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标题振聋发聩,让我这个耳聋了一年多的人,听的也是莫名的兴奋起来。

早上一睁眼,又曝贵州遵义某干部被捉奸,匆匆划过,顾不上了,因为我们甘肃终于要开始“搞钱”了。

新任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先是紧盯问题靶向施治,来了一波“三抓三促”改革行动。

这个行动的效果,坦白来说,可能还得让子弹飞一会,毕竟甘肃“老爷们”的僵化习气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就算是“刮骨疗毒”,也得给它疼痛的时间。

麻木僵化不思为;懒散疲沓不勤为;能力平庸不善为;求稳怕乱不敢为;粗枝大叶不细为;拈轻怕重不想为;私心作祟不正为。

这是被摆上桌面的甘肃问题,也真的是欣慰,总结的很全面,也直戳人心。

一直以来,甘肃都是让人寒心的体现,跟稍有见识的外地朋友提及甘肃,得到的也只是摇头或苦笑。

这是大家对甘肃激情散退的无奈,也是现实。

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个“穷”字来总体概括,但一个“穷”字又好像无法囊尽甘肃的苦涩。

有一种感觉,就是今天的甘肃是在相对不断的倒退,而且是那种看不到希望的倒退,整个社会经济形态,如果用百业凋敝来形容,虽然不是绝对,但也恰当不过。

如果还要好听点,那就缓如蜗牛,除此之外,再也不好怎么去更好的形容它。

甘肃的民生是艰难的,整个社会经济的主体以体制为主,企业其次,个人的个体经济犹如炮灰,得靠枝端末节的运气加持,才能勉强维系,艰难存活。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绝大多数,当然你不能用个别赚钱的个例来盖过这个现实,来为甘肃开脱,说它经济繁荣。

以兰州为例,赚最少的钱,维系最昂贵的生活,听来不可思议,但其实恰是许多人的现实写照。

之所以还停留,是因为没有办法,毫无前途又无退路,拖家带口的也只好挣扎在甘肃,糊口在当下。

有人做过一个假想,假设甘肃的经济没有了体制的主体,甘肃会怎么样?

也就是说,没了财政,完全的依赖于市场经济会怎样?

不怎么样,那样就玩完了。

甘肃不是没有有识之士,也不是没有先驱的种子,而是没有环境,陈旧和腐朽,容不下框框以外的开明。

甘肃就像朽木,不敢向外,向外一碰,它就碎了。即便是这朽木上发出一颗种子,也因为内部的营养不济,又经不得雨淋日晒的外部滋润,这种子不到发芽的那一刻,也就消亡而去了。

所以甘肃有个现象,有一些民营的市场主体,在甘肃的环境里总是无法自然成长,如果想要长大,它唯一的选择就是勾连体制,不然你说不清为什么,它就是活不下去,但依赖体制维系的成长总是无法持续的,早晚得腐,得败。

例外的是,如果这些主体走出甘肃,似乎都能成长,而且还挺茁壮,也很阳光。

兰州的马路上围挡是连年不断,如果说有不同,只不过是换了条马路和名堂。

稀奇的是,兰州的街道被淹也是常态,没有例外,就看老天爷有没有眼色。

天涯上有篇关于兰州的帖子,说了关于兰州工业的一件事。

说是在90年代中期,兰州有名的“兰驼”厂正值事业最高峰,帖子的作者有幸得到一个机会,与兰驼的总工见过一面并有过一次对话交流。

作者说:你这个“兰驼”,是“农用车”,顾名思义,是农民用的车,对吧?但是,你现在生产的这种车子能让农民用它干什么?用它来拉土拉砂拉肥料?它的车厢位置太高,装、卸都极为不便,还不如架子车方便;用它来拉草料秸秆?就那么大一点车厢,能装多少草料?用它来拉蔬菜?你那个车厢的边框就那么一点低,能装多少蔬菜?不太实用啊。这些问题现在都是要农民买到车后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到街上的一些小电焊铺子去重新加工,为什么这些问题你们不在工厂里就给他解决掉?从工厂来说,这在技术上并不难解决啊?再说了,现在农村需要机械动力的地方太多,比如农耕啊收割啊田管啊打碾啊抽水啊等等等等的,你们能不能在这车上搞个动力输出,让这个车也能一车多用?

总工说:我们有自动卸车的农用车啊,那上面有一套液压装置,可以自动卸车,但是那个价格高,农民不接受,你叫我们怎么办?搞个动力输出?那不伦不类的算是个什么东西?我们是正规的工厂,能搞这个?

这个作者乐了,说道:那你为什么不能制造一个成本低的不用液压装置就可以自动卸的车啊?这个是在现实中就有现成的东西,用不着费什么研发的事的,你们为什么不把这技术移植到这车上来呢?这在技术上并不难啊。再说,什么叫伦什么叫类啊?你这个农用车本来有什么伦有什么类啊?它还不是改革开放后几个山东农民先在架子车上装了个柴油机搞出来的?国家有农用车这个国家标准么?现在为了农民的需要你也可以创造一个伦和类出来呀。

总工话锋一转,问道:你什么程度?

作者答道:初中。

该总工立马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作者笑道:这个厂啊,不出三年,肯定要倒闭。

果然,三年后,“兰驼”就倒闭了。

当是个故事听听,但这个故事很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某省直机关按照上级业务发展要求,要打造一套具有网络统领特点,又很接地气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请了内部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工作人员,又跑了好多个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省市,熬了许多个夜,终于结合甘肃实际拿出了一套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方案一出,几次上会,反复论证,终于拍板。

领导决心很大,要求限期落地,抓紧实施,工作人员也信心十足,没黑没明,组织实施。

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好像又全是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关联各口无一不说是好事,但具体执行配合,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没有下文,没有结果。

后来,突然间又提出该方案实施与政策不符,需要严格按照招投标形式由第三方来做。

无奈,只好全盘改掉方案,按照市场价格让第三方来实施。

结果也没有意外,懂技术的不懂业务,懂业务的不懂技术,花小钱分分钟可以消化的事情,得花大钱耗长时间来解决。

这还不算,本来是需要结合业务实际在实践应用中逐步迭代打磨的体系,被一次招标采购,一次项目建设搞完结了。

到手的东西,没法应用,你又不能说不好,又花了大价钱,只好说是这个事在甘肃来搞还不太成熟。

可悲的是,这事弄了个稀巴烂之后,还有相关的人员找当时设计的工作人员让其印证,说这事是个大工程,甘肃现在搞不来。

你看,哭笑不得,可悲又可叹,但你对这类“特色”又如之奈何?

某地前些年有一个社会化形态的门户网站,在当地政府的统领下,作用发挥的很好,办了很多实事,百姓有口皆碑,外界也是好评如潮,流量更是完胜于当地官媒。

后来,官媒不乐意了,地方的流量都让这家网站给抢完了,没人看他们了。

于是怎么办呢?以政策为由,开始压制,从人员、内容、资质各个方面不断的釜底抽薪,直至这家网站歇菜,不再运营。

当地宣传部门甚至几次在相关会议上直接坦言要求,不允许任何人给这家网站投稿。

你看,这就是甘肃,连最开放的互联网领域都不开放,所想的不是扶持和壮大,为地方发展服务,而是排挤和打压,影响了他们的一家独大,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

官媒当然胜了,但当地的声音自此也就局限在当地的一亩三分地里,出不去了。

官媒自以为他们宣传的好,宣传的很得力,但实质是那些官样化的内容还是在他们自己的圈子里转圈,没有任何的社会影响力。

这仅是对好事的宣传,而坏事,不及等他们引导,却已是传遍千里。

用物理的局限思维去框定互联网的介质传播,一个媒体,不接受传播对象,不接纳社会和群众,狭隘而固步自封,他们又怎么会有传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字敲到这里,逻辑散乱,有点悲从心来,本该是迎来曙光的时刻,不应该有这样的情绪。

希望甘肃,能给所有人以信心,要重新拾得人家的信任,营商环境还得靠我们自己,张的开怀抱,也迎的起未来。

来源:公众号/招文袋 作者/龙只

本文由招文袋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