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洽,一位大清帝国的忠臣。辛亥革命后,愤懑于清王朝的覆灭,熙洽放言日:“为恢复清廷的统治,就是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措。”为达此目的,熙洽绞尽脑汁,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了一条自为是前途无限美的锦囊妙计--投靠日本军国主义,借以恢复大清统治。他身体力行,成为伪满洲国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也使自己由忠于满清王朝的极端民族主义者转变为背弃民族大义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为历史所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熙洽

熙洽,姓爱新觉罗、名熙洽、字格民。1883年生于盛京,属正蓝旗。有人考证,熙洽的祖先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穆尔哈齐,算是名门正宗之后。因为有着皇族血统,熙洽自幼锦衣玉食,呼奴唤婢。到了清末,虽然家道中衰,但是靠着皇家俸禄和祖传田产,日子过得也还算滋润。

熙洽也同其他八旗子弟一样,到了习武练剑之时,家里请来了骑师教授熙洽骑术和剑术。到了适学年龄,熙洽也随着族里的子弟一起入塾学习四书五经,准备科举考试,谋取功名。但是命运似乎与熙洽开了一个小玩笑。清廷在甲午战后不久就取消了科举考试。谋取功名不成的熙洽终日游荡于盛京街头,遛鸟饮酒,品茗闲聊。偶尔也与同伴耍耍刀枪,练练马术,日子过得倒也逍遥。

1900年前后,面临着严重内忧外患的清廷不得不宣布实行新政,开始向国外派遣官费留学生,学习洋人的宪政、商业、产业和军事。为此,清政府从1900年起,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此后,差不多是一年派遣一期学生。到了第八期,幸运的雨点落到了熙洽头上。作为清政府官派的第八期赴日军事留学生,熙洽被派到了日本。同期派往日本的尚有张焕相、张辉瓒、于珍、王静修、邢士廉、吉兴等55人。由于前几期清政府分配的赴日名额中,东北所派均未满额,这样,第八期赴日留学生中东北地区派遣人数多达20余名,将近本期留学生的半数。

东北地区派遣的20余名留学生中以八旗子弟为主,其中,像张焕相、景云、泽溥、吉兴、刘德权等人均为八旗子弟,有的就是熙洽斗鸡遛鸟的玩伴。

熙洽等人于1909年4月乘船赴日,同年6月入东京振武学校补习日语,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辛亥革命前毕业归国。

熙洽于1911年5月回国,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廷退位。有着大清皇家血脉的熙洽不仅没有了头上的光环,而且连工作都找不到。熙洽不甘寂寞,也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便参加了以复辟大清为宗旨的宗社党的各项活动。宗社党失败后,熙洽北上黑龙江,在朱庆澜督军公署谋得了个参谋的职务,帮着朱庆澜和督军公署起草文件,倒也清闲自在。据说熙洽在黑龙江省期间迷上了骑马,每逢休息日,熙洽都到北郊练兵场骑马,骑技大长。朱庆澜一见熙洽如此好马,便任命熙洽为黑龙江省牧马场的场长。熙洽对这一任职很不满意,认为朱庆澜有调戏之嫌,感觉就像是《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封孙悟空为“弼马温”一样。不久,熙洽辞去了黑龙江省牧马场场长的职务,南下广东,当上了广东省长公署咨议。

1918年,执掌了东北军政大权的张作霖打算恢复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由徐世昌开设于1907年,办了四期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停办。中华民国成立后,当时的东北军政当局又在原址上恢复了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但是因经费等问题只办了一期就停办了。执掌了东三省军政大权后,张作霖开始图谋天下,为了提高军队和军官素质,张作霖便打算恢复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来训练和教育奉军的军官。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势力逐渐取代了沙皇俄国在东北的势力,再加上当时的清政府在军事上效仿日本,因此,从开办伊始,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就避免不了地受到日本陆军军事教育体系、尤其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影响,讲武堂从教材到课程设置都借鉴甚至照搬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教学案例。到了张作霖执掌东北军政大权时,张作霖一方面需要讨好日本人以维持在东北的统治,另一方面张作霖也比较认可清末以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的教育模式。既然要仿效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需要找一个了解或熟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人来管理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最初,张作霖想到了军官教育团和军士教导团团长、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于珍。

于珍虽然协助过张作霖兴办了军官教育团和军士教导团,但于珍为筹集军官教育经费曾大伤脑筋,不想再受这份罪,自然不愿接受张作霖的这份美意。不得已,于珍将自己留日的同窗熙洽推荐给了张作霖。正苦于找不到合适人选的张作霖听后大喜,忙命于珍立即打电报给正在广东省长公署就职的熙洽。

此时,熙洽虽然在广东省长公署每月领着薄薪,每天按时上班点卯,定点下班喝茶,日子过得倒也悠然自得。但是南方夏天的酷热和阴雨连绵使得这位自幼锦衣玉食的熙洽逐渐萌生了去意。恰在此时,于珍的电报发到广州,熙洽像是被打了一针鸡血,兴奋不已。于是,连夜写了辞职信,打点行装,第二天便乘船离开广东。

张作霖对于这位日夜兼程从南方赶来的东北汉子大为满意,赞许有加。从张作霖处领命出来的熙洽也兴奋不已,第二天就派人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收购军马,采购办公用品,同时开始清理校址和教室。

在熙洽等人的积极筹备下,讲武堂于1919年4月1日迎来了首期学员。让熙洽意外而又高兴的是,首期学员中竟有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的大公子张学良,用熙洽自己的话说,一不小心就成了少帅的老师。对于熙洽来说,贵为东三省巡阅使的张作霖能把自己的儿子安排在自己辖下的讲武堂里,是对他的莫大的信任和鼓励。在熙洽等人的悉心指导下,体弱多病的张学良不仅顺利完成了各项军事训练,而且还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直奉战争以后,皖系战败,直系取得了政权,张作霖因为支持直系,被封为东三省巡阅使,成为了东北王。熙洽在讲武堂教学成绩很好,取得了张作霖的信任,调到身边当了参谋处长。

这时候熙洽为了获得实权,表现出很忠心张作霖,让张作霖对他没有防备。熙洽和张作相的关系特别好,两个人还成了兄弟,张作相当时是吉林的督军,张作相要熙洽到吉林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相

熙洽到了吉林以后,开始掌握了军权,当了东北第十旅的旅长,还是吉林的军事训练总监兼吉林奉军司令部的参谋长,这时候的熙洽,在吉林已经是第二号人物。

张作相太相信熙洽了,自己基本没有管什么事情,把吉林所有的事情基本都给熙洽了,导致熙洽羽翼丰满,最后给了张作相一刀。

熙洽已经有了实权,就开始暗地进行复辟的活动,勾结了很多满清的遗老遗少,组织了“冷吟社”。

熙洽是典型的八旗子弟性格,虽然大清没有了,但是八旗子弟吃喝玩乐的性格没有变,在吉林任职的时候,到处收受贿赂,还喜欢赌博、嫖娼。让当地的百姓特别反感,就组织了游行活动,要熙洽下台。熙洽就派军警,把带头游行的学生代表和老师都关押起来。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张学良继位以后,因为熙洽从前在讲武堂教过张学良,两个人有一些交情,所以张学良也对熙洽很放心。虽然有很人多举报熙恰,说他生活不检点,还参加复辟活动,但是熙洽吉林二号人物的位置,还是很稳固。

1931年9月,张作相因奔父丧回锦州,遂将吉林省的军政大权全权委托熙洽掌管。“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熙洽认为时机已到,马上托遗老罗振玉从东北专门到天津,上呈给溥仪一封劝进表。他认为可以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先据有满洲,再图关内,重振大清祖业。

日军占领沈阳后,由南向北长驱直进,进攻长春。当时吉林省府设在吉林市,熙洽不顾各界爱国人士的反对和抗议,派出代表到长春迎接日军。在熙洽的支持下,日军未费一枪一弹,轻而易举地进驻了吉林,并肆无忌惮地把势力扩张到整个吉林省。熙洽与日军合谋,组建了军政合一的吉林省长官公署,自任长官。然后立即发表通电,声明与南京政府和张学良政权脱离关系,宣告吉林省独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日本扶持下的省级傀儡政权。他还向溥仪献媚,先后送给溥仪10万元,支持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的执政。

熙洽在吉林整编了五个旅的伪军,还有一个伪铁道守备队,负责围剿当地的抗日武装。还允许日本人可以在吉林修建铁路,把吉林的主权给日本人。这些可是张作霖不答应日本人的,就是因为张作霖不答应日本人这些条件,最后才被日本人炸死。这下子可好,熙洽为了满清的复辟,轻而易举的都答应日本人了。

1932年2月,熙洽、张景惠、邢士廉等奉系汉奸,参加了日本人主持的“建国会议”。成立了所谓的“伪满洲国”,熙洽就是缔造者之一,东北最大的汉奸之一。3月,熙洽带领满清的遗老遗少,在火车站跪拜迎接溥仪的到来,哭着对溥仪说,大清的江山终于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

伪满洲国建立后,熙洽虽然没有如愿当上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但也被日军安排当上了伪满洲国的财政部总长兼吉林省省长,死心塌地成为日军的鹰犬。为了帮助溥仪复辟大清,熙洽还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军事计划,妄图通过日本人的力量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一个大满洲国。熙洽成为一个疯狂的大清王朝的复辟者。

熙洽对复辟大清的狂热引起了日本人的不满,日本人只想利用溥仪向世界掩盖其侵略目的,并不想真的帮助溥仪复辟大清。所以,日本人将熙洽从炙手可热的财政部总长的位置明升暗降到了负责溥仪日常起居的宫内府大臣的位置。这种变动引起了熙洽的强烈不满,骂日本人不仗义。

心情不好,熙洽更放纵自己。每天纵情于声色犬马,乐此不疲。熙洽好色,而且有个不同于常人的特点,那就是老少皆宜、丑俊不问。什么电车售票员、酒楼卖唱的、身边的机要员、赌场的半老徐娘等通通可以成为熙洽床头的新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土崩瓦解,熙洽和溥仪准备逃往日本,但是被苏联人抓住了,被关到苏联的监狱。

1950年,解放战争结束,熙洽跟着溥仪和一众伪满洲国的大臣,一起被引渡回到中国。1952年,病死于哈尔滨狱中。有人给熙洽的一生作了一首打油诗,诗曰:昔日马前替吼,只为残羹半口,一张狗皮欺世,半张草席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