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17日接受了中欧基金的特定对象调研。比亚迪在调研中称,将在2023年推出一个极具专业性、个性化的全新品牌,满足消费者日益凸显的个性化需求,与用户共建共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的多矩阵布局

众所周知,比亚迪在今年下半年成为第一家停止生产燃油车的企业,于是,在新能源乘用车方向便开始大考阔斧。

先从销量看:今年1月至10月,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达140万辆,同比增长158.52%,其中10月份销量达21.78万辆,创下单月新高。同比看看蔚小理,可能只是比亚迪销量的一个零头。

再看看比亚迪产品矩阵规划,比亚迪称,将以颠覆性技术与产品构建全新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将于2023年一季度正式发布亮相首款车型,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极致性能新体验。除仰望品牌外,比亚迪还将在2023年推出一个极具专业性、个性化的全新品牌,满足消费者日益凸显的个性化需求,与用户共建共创。未来,比亚迪将形成比亚迪品牌(王朝、海洋)、腾势品牌、仰望品牌、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矩阵,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满足用户多方位、全场景用车需求。那么按照这个矩阵来看,各车型的产品价格区间应该在10-200万的车型中,都能找到比亚迪的影子。如此强悍的排兵布阵,不禁让人脊柱发凉,王传福的野心到底是多大,他的视野版图竟然覆盖了大多数人的需求。

巅峰者为什么还要拓展新版图?

在普通人看来,“比亚迪品牌(王朝、海洋)、腾势品牌、仰望品牌”这几个品牌已经足足可以承接各区段的受众群体,为什么还要出来一个极具专业性、个性化的全新品牌呢?

笔者分析有几点因素:

1.展示黑科技的手段

在最新的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出了一个惊天数据:比亚迪截至目前的员工人数已经高达60万人,而且,据了解,他们近几个月招揽的人员能力要求极高。在如此优秀的员工基础上,研发出令人咋舌的黑科技,倒也不奇怪。

支撑力有了,还要看更重要的动力,笔者猜想,在众多优秀的工程师的工作中,应该会有各式各样的黑科技新鲜出炉,而有些黑科技可能无法量产,或者无法匹配到大众用车的功能要求中,所以王老板会提出如此冷门的一个支流产品。

2.冲破大众对“低端比亚迪”固有印象,增加比亚迪科技标签

回想起前几年的比亚迪,也许大家第一感觉就是便宜、低端、车型一般、技术一般。

但是自从2019年开始,因为国家政策扶持、也因为比亚迪的刀片技术的横空出世,比亚迪的势头便高歌猛进,再加上之后研发出拥有绝对优势的混动技术,比亚迪,凭借自己绝对的技术优势,完成了第一轮的蜕变,成功俘获了纯电与混动的两大市场。可见,绝对的技术优势带给一个企业多大的市场流量。

王传福曾说过: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现在,智能化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像新势力车企就是以智能化为噱头,俘获一众用户的芳心。比亚迪也许正看到了这样的趋势,才愿意将“科技”这样一个课题,展示倒大家的视野中,塑造自己科技智能化的标签。

3.为高端品牌背书

当王传福说出要有高端品牌仰望出现的时候,欢呼的掌声中会多少听到唏嘘的杂音,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同样是比亚迪,我为什么买你,买同价位的大G不香吗?

于是,比亚迪要做出一些不同来。近几年大家也都能感受到,比亚迪的向上力是越来越足,一方面,比亚迪愿意在品牌营销方面花大力气,让更多跨圈层的人认识他、了解他、熟知他;另一方面,比亚迪也要补齐自己的短板,让自己有更高的绝对优势。

4.打造“迪粉经济”

开篇也有提到,这个全新品牌,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凸显的个性化需求。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前几年小米的粉丝经济,通过发烧友的共同参与,一个个近乎完美的产品出世。让每一位发烧友都能找到产品中属于自己的idea,这也许也是比亚迪的一个运营策略。

5.讲新故事

比亚迪需要新故事,资本才会买账,才会有预期。

大国崛起,需要大国品牌。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汽车的全产业链都已经走在了前端,其中比亚迪更是佼佼者,无论是电池、整车、还是相关科技配套,无一例外都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技术壁垒。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在销量技术水到渠成之时,比亚迪的向上之路,走得更加踏实而坚定,守正出奇,也必将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