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高薪、大城市,曾经的徐斌、王素娟夫妇走出农村,是令人羡慕的外企中层。机缘巧合下,二人携手返乡,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凭借一股“敢首创”的劲,让九亩花田“飞”出数十万株蝴蝶兰,热销于“江浙沪”等地,不仅实现年销售额450万元,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被村民亲切称为“蝴蝶兰夫妇”。

敢首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蝴蝶兰夫妇”的“花房”

“蝴蝶兰夫妇”的“花房”位于淀山湖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取名众禾兴农兰业基地,寓意“众志成城、万事可兴、科技新农”。走进占地6000平方米的大棚,放眼望去,一大片盛开的蝴蝶兰姹紫嫣红、令人陶醉。为保证每一盆蝴蝶兰的品质稳定“在线”,温室内的风机、空调等设备与电脑、手机连接,实现花卉种植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让蝴蝶兰一年四季在恒定的25-28℃下成长。目前,基地共育有35个品种的蝴蝶兰,满负荷运转下,一年产量可高达36万株,其中A级以上成花达到八成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辣椒、光芒、安娜、藏宝图、黄金万两等颜色鲜艳、名字讨喜的品种尤其抢手。”徐斌介绍说,以前蝴蝶兰的销售季很短,只在过年前后,如今养护技术提高了,一年四季均可开花,每个节日,都能迎来一波销售“高潮”。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基地与江浙沪地区多个花卉批发市场、企业、协会都有长期稳定的合作。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众禾兴农兰业基的花香“飘”进淀山湖强村公司,董事长顾丙找到徐斌夫妇,提议将其种植的蝴蝶兰摆放在漫港·等风来、小爱咖啡等网红咖啡店寄卖,双方一拍即合。有了蝴蝶兰的装点,咖啡店更显高雅气质、充满生机,徐斌的蝴蝶兰也走出大棚,让更多人欣赏到它的美。“享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福利,沪昆两地通行时间大大缩短,越来越多的上海游客喜欢来漫港喝咖啡,他们听店员介绍,说这是淀山湖镇自产的蝴蝶兰,喝完咖啡就直接来我基地买花了,促成了不少单‘大生意’呢。”徐斌笑着说。借助良好的旅游环境,这一合作,还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不断精进蝴蝶兰的种植技术,使产量与质量双提升、成本与损耗同下降,这几年,徐斌步履不停。前不久,他特地前往广州、福建等地考察学习,与当地蝴蝶兰种苗供应商交流洽谈,准备在当地建立种苗培育基地。徐斌说,昆山的气候不适宜蝴蝶兰的种苗培育,花费成本高,综合考虑下,在广州建立种苗基地,育苗完成后运回昆山种植,能节省不少资金,也能将更多时间用于花卉造型设计上。

“今年的销售额与去年相比将增加百分之三四十。”徐斌表示,蝴蝶兰的需求量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6000平方米的基地也已不能满足目前的养护需求,他和妻子也在积极向度假区及当地农业部门争取,希望增加种植面积,并计划与高校联合,达成各项技术合作协议,进行高档花卉、中草药、蔬果的育种、品种改良,促进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广,他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带动周边农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利用农业致富。

融媒体记者 | 管胡雯

融媒体摄影 | 袁新宇