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委平安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苏州市首批“枫桥式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通安镇树山村成功上榜。

通安镇树山村位于大阳山北麓,全村占地5.2平方公里。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优越的自然资源,树山村形成了以杨梅、云泉茶、翠冠梨为主,农家乐、精品民宿为辅的生态旅游产业。近年来,随着树山村生态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村内环境和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树山村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突出问题导向,狠抓“短板”不放松,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组织领导,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树山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树盟先锋”行动支部为抓手,围绕“安全诚信、服务至上”的宗旨,成立了党员志愿者队伍,向村民及游客开展法治宣传等志愿工作,为树山村法治建设保驾护航。同时树山村精心打造了法治宣传教育园地等多处具有鲜明特色的普法宣传教育阵地,包括法治图书角、法治宣传栏等,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成功建立了650平方米的法治文化主题广场及570米长的法治大道,将法治宣传融入树山景区整体环境,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开展法治教育,夯实依法治村基础

树山村积极组织村民参与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在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中接受生动直观的法治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精神,培育并弘扬法治文化,营造全民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从而使法治文化根植于人心。树山村结合村民实际,先后开展房屋租赁、遗产继承等民生法律问题讲座,为村民们讲案说法、答疑解惑,着力增强村民学法、尊法、守法意识。通过建立法治文化宣传栏、法务案例学习角、法律书籍阅读专架,树山村大力营造法治文化氛围,还组织了以“关爱生命,远离毒品”“扫黑除恶”为主题的一系列普法活动,激发群众的学法激情。树山村还建立了法律服务工作室,配备专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法律顾问,设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由律师定期驻村指导,接待来访居民,同时创建“树山法润民生微信群”,为全体村民提供线上法律咨询,并不定期在群内发放普法宣传内容供村民学法。

坚持依法治村,促进全村和谐发展

近年来,树山村持续推进非诉讼服务站建设,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充分发挥村委会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及隐患,组织对民间纠纷的集中排查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民间纠纷的专项治理和预防工作。并且建立矛盾纠纷分级制度,按照简易、一般、重大将矛盾纠纷分级,采取不同化解方式,力争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化解”,变“被动调处”为“主动预防”。树山村高度重视刑释解矫人员的帮教工作,定期上门走访,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思想上帮助他们,促进他们的转化。同时大力引导村民民主自治,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广泛宣传,督促村民自觉遵守与践行道德规范,实现以“小村规”促进“大文明”。树山村还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扎实开展移风易俗系列活动,文明乡风树立显成效,进一步展示了树山文明新貌。

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树山村将继续以“无讼村居”创建为抓手,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全面开展民主法治宣传活动,实现村庄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助力树山村乡村振兴。(沈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