烫的,煎饼果子的,铁板烧的,烤冷面的,天桥卖袜子的,真是一片繁荣。

摊主的锅中冒着烟气,油脂在五花肉上面蹦哒、辣椒香料在高温下散发着香味、各色各样的人在不同的摊位寻找自己所爱。聊天、叫卖、锅碗碰撞的声音,让人乐在其中。

对于白领、司机、学生等人来说,可以顺路买点吃的喝的用的,几块钱满足口舌之快。高楼大厦、kpi、成绩、冰冷的数据,不及现在手中的一碗冰粉来得舒坦和温暖。

尤其大疫之后,很多人相互之间,自觉不自觉地拉开了距离,因此也压抑了消费,更需要这种烟火气的对治。

消费是要靠传染的,人间烟火、市井百态,最能抚慰人心。一大堆人聚在一起,听一个伙计声嘶力竭大吼打折、甩卖,不买也买了;痛痛快快活着,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哪怕巴黎哪怕伦敦,烟火气仍是一个城市的底色,高楼大厦绝不是现代。

毕竟,无“人”不成“市”,无“市”不成“城”。最抚慰人心的,正是一座城市随处可见的烟火气。

3、中国的生机:摆摊经济,是搞活中国经济的一个“润滑剂”,是一种低成本的创业方法。

看吧,街边摆摊设点,老百姓愿意在这消费。人心活泛了,消费增多了,小微企业就能赚到钱。

小微企业赚到钱,就能多开几个店,多雇几个打工仔、多雇几个打工妹。

打工仔、打工妹赚到钱,就敢去花钱哈皮,哈皮来、哈皮去,经济就有了活力,就从疫情当中恢复过来了。

4、以摆摊经济为代表的非正规经济,承担着某种“社会润滑剂”的功能,它符合低收入群体和普通百姓的就业需求,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社会对于底层群体的关怀和包容。

毕竟,虽然谁都希望市容市貌清爽干净,但现在很多底层民众需要的是钱,是能够生存下去的钱,只有等他们渡过难关后,才谈得上更高维度的事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整洁有序与充满活力,不一定是截然冲突的。

摊点、大民生。

看似街头巷尾、寻常巷陌的一个煎饼摊,它一头连着摊贩的个体生计,一头连着民众的生活便利。可以说,它反映着民生的底色,也映衬出城市治理的温度。

更何况,大疫三年,国已困矣,民亦难哉,在这个非常时刻,有序放开街设摊确属善政,是对普通民众的真正关怀!

你没穷过,你不知道穷人的生活会有多辛苦,在非常时期,如果你站在安全地带时,即使做不到拉别人一把,也千万不要嘲笑那些处于危险的人,奋力挣扎的模样。

别忘了,今年,中国农业大学一位院长叶敬忠,发表的那篇题为——《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的致辞:

“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穷苦生活体验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明白穷苦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借钱难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向别人开口借钱的感受;

一个从来没有抚养过残疾孩子的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感受养育残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种付出和各种滋味。

正是因为,人们其实根本不可能,真正体悟到弱者的生活现实和心理世界。

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保持一种态度,也就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正因如此,我支持上海有序放开设摊经济,即使它可能让我居住的城市嘈杂一点,但是,它能够帮助一部分迫于生计的小摊贩,给他们一个“饭碗”,让他们在灯火阑珊处互相温暖,挺过难捱的经济艰难时刻。

毕竟,一个城市的温度,一个国家的格局,一个人的宽厚,往往就体现在他对弱势群体的包容上!

最后,我想把莎士比亚的一句话送给所有在生活里挣扎的人:"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