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莲城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丽水市旧称处州。始建于隋开皇九年,治括苍县,开皇十二年改处州为括州。唐大历十四年为避德宗李适名讳,复改处州,并改括苍县为丽水县。此后丽水之名一直沿用到2000年,其间1986年改为县级丽水市,2000年撤地设市,“丽水”为地级丽水市所用,原丽水县改为市属莲都区。

因丽水城依山傍溪、众山环簇、形如莲花,更重要的是由于“金童玉女造莲城”的传说,唐宋时期,便有雅号“莲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传,瑶池里的一对金童玉女坐着莲花舟下凡到人间,在三岩寺一带垦荒种田。离开时,从莲花舟里摘下七子莲蓬赠予村民,又取五滴仙露洒向大地,化作五口相通的泉眼灌溉莲塘,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上莲花,于是这里被称为“莲花村”。后来,城里城外方圆几十里的乡民都开始种植,“白莲本是天上物,金童玉女赠人间”的民谣因此广为流传,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莲城”。

(二)“括苍之胜”惟南明

南明山,位于丽水城南 1.5 公里,因八卦中的南方离位属火,火主明亮,因名“南明”。

南明山素有“括苍之胜”美誉。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登山有石磴道可循,半山有峭壁,雨后飞泉飘洒而下。宋时面壁建有漉雪亭。稍上有爽气亭,俗称半山亭。山上有巨石长10余丈,横架岩间召唤梁,称石梁,也叫“仙桥”。喻为“半云”、“悬虹”,刻有题记20处;高阳洞有摩崖石刻15处,多为宋人遗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测览这些题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隶书题字——“灵崇”。这是南明山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处。字径一尺四,深约半指,笔法古朴浑厚。《处州府志·金石篇》赞其“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相传是我国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学家葛洪书写的。据说他曾经隐居丽水南明山炼丹,仁寿寺后有一口古井,葛洪炼丹时使用过这口井里的水,故名“葛井”,井水冬暖夏凉,清澈甘冽。清处州太守陈璚还为此留下了“葛翁仙去也,何处觅丹砂。虹断石梁瀑,莺留山洞花”的诗句。至今,这一带地方仍有葛洪炼丹的故事在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明山”三个字为北宋杰出书画家米芾书写的正书,字径零点五米,笔力遒劲,飘逸洒脱。旁有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处州郡宋刘泾的赞语和题款,赞美米芾手迹“书之字奇崛,与山两相高。山可朽壤为,此书常壁立”。

(三)东西岩的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传,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天,久晴不雨,老竹的江外畈、乌畈、后坑、破桥、周坦、西岸和丽新乡的黄弄、咸宜、山村、亭村、马村等十多个村的几千亩农田无水灌溉,禾苗干枯,百姓叫苦不迭,万民对天求雨,感动了天庭。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云头视察,果真不假。一个带天兵视察的姓石的将军向玉帝禀报了凡间旱情。玉帝即命石将军化身下凡,将永康方岩山附近之石移至马村宣平港,拦截部分水流经山村、过黄弄、流到老竹灌溉农田后并入虎迹溪入瓯江。

石将军领命后,摇身一变,化作放牧老人。玉皇大帝取身后青龙宝剑,将其变成了根竹拐杖赐予石将军,并嘱咐他天黑赶到永康方岩,次日黎明前将永康方岩石群赶到宣平港马村,玉帝还说:“让寡人用祥云送你一程,尽快完成任务,拯救受旱禾苗,造福山区百姓。”石将军很是忠诚,立马乘祥云赶往金华永康地界,在云头细挑了两块大岩石,又挑了一些小岩石,等到暮色降临,他才落到凡间,想好了移动这些岩石的方案。石将军决定将这批岩石变成一群猪、羊赶往马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等到夜深人静,石将军挥动玉帝以青龙宝剑变的竹拐杖,施法将石群变成了群猪羊,自永康方岩山麓在月光下缓缓向西行走。虽有月光,但毕竟是夜间行走,脚步不实,加上牲口活蹦乱跳,走得很是缓慢。永康至马村足有百十余里路程,石将军将猪羊赶到沙溪时已是寅时将末,卯时来临,东方渐渐发白。沙溪村畲族人民自古有起早农耕之习俗,一位蓝大叔早在黄兰村地里铲草种菜,远见一群猪羊活蹦乱跳,东碰西撞,急得大声叫喊起来,“谁家的猪羊逃出来踩踏庄稼啦!”

这时,石将军心急如焚,大声吆喝:“畜牲还不快走!”举起竹杖向前头行走的猪身戳去,这一截,只听一声轰轰巨响,那猪已变成了石头,猪身被戳了一个大洞。顿时石将军怒火上升,挥动手中拐杖,劈向身边一只山羊,谁知拐杖变成了长剑,岩石被劈成了碎片、碎石,石将军也变成了岩石。此刻,天庭的张天师掐指一算:“不好!”。石将军因延误时辰也已化成岩石,遂遣白鹤将青龙宝剑衔回,白鹤飞到老竹前山的顶上稍停了片刻,看准了丢失的青龙宝剑,衔起宝剑飞回天庭向玉帝交了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沙溪、老竹一带的人们,称被戳穿一个洞的山岩叫“西岩”,其洞称为“穿身洞”。把被宝剑劈过的岩石叫“剑劈岩”,石将军化 成的岩石叫“将军石”,将军石后的山岩叫“东岩”,白鹤歇过的老竹前山顶叫“白鹤仙顶”。如今“东西岩”自然风光怡人,成为国家4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