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了查战友的词义:广义的战友是指现役军人或退伍军人相互之间的称呼。狭义的战友是指在军队同一单位同一时期服役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连队朝夕相处好几年,一朝分手默默无语两眼泪。这一般是指同一个连队的战友。那么同一批兵同一个地区的战友呢?一车皮从老家拉到了部队,在新兵连还能见见面,说上几句话。一旦分到连队,各奔东西。拿我们武警支队来说吧各个武警中队都很分散:你分在一大队某中队,我分在县区中队,见面的机会就非常非常少,有的直到复员也见不了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我来说,我分在县区中队,在新兵连几个比较熟悉的老乡就分到了二大队七中队。在新训大队的时候,礼拜六礼拜天经常在一块洗衣服、晾被子,在操场上拉呱,快分配的时候,还一起让地方来照像的师傅给照个合影等等。从分配下连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他们复员回家,我去上军校了。一晃六、七年没有音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年,我从军挍放假,骑自行车在县城的大街走,因为年轻,自行车骑的飞快。突然马路对面一个也骑着自行车的、熟悉的面孔一闪而过,他和我的目光也对了一下,并且多看了几眼,因为我穿着武警的军装,挂着红牌。我走过去老远了,心想:“这个肯定是我战友!”我就握闸,停下自行车,下来掉头往回走,正准备骑上自行车赶过去看看,是不是我战友。正好看见他推着自行车向着我走束,走到面前我们俩个彼此笑了笑。他先说话:“哎!你是在青岛当兵的吧?你是不是那个谁?”我说:“对呀!我看你这么面熟,知道是战友,就是想不起来你是谁。你是?””我是王亮宏!七中队的。“这时,我突然想起来了,就说道:“王亮宏!咱在新训大队的时候,和朱玉一起还照过合影呢!”亮宏急切地说:“対!对!对!”我接着说:“朱玉现在干什么?”亮宏道:“他复员后分配在城关镇政府,家里在电影院那条街上开个酒水批发部。他没事的时候就在批发部。他和你也没有联系上吧?走!咱俩找他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两个就骑上自行车,往朱玉的批发部走去。在路上我和亮宏说:“我在前面,你在后面,看看朱玉还认识我不?”当到了朱玉的酒水批发部门前。我一看朱玉正在那和客户谈价钱。就说道:“拿两箱宋河粮液,多少钱?”朱玉头也不回就说:“650”!我说道:“一分钱不给。”他这才回过头来,他显然认出了我:“噢!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他激动地又是握手又是拥抱,赶紧让坐、倒水,生意也不管了。我说道:“我和亮宏坐会儿,你先忙完再说。”
我们三个人聊了起来。我问问张三在哪?李四有没有联系?等等。这时朱玉站起来说:“你和亮宏在这等着,我去把他们叫来。”说完骑上他的125摩托车就走了。大概有半个小时的时间,陆陆续续就有战友来到了朱玉的批发部。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但同样都很亲切。中午我们十多个战友,在朱玉批发部旁边的酒店里,开怀畅饮。朱玉说:“我把县城能联系到的战友都叫来了。”战友们在一起无话不谈。聊聊新兵连的点点滴滴;聊聊在中队的点点滴滴;聊聊复员后的点点滴滴。恍惚又回到了武警部队,又背起了钢枪上岗执勒。有的战友聊着聊着抱头痛哭;有的战友满脸通红说个不停。战友之情情深似海历久弥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次,是在下面乡镇住的一位战友,虽然是城镇户口,但是一直没有安排好工作,后来干了一名合同制交警。那一年,我军校毕业回家探亲,因为我当战士的时候,就和武平学会了骑摩托车,就从邻居家借了一辆摩托车去县城买东西。当走到火车站下面的一个十字路口时,被岗亭上指挥交通的交警指下,示意我靠边停车。我挺纳闷,因为我没有违章。接着交警走过来说道:“你不认识我了?我是领顺。”我这时也认出了他,“噢!原来是你。吓我一跳,我以为违章了。”领顺说:“哥!你要是不穿军装,我真不敢认你。平时我上班,看见穿武警衣服的,我都会多看几眼。”我们俩个聊了一会儿,他就去岗亭那用对讲机呜啦了一阵。不一会儿来了一个同事。他就走过来和我说:“走哥!我下班了!咱吃饭去!”然后他转向旁边的一个人,说道:“哥!他也是咱一年的,易平,三轮车被扣了,一个小时前刚处理完。”我就说道:“易平!你在哪中队,刚才也不说话。”易平憨厚地笑了笑说:“我在县区中队。”就不再说话了。
到了饭店,领顺和老板非常熟,让老板去叫另外几个战友。同样是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但都是我们这一批兵。吃饭的时候我还对易平好一阵批评:“易平,我们都是战友,永远的弟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贫富之别,不要觉得别人混得好,自己就矮谁几分。我们还年轻,犬胆地闯,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后来易平在村里干了大队书记,时不时地饸我打个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十年代,我们这一批兵复员的时候,别说手机,就连传呼机都稀罕,所以如果不是碰见,想联系非常困难。不像现在,可以语音通话,视频聊天,朋友圈微信群,想见谁想找谁方便之极。
这几年,老家的战友们每逢八一建军节就聚会。聊聊你发展的怎么样?我那里有个小活你去干干吧!一团和气。但到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会给我打电话。像部队报数一样,张三没说完,李四就抢过电话接着说,好不容易挂了电话。一会儿又响起来,同样是张三说过李四说。一晚上电话不断。有的哈哈笑,有的哇哇哭,有的话都说不利索了,嘴里半截肚里半截。我每次都耐心地听,因为喝醉酒想起给你打电话的人都是你的好弟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家的大事小事,战友们都跑前跑后,让我省了不少心。特别感谢他们。还是那句话:战友之情深似海,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