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学新观察

2月27日,小红书发布2022年平台治理数据,在医美品类,通过机审拦截、专人前端辅助巡查等方式,日均处置5千篇违规医美笔记,封禁2.6万个违规医美账号;在医疗健康领域,秉持从严治理的原则,处置21万篇医疗违规笔记。

小红书平台治理负责人表示,在医美、医疗和网络诈骗等民生相关重要领域,其采用“专项治理”和“常态化治理”相结合的形式,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治理力度。

除了重拳打击非法医美产品,小红书在医美专项治理过程中,还加强了医美领域专业号认证门槛。2022年初小红书取消了对私立医美机构的专业认证,专业认证仅对公立三甲医院及三甲医院医美科医生开放,从而让用户更多参考经认证的公立医院及医生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让我们看到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违规的医美广告依然泛滥,实际上,大量铺设营销内容,正是一直以来医美的流量密码

即通过中介机构或第三方平台开拓线上渠道,医美机构和品牌以稿费、产品或服务为置换条件招募素人用户,在小红书发布体验心得及种草笔记,大量铺设违规营销内容。2019年,医美机构平均单位获客成本为3000-5000元,销售及营销开支通常占总收益约25%-35%,营销就是医美机构发展的一大推动力

这就导致另一方面,社交平台被倒逼成“监管部门”。此次小红书对于平台医美违规号和笔记的处理也不是第一次了。2021年,小红书上线“臻美行动”,下架近8000篇违规医美笔记,封禁4000多个违规账号。

除了小红书外,为了净化平台生态,维护平台及品牌的运营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许多社交平台都被倒逼成“监管部门”。医美平台更美APP被强制执行超5500万元,抖音拦截和处理了超过10万条违规医美类广告。

对于“野蛮生长”的医美产业来说,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交平台都是医美机构与品牌试图“逍遥法外”的工具。此次小红书开展打击违规营销行动,限制医美非法行为滋长的同时,也给其他涉嫌违规营销的企业敲响警钟。可以预见,医美行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监管锁紧的过程,也只有合规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