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枫桥街道康佳社区作为纯动迁社区,辖区内老年人占24%,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着力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升为老年人服务质量、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度,解锁老年友好的“幸福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造乐居氛围,搭建老年友好“共享链”

为做好辖区重点人群照料,康佳社区成立网格化服务队伍,建立定期探访制度,每日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问慰问独居、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对有意愿适老化改造的老人进行宣传,稳步推进实施。近三年共完成适老化改造57户,改造费用75533元。在生活环境美化方面,号召老年居民组成“百姓规划师”对小区两边的白墙上绘制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同时,规划师们清理楼下种菜的花圃,开展“青青葵花园角”青少年活动,由老人负责管理花圃,美化小区环境。此外,闲置的核酸采样亭也被改造成“共享书屋”悦读亭。在这里,老人可以沏上一壶茶,安静地坐着看上一会书,也可以将自己闲置的书籍拿出来,与这里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悄然间已成为备受老年居民青睐的“网红打卡地”。

打造服务体系,托起老年友好“承重梁”

康佳社区严格按照“医养结合”的发展要求,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家庭医生签约2003人,签约率达100%,着力搭建连接个人、家庭、社区、专业养老机构、政府公共服务的统筹养老系统。此外,依托本社区1015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联合打造集助餐、助医、助乐、助学、助浴、助洁、助游于一体的“七助”服务。截止目前,已累计服务八万余人次。结合本辖区纯动迁小区的特点,社区创新“互联网+养老+网格”服务,利用信息化平台,针对老年人疫苗接种、重点人群日常关爱走访等重点工作,建立网上信息库,针对有需求的老人,安排专职网格员上门一对一服务,让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也能感受到满满的温暖。“儿女外出工作不在身边,社区了解到情况后,每天都主动上门来关心我的身体情况,很暖心!”社区居民唐元仁表示。

推动老人参与,拓宽老年友好“幸福圈”

康佳社区致力打造一支老年人志愿团队,在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的合力组建下,一支由60周岁以上老人构成的“银龄康佳志愿服务队”就此成立。该团队协助社区定期开展“331”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结合传统节日,以代际活动和邻里互助活动为主,根据自身情况定制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教授老人淘宝购物、观看抖音、微信聊天,为老年人提供关爱和支持。同时,召集辖区内兴趣爱好广泛的老人,组建多支包括老年人腰鼓队、舞蹈队、朗诵队、合唱团的176人的老年艺术团队,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内涵。2023年,在枫桥街道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有力地保障经费和资源投入,康佳社区于1月22日成功创建“省级老年友好社区”,在辖区内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创建老年友好社区要坚持政府、企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各尽其责,才能更好地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康佳社区相关负责人曹静表示。

目前,康佳社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成果已初显成效。后续,社区将认真落实“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要求,以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目标,不断丰富为老服务内涵,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绘制老龄幸福晚年“生活图景”,为谱写高新区“两区两前列”的新篇章做出应有的贡献。(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