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视力5.0好,还是1.0好?

  • 校园视力筛查时,如果有同学测得视力5.0,那大概率会引来一阵惊叹,大家都知道视力5.0意味着还没近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眼科医院检查时,如果测得视力1.0,很多人也知道这个数字代表视力还算正常。

那这一会说5.0一会说1.0,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在校园视力筛查时,我们常常能看到视力用4.3、4.8、5.0这些数字表示,其实是使用了5分对数视力记录方法(4.0~5.3),能够较好地反映视力增减情况。

除了5分记录法,使用最多的另外一种视力记录方法是小数记录法(0.1~2.0),医院检查视力时会用到,如0.6,1.8,1.0这些数字,都是使用的小数记录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者是可以换算的——

小数记录法对数记录法度数
0.14.0650
0.124.1550-600
0.154.2500
0.24.3450
0.254.4400
0.34.5300-350
0.44.6250
0.54.7200
0.64.8150
0.84.9100
1.05.0-
1.25.1-
1.55.2-

根据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5.0和1.0代表的是一样的视力,只是表示的方式不同,但都属于正常视力。

小数与标准对数除了能够互相换算外,从上表中我们还能知道测得的视力对应的大概度数,如:视力0.1大概是650度的近视,视力4.7大概是200度的近视。

注意这边用的是大概,视力受很多因素影响,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各种眼病或全身性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视力出现异常,因此测得的视力值与眼睛的屈光度并不能对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要检测准确的屈光度数需要通过散瞳验光,就像测量真实的身高需要脱掉鞋子一样,通过散瞳将干扰因素消除之后才能得到一个客观真实的屈光度数。

  • 如果散瞳之后视力恢复到5.0,判断可能存在假性近视,平时的用眼习惯要改变,让眼睛充分休息,不需要佩戴眼镜;

  • 如果散瞳之后视力没有恢复正常,就要根据实际的屈光状态及屈光度数来验配相应的眼镜进行矫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和1.0的概念是搞懂了,但在校园筛查的视力单上,除了基础视力外(裸眼视力和戴镜视力),还有电脑验光的数值,包括球镜、柱镜、轴位,不少家长又是一头雾水,这些又代表什么呢?

裸眼

视力

不戴眼镜所测得的视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眼睛的健康状况。

戴镜

视力

佩戴眼镜之后所测得的视力,对医生诊断有重要意义。

球镜

球镜一般用字母“S”表示,指的是近视或远视的度数,“-”代表近视,“+”代表远视。

如:-3.12,表示近视312度;+1.25,表示远视125度。

柱镜

柱镜一般用字母“C”表示,代表散光度,一般用负号表示。

如:-0.12,表示散光12度。

轴位

轴位一般用字母“A”表示,代表散光的方向,有散光才有轴位,轴位数值高低与散光的严重程度没有太大的关系。

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后,家长拿着视力检查单也就不至于一脸懵了。根据检查单上的视力数据可初步判断孩子的视力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感觉不对劲,还是要到医院检查。

一旦近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近视发展速度是特别快的,因此除了校园常规的视力筛查外,定期到院进行视力检查,能够很好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眼睛的发育状态,以便于采取及时的近视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